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隐喻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不涉及人类的思维概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思维现象,是人类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人们会不自主地将动物身上的某些特征与人类的某些品质联系起来,用来表示人的特征,形成动物隐喻。本文通过对十二生肖动物在英汉语言中隐喻意象的对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阐释了人们识解同一动物的异同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十二生肖;动物隐喻;隐喻意象
隐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最早关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亚里士多德最早对隐喻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段。直到1980年,Lakoff 和Johnson 首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并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思维现象。认知语言學家认为,人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实际上是隐喻形成的深层基础,研究体验性是认知隐喻研究的基础。
自古以来,由于动物在人类生产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人们对于动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较为熟悉,这导致了人类会不自觉地通过隐喻认知思维将动物的一些特点与人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形成动物隐喻用来形象生动地阐释人类的特点。动物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原域中动物的特征映射到了目标域人的身上,通常我们用易懂的、具体的动物特性用来感知不易懂的、抽象的人的特征和行为。本文通过对英汉十二生肖动物的隐喻意象进行对比和分析,剖析隐喻认知机制的异同性,从而更好地探析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与人类思维的关系。
1 英汉语言中十二生肖隐喻意象的对比分析
隐喻形成于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和感知,而人类有着相同的身体构造,这意味着英汉两种语言有着相同的隐喻模式。而另一方面,隐喻的发生也会受到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制约,所以,隐喻在汉英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必然会有不同的映射机制。在英汉文化中,十二生肖被赋予了独特的认知和见解。
1.1 鼠与rat
英语中的rat指卑鄙小人、骗子、背叛、告密、背信弃义,如:rats deserting the sinking ship (船沉鼠先溜),指那些公司、组织等出现困难时逃走的人,smell a rat(怀疑有诈),在汉语文化中,老鼠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老鼠喻指小偷小摸的习性,如:贼眉鼠眼;指目关短浅、气量小,如:鼠肚鸡肠、鼠目寸光等;指胆小,汉语和英语都有相应的表述,as timid as a mouse (胆小如鼠)。
1.2 牛与bull
英语中bull包含公牛和雄性动物的含义。所以在英语文化中常用bull来表示凶猛、莽撞、笨拙等,如:like a bull at the gate(猛烈地、凶猛地);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 (挺身面对困难);be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笨手笨脚到处闯祸)。此外,bull还有大话、废话之意。而作为农业古国的中国,牛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人们对牛的认识通常为:温顺憨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汉语中通常有“老黄牛”(老老实实勤奋吃苦的人)、“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牛舐犊(父母疼爱子女)。除此之外,牛还有固执、骄傲的特点,如:牛脾气(倔强执拗的脾气)、牛气(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牛鬼蛇神”和“牛头马面”用来形容社会上的丑恶和坏人。
1.3 虎与tiger
在汉语中,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凶残”、“勇猛”、“威武”的象征。类似的表达有:虎背熊腰(人的身体魁梧强壮)、虎将(勇猛威武的将领)、虎视眈眈(贪婪凶狠地注视);用“虎头虎脑”指健壮憨厚的人;“虎头蛇尾”指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小;“虎口拔牙”指做十分危险的事情;“虎踞龙盘”指地势险要。相比汉语,英语中关于老虎的表达较少,人们通常把tiger 比作“凶狠残暴的人”如:“tigress”(母老虎)、“kings and bears often worry their keepers”用来形容“伴君如伴虎”;“paper tiger”(纸老虎)、“ride the tiger”(非常不确定或危险的生活方式)。
1.4 兔与 rabbit
兔子在中国是非常受人喜欢的形象,常用“小兔子乖乖”来形容乖巧听话的人。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兔子”还是嫦娥的宠物,这充分说明“兔子”在国人心中是乖巧、可爱的形象。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兔子”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不主动去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兔死狐悲”(因同类的灭亡而感到悲伤);“兔死狗烹”(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杀掉)。此外,兔子擅长奔跑跳跃,所以会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表达,这在英语中也有相似的表达,如:run like a rabbit(一溜烟跑开)。此外,在英语中还有其他的一些表达,如: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as scared as a rabbit(吓得要命)。
1.5 龙与dragon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的象征,代表着高贵、神圣和繁荣,如:“龙凤呈祥”(吉庆祥和之事)、“龙腾虎跃”(威武雄壮非常活跃的姿态)、“望子成龙”(父母盼望子女出人头地)、“龙飞凤舞”(书法笔势活泼)。相反在西方神话中,“dragon” 是邪恶的象征,是贬义的。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常用来形容“凶狠的妇女”、“悍妇”;“chase the dragon”(吸食海洛因)。
1.6 蛇与snake
在英汉语中,蛇都含贬义。蛇的外形、毒害性让人们谈蛇色变。在汉语中,人们对“蛇”表现出厌恶和鄙视,“蛇”通常被视为妖怪,如:“蛇蝎心肠”(狠毒的人)、“蛇鼠一窝”(坏人)、“杯弓蛇影”(疑神疑鬼、妄自惊慌)。“画蛇添足”(做事多此一举)。在英语中,“snake”在《圣经》中是魔鬼的化身,通常指冷酷阴险、虚伪、卑鄙的人,如:“snake in the grass”(伪装成朋友的阴险小人)、“a snake in the bosom”(背信弃义之人)、“snake eyes”(厄运)。
1.7 马与horse
马在汉语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斗工具,所以汉语中有很多关于“马”的表达。“马不停蹄”(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马到成功”(人一到马上取得成功);“马首是瞻”(紧跟别人行动);“马前卒”(为别人效力)。在英语文化中,人们非常喜欢马,所以有关“horse”的表达很多。“work like a horse”(拼命地干活)、“hold your horses”(不要仓促行事)、“a willing horse”(愿意出力者)、“talk horse”(吹牛)。
1.8 羊与sheep
在汉语文化中,“羊”是温顺尔雅的,常视为国泰民安的象征,如“三阳(羊)开泰”常用做新年祝福。羊胆小温顺,常被用来描述胆小无辜、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如:“羊入虎口”(弱者落到强者手中)、“顺手牵羊”(顺便拿走别人的东西)。英语中“sheep”通常用来表示害羞胆小、没有主见、任人摆布的人。如:“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人)、“follow like sheep”(盲目跟风)、“there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每个家里都有一个败家子)。
1.9 猴与monkey
在汉语文化中,猴子是聪明伶俐、顽皮、不守规矩的象征,“美猴王”——孙悟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尖嘴猴腮”(长相丑陋);“杀鸡儆猴”(惩罚一人来警示别人)。英语文化中,monkey指顽皮的儿童,淘气捣蛋鬼,如:“as tricky as a monkey”(猴子般調皮);“make a monkey of sb.”(愚弄某人);“monkey business”(恶作剧)。
1.10 鸡与cock
鸡是人类的家禽之一,所以在汉语文化中,“鸡”被赋予了很多意象。鸡在早晨要打鸣,扮演着“报时”的角色,所以有“闻鸡起舞”(及时发奋,刻苦自励)。鸡的体型较小,所以汉语中常用“鸡”来指琐碎的事情,如:“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鸣狗盗”。英语中,cock指头领、神气十足的人,如:“cock of the wall”(称王称霸);公鸡好斗,所以“fighting cock”指蓄意滋事的人;公鸡有火红的鸡冠,所以“red cock”指火灾。
1.11 狗与dog
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狗”的象征意义有很大的不同。汉语中,“狗”大多包含贬义。“狗苟蝇营”(不顾廉耻,到处钻营);“狗急跳墙”(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地行动);“狗皮膏药”(骗人的货色);“狗头军师”(背后出坏注意);“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仗人势”(仗势欺人)。相反在英语语言文化中,dog是人类忠诚的好朋友。“lucky dog”(幸运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1.12 猪与pig
英汉语言文化中,“猪”象征着“懒惰”、“贪吃贪睡”、“脏”。所以英汉语中都有贬义。“蠢猪”(愚笨);“猪狗不如”(缺乏责任和道德);“猪扶不上树”(无可救药)。“make a pigs ear of”(弄糟糕);“pig —headed”(顽固不化)、“make a pig of oneself”(狼吞虎咽);“pig —ignorant”(愚昧无知)。
2 结语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本质的不同,两种思维方法、过程和视角有很大的差异,但因为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构造和感知器官,所以也就具备相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在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时总会获得相似的概念结构,所以汉英语言中都有类似的隐喻表达。动物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关系密切。除龙以外,中国的十二生肖都是与人类朝夕相处的生物。人们通过感官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了解动物的习性、生活习惯等,逐渐地将有关动物的表达融入到自身使用的语言中,用来表达抽象的、不易感知的概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动物意象的认识有很多相似性。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并贯穿于人的行为和思维中,但由于英汉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每种语言都受文化背景包括不同的地理环境、神话宗教、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所以不同语言环境的人们对于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隐喻意象,这导致汉英动物隐喻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孙毅,高亚莉.认知隐喻学视野中的汉英十二生肖语簇对比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3):155-160.
[3]赵宇航,韩巍.英汉动物习语隐喻异同及英译汉翻译策略—以汉语中十二生肖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106-108.
作者简介
赵婧(1991-),女,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硕士研究生,现为河套学院外语系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