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曦
摘 要:课程思政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从立足立德树人,强化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主体意识;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深度拓展专业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环节的价值导向三个方面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在 2014 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并在上海的一些高校进行试点,成效卓著。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拉开了专业课程育人的研究序幕。大学生作为引领青年运动的时代先锋,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提升自然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加强正确的思想引导非常重要。
1 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向同学们传授专业知识,提升技能,另一方面讲授如何做人做事、端正态度、磨炼意志,如何培养高尚情操、大局意识、家国情怀,实际上是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和品德的双重塑造,所以,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课堂,是主阵地和关键渠道,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在这个科技化的社会,随着沟通媒介的便捷化,信息的多元化,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信息的轰炸,对于心智并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由于接触到的信息非常丰富,他们又缺乏甄别能力,有时间真的会处于真假难辨、是非难分的困境,所以除了让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课下和同学们进行沟通谈心了解思想状态解答思想困惑之外,让其他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引导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一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普遍化,从课下的谈心到课堂以授课的形式进行;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散化,从就事论事到潜移默化;三是把进行思政政治教育的主体扩大化,从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老师到综合素养课老师、专业课老师。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之下,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枯燥说教已无法真正触动大学生的内心,所以,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而且思政课程毕竟只是高校众多课程中的几门,要落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需要在更多的专业课堂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在知识传授和专业学习中使广大青年学生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问题,是高校的根本使命。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积极探索专业课程育人机制与对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
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2.1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未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题、对象、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新的变化。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培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要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摆在培育的首位。但仅仅将思政课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不能很好地满足思政工作发展需要以及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思政课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学校依然只采用讲授、案例等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空洞化;旅游管理专业重在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很多院校由于教学实践的不足,造成学生无法知行合一,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理解不透彻,形成思政教育的浅表化。旅游行业比较敏感,受外界影响较大,旅游业的法规、条例也时有变化,教师如果信息捕捉不及时,犹如处在知识的孤岛上,不能及时补充新鲜养分,会削弱教学的影响力,带来思政教育的孤岛化。需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2.2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案例时有发生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人才,但入行后旅游从业者对职业的认可度低、流失率高、眼高手低、拈轻怕重、态度敷衍等是很多基层旅游从业者的一个共病。由于顾客和旅游从业人员产生交集的区域比较广泛,所以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范围不但影响到旅游行业的声誉和企业的效益,同时也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形象乃至是国家的形象。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侵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给整体旅游行业甚至是国家形象带来严重损害;侵害旅游者利益,这个是最普遍最严重的部分,也是社会影响较大,对行业整体形象损害较为严重的部分;侵害企业和其他旅游经营者的利益等。以上种种失范行为的产生因素较多,但是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职业道德水准,根本途径是加强旅游专业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途径
3.1 立足立德树人,强化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主体意识
要提高教师的自身职业素养,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主体,教师要胸怀大局、把握趋势,有大格局,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于国家的新政策、新方针时刻关注、目光敏锐、善于分析,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中央精神和本专业、本课程的紧密结合点,并迅速融入教案、课堂和学生的头脑。老师要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通过身体力行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职业道德,通过有温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
3.2 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
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与专业课程特征,专业课老师和思政课老师应该构建团队,厘清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育人任务差异,根据“课程思政”的内涵,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集中研讨、对比分析,挖掘专业课程本身的思政特色,凝练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育人内涵,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生动的载体是授课教师备课中要考虑的问题。重视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关注度,引发学生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融通,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3.3 深度拓展专业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环节的价值导向
旅游管理专业的通识课和基础课中都有职业素养的内容,在大学教育活动中,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活动占比比较高,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蕴含的隐形思政内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需要通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职业道德培育,使大学生既积极学习知识,又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公德私德齐头并进,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全面的成长成才。因此,深度拓展专业的教学内容,重视授课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将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明确专业应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做好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紧密结合。
4 结语
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提高政治觉悟,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各育人主体的优势互补、互相协作以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迫切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
[2]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cs/2017-02/27/c_1120538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