旅游管理专业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品牌构筑探析

2020-04-21 12:36吴冬艳九江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精神

文/吴冬艳(九江学院)

一、引言

各大高校对文化品牌的构建与人才培养,与学校事业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从校园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并与学校的各项特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大学精神,使高校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精神氛围和团体意识能够展现出高效的优势和特色,所以现阶段高等院校应积极构建卓越、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构建校园文化品牌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高校教学理念进行深化

校园文化有着巨量的、多种类型的教育资源,是由历史厚重感而逐渐升华成的一种校园文化精神,能够使整个学校充满感人的、强烈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群体可以自然地感受到校园文化带来同化、熏陶,逐渐产生集体自豪感与荣誉感,对高校师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习惯以及行为等起到引领作用。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可以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当中,并从各个环节中深化高校的教育理念,进而构筑起平等、尊重、和谐的校园文化,让高校的教育理念具有生命力、影响力更为持久与深刻,推动教育工作实现良好的成效,进而形成团结奋进、同心同德的校园精神。

(二)有利于引导高校学生实现精神成长

校园文化品牌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重视发展高校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其潜在人格。校园文化品牌所具有的精神会对学生的精神成型、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其生命力角度而言,表现在对学生健康能力与心态的培养,逐步发展高校学生在判断、理解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应在精神培养方面突出高尚人格、理性选择等理念。换句话说,需要将诚信、勇敢、道德、自信等与学生人格塑造相关的品质摆在首位,关注高校学生在人格、精神方面的发展。如果一个团体缺乏文化积淀,难以实现持久发展。而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能力、热情,缺乏足够深厚的思想作为支撑、底蕴,更难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从精神层面来讲,培养校园文化品牌需要打造“纯”和“精”的文化,在建设大学文化品牌的过程中,需要以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工作全局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以培育品牌的长期战略作为规划来全力塑造和精心呵护,考虑到品牌的成效以及运行情况,培养高校师生对于本校文化品牌的理解性和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发挥出校园文化具有的德育功能,要注意急功近利等短视行为对建设校园文化品牌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群体的精神成长也无法起到引领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的软实力

高校软实力包括高校及其内外部环境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制度等各项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展现出的一种综合性力量,体现在公信力、影响力、精神力以及文化力等方面。在上述这些软实力当中校园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有直接关系,校园文化品牌在建设过程中,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优良传统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凝练,使其在引领高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用品牌效应和力量来促进和带动学校影响力以及识别度的提升,进而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和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高校的各项实力,使高校的育人目标能得到实现,进而使软实力的增强,成为促进高等院校发展的强大源泉和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校园文化品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品牌缺乏个性特色和品牌意识

旅游管理专业和高校其他专业在文化品牌的建设方面,既存在相同之处,又有着个性特色。旅游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应用性的专业,高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给高校师生带来广阔的锻炼与展示舞台,可实践中由于有效管理、科学规划以及品牌意识的缺乏,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开展存在形式化和表面热闹的问题,且活动组织者对活动的开展存在千篇一律,无法突出专业个性。

(二)建设校园文化的载体十分单一

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高校开展着活动文化为依托,用多种类型的文体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现阶段高校内的人文景观相对比较单调,高校校园建设缺乏个性化、系统化,而寝室净化与教室的美化工作也处在起步阶段,校园文化的建设载体相对单一,没有对墙壁、橱窗、花草、走廊、网络和建筑物等媒介展开充分利用,也并未以此来宣传、展现高校的教育理念。

(三)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过度重视,缺乏对校园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关注

校园文化从构成角度划分可分为制度、物质与精神三个方面的文化内容,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的组成中处在物质载体的地位,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外在标志。建设物主文化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其成为能够承担精神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载体,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现阶段有些高校在开展文化技术工作室出现了背离宗旨的不良现象,有些高校甚至将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与丰富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相提并论,注重推行娱乐文化,发展物质文化,无疑这与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工作的开展初衷背道而驰,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表面化。

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品牌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品牌文化,凸显办学理念

观念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先导,学校的办学理念会对自身的办校特色起到支配作用,它是指对办学原因、途径、宗旨等问题相对成熟与系统的认识和思考,属于办学工作的灵魂,也是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于学校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包含质量、生存、营销、用人等方面的理念来塑造学生群体的职业性格,高校可以通过开学典礼、入学教育、班会等形式来直接渗透和宣传这种理念,将其贴在教室内,让学生能逐渐形成社会和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性格。

旅游学院在办学方面应该以应用型的方向为主开展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旅游教育专业发展多样性的要求,使高校学生求技、求知与求职的需求得以满足。高校在开展办学工作时要将科研和教育有机结合,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策略,以高校师生群体为办学的主体,将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其次,旅游学院需要根据高校的地理位置优势,结合行业、经济以及地区等方面的特点与房展情况来制定出培养人才的计划与目标,体现出旅游教育为行业和当地经济服务的这一特征。

(二)将课程当成突破口,重视发展实践型的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实践型的教学体系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国内外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经验与模式,以及用人单位对员工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与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从专业课、基础课、拓展课这三个方面来设置课程,这三个课程模块之间是紧密关联的(见图1)。

根据上图1所示,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强化其参与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为目标的。这一模块主要由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课构成,专业课程是以旅游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特点为基础确立的,奠定了作为一名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知识与素质基础。基础课的学习是为了给专业学习奠定相对广阔的基础知识结构,给高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带来能力与知识方面的增长点,重视培育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这一模块主要由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组成。拓展课是以文化素质相关课程、旅游相关的学科课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一模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给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广泛而充分的专业基础,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弹性。

(三)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助力

旅游管理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高校内的旅游学院要认识到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关键性,在培养学生旅游行业素养的同时,重视其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的形成。首先,旅游学院需要以实习基地的建设模式为基础,为旅游企业培养实践型、创新性的人才,开展对接式的、具有旅游特色的零距离校企合作,进入培育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群体专业素养和校企合作的新阶段;其次,旅游学院需要同当地的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定期交流,邀请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景区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来到高校,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讲座。其次,高校应当精心安排学生的实习与毕业工作,与国内旅游业较发达地区的大型旅游类企业展开合作,把学生安排进旅游企业内进行实习,逐步建立起本校较为稳定的、合作顺畅的实习基地,上述实习模式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构建了理想化的平台。另外,旅游学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契机,开设实践管理班,致力于培养在校生参与精英训练,与企业一起实现对高素质后备旅游人才的培养,推动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有机整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环境,需要将自身特色作为基础来实施品牌经营战略,认识到经营品牌的过程是长期的、充满挑战性的,需要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品牌所具有的影响力迅速传扬,增强旅游管理专业的软实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