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荣
摘 要:数学学习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关键的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作为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中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关键词:数学问题;重要性;策略
1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题海战术技巧来提高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适应性,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创新教学策略,创建特定情况的数学从生活的角度来看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然后指导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用以加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教学过程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问题的解决逐渐被“标准答案”所控制,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惰性。这样不仅不能保证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相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学科的核心素质,要求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很明显,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了。只有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事半功倍地巩固知识。另外,数学学科以其内容的艰巨性和课堂的枯燥性,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
小学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进行计算和公式转换的过程。在日常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潜能可以有效的激发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加努力地去探索问题,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性格。在学习和探索问题中,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步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解题过程中,对问题的考查和分析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其思维能力。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未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3.1 指导学生理解问题
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往往会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我们会发现这些常常都是非常简单的问题。然而,由于数学大部分运用数学符号,具有特殊的逻辑,也比较抽象,学生在阅读问题时有时会判断错误或遗漏信息。许多人认为数学是计算,但实际上学习数学也是一套完整的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过程。数学有其独特的信息理解过程和特点。学生要真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于许多低级的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们不能学好数学是他们不能准确、熟练掌握数学语言,这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困难,更不用说解决数学问题。
3.2 有效激发学生数学意识和兴趣
小学数学作为很重要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由于数学的抽象性,相比于其他学科更难学习,这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很多学生不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所以数学学习方法也很重要,需要进一步创新。基于此,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之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在小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性格等特点,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介绍课程与故事,展示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以数学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奠定基础来更好的加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学生计算能力
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上,要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单元。计算能力既能反映学生的反应能力,又能反映学生的逻辑能力。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计算能力。第二,教師要使学生熟练运用各种操作技能。第三,让学生掌握快速计算的方法。教师可以适当地插入快速计算的相关内容,从而找到新的运算规律。第四,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为了加强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有必要将变量实践方法融入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中,这是一个较高的教学要求。基于一定的变量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相关计算技能和知识。可以开展专项实践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3.4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些学生无法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所以他们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并指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方案相关的数学问题,以便学生能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的认知。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好的状态。只有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3.5 多样化的评价
小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多方位的信息交流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附加比较形象的抽象思维以及情感色彩,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知识和信息的热烈活跃的氛围,在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中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再加上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加实用性,从而提出问题,并根据情节发展和数据的关系,通过巧妙的设计,使数学生活储备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创建情景教学模式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用学生自己的例子来讲解知识,让学生接触自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对于一些可以手工制作的材料,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该方法能使复杂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7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依赖权威。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也更习惯的依赖于老师、课本和正确答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相对薄弱。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表达意见时,教师不应武断的判断学生的对错,而更应该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起发。教师应及时褒扬正确的观点,纠正偏激的观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更愿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4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解决培养学生以问题能力为教学核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成振.浅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J].学周刊,2020(05):57.
[2]张菊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学周刊,2020(05):92.
[3]徐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58+61.
[4]黄惠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