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音是世界构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以声音为媒介交流信息,传达情感。声音是促使人们心灵、思想和情感紧密相连的主要桥梁,因此音乐能够传达出特定的思绪、情感与意境,是人与人交流沟通、建立情感关联最为直白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国院校都极为重视对初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节奏是音乐中最为基础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音乐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部分,更是所有音乐艺术形式的根本。节奏决定了一首音乐的情感走向与思维表达,为音樂注入了浓郁的生机并赋予了灵魂。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这一阶段的学生首要学习方向就是增强自身的音乐节奏感,所以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节奏训练成为各学校教学的重点与首要研究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加强节奏训练对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从多维角度入手探寻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进行节奏训练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课堂教学;应用;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J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36-01
【本文著录格式】孙学芬.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研究[J].北方音乐,2020,03(05):136,145.
引言
音乐的三大构成元素为节奏、旋律和音符,节奏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元素,是一首音乐的灵魂所在。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音乐已经成为了各学校的必学科目。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传统的音乐教育只能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无法获得更高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加强节奏训练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力,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从更深层次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思绪,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所不同,有音乐敏感、节奏感强,有的节奏感很差,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节奏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科学方法后天培养音乐感知力。
一、节奏训练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主要是依靠节奏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现阶段的传统的初中音乐教育都是以欣赏模式为主,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聆听音乐时会有一些模糊的情感共鸣和想法,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表达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情感和见解,无法更深层次地了解到音乐的内涵,学生不能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音乐当中,最终导致音乐技能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学习质量和兴趣大幅度下降。而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紧密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节奏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快速地与人产生情感共鸣,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节奏形式。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节奏教学理念也逐渐地深入人心,各中学越来越重视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节奏感官体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旋律与节奏之间的紧密关联。节奏训练具有多样性、感染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各种乐器或可以发生的物件来自主练习,通过这种规律性的节奏练习来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音乐教育的越发重视,节奏训练教学模式也渐渐被广大师生所关注,一些音乐教学问题也变得日益明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初中是人生中较为稚嫩的阶段,很难用理性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用自己的喜欢情感来判断选择,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时会采取消极或者抵触的心理面对。因此初中音乐教学方式尤为的重要,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抵触与音乐所有相关的事物,降低了学习质量和效率。音乐教育是近几年才开始受到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关注,所以很多中学的音乐教学模式仍然很落后,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层面:时代在不断发展,音乐形式也变得越发的丰富多彩,然而初中音乐教学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学方式和内容一成不变,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对音乐爱好的多元化需求,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我国音乐教师的教学态度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音乐教师本身对音乐就抱有着轻视的态度,认为没有语数外等文化课重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态度,从而产生消极情绪。我国大部分的节奏训练教学模式都是一味地模仿,缺乏创新意识,严重限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式方法
(一)从分析音乐创作背景入手,正确把握节奏
首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选取适合的、具有鲜明节奏变化的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该音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创作人当时的情感和思绪,以此为基础,快速地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把握住节奏。例如歌曲《童年》,主要描述了童年时期轻快、富有活力的校园生活,当学生带着这种画面去体会时可以快速地掌握这首歌曲轻快的节奏。
(二)通过有节奏地诗朗诵来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诗朗诵是除了音乐以外另一种极具节奏感的情感表达形式,与音乐相比,节奏诗朗诵的限制更低,更易于学生随时随地练习感悟。有节奏地诗朗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提高音乐感受力。当学生遇到难度较高的音乐节奏时可以先通过诗朗诵练习来感受节奏,品味音乐节奏与朗诵节奏间的关联性和不同性,不断强化自身的节奏感。
(三)通过音乐伴奏来进行节奏训练
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加入音乐伴奏教学活动,除了打击乐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自身的身体律动来进行节奏训练,这种伴奏方式也被称为声势法。这种类似于舞蹈形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身体上节奏律动能够快速地增强学生的节奏感知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提升创造力。
(四)把音乐节奏训练与生活相结合
并不是只有乐器可以创造出音乐,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能够创造出规律的节奏旋律,人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多种多样的音乐,所有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应用生活素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的音乐节奏能够让学生感觉更加贴合自身的情感,其节奏也更容易被学生书记与掌握,例如细雨声、潺潺溪水声、锅碗声、鸟鸣声、蛙叫声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声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画面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钟晨.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7):135.
[2]陈辉.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2):77.
[3]罗树华.谈谈初中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为其他学科服务提升音乐课的价值功能[J].大众文艺,2012(8):233.
[4]史美玲.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分析[J].音乐时空,2015(1):173.
[5]张璐璐.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科技展望,2015(23):195.
[6]晁雅楠.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河南省偃师市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3:1-41.
作者简介:孙学芬(1978—),女,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