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预案,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积极践行生活化教学策略,积极创设各种课堂情境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为例,在理解了《新课程标准》内涵的基础上,教师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大纲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学生;教师;教学设计;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出现的新领域。由于中学政治课堂仍然采用应试教学的模式,寻找传统教学方式和新教学方式的连接點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必然选择。
1 教学设计评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无论从理论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颇具有传统应试教学的色彩,本文的教学设计试图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加以创新。本节课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们已从生活实践中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对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同学们对其本质认识却很少,容易受到全盘西化论、全盘否定论等错误思想的侵蚀,同时也容易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错误泥潭,这也与同学们思维方式还不健全、还未完全树立正确的三观有一定的关系。
本节课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胸襟。在结合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掌握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情景教学、讨论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们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看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有所了解,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培养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与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
2 教学设计过程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节课程是高中政治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从身边实际出发,通过导入、讨论、分析总结、幻灯片演示、播放视频等技能与学生共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所教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2.1 课堂教学内容导入环节
见表1。
2.2 课堂内容讲授环节
第一部分:面对经济全球化(表2)
第二部分:加快对外开放(表3)
2.3 课堂总结环节
时间 老师行为 预计学生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4分钟 【PPT展示-谢谢】
1、提问: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第二小组的同学谁来回答一下。
2、结语: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1、保持安静,总结老师提出的问题
2、归纳总结,回答老师的问题
3、整理笔记,准备下课 运用多媒体结束课程
多年来中学政治课程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使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工具,采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视觉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去列举自己所闻所见的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相关内容,触类旁通,培养学生们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逻辑框架,根据学生思维进行结构创建。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进行自然过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到“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外开放是我们始终不渝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识,培养开放的胸怀。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多面技能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孙梦.高中思想政治课对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J].神州,2012(22):186-186.
[2]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6):48-51.
[3]郑爱龙.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资源库的构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69-73.
[4]周晓文.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34-136
作者简介
刘玉霜(1995-),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