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桂云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老师,经常发现在课堂上出现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我精心备课,准备的非常完美,但是真正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关注点只在于故事好不好笑,难道说历史教学真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老师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活力,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转变教学观念
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明,非谓教学滔滔演说,学生默默聆受。”当今社会,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尤为重要,必须将大批的学生从“苦学”、“厌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獨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民主、平等、和谐、灵动的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亲近教师,肯定会亲近教师的历史课。苏霍姆林斯基在100条建议中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学生。”我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们打成一片,我不仅仅教授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把做人的道理融会贯通到我的每一节课中,成为一颗颗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像火种点燃学生心中那盏追求真理与进步的明灯,满足学生那种求知的渴望。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打造历史有效课堂的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只有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才能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才能发现历史的真正价值。要达成此目标,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精心备课,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灵动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的活力,才能真正打造出有效的中学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