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在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20 07:13张淑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上肢偏瘫康复训练

张淑欣

(北京燕化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 102500)

偏瘫一般是由脑血管疾病使大脑神经功能持续性受损导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80%,大多预后较差,恢复不理想[1]。 上肢运动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而诸多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受损,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 在康复期间,由于上肢功能恢复较慢,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及家属对上肢功能康复失去信心,给康复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3]。 近年来,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已经成为研究重点,不断出现新的治疗方式,其中一些方式对提高上肢功能与日常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该院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70 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70 例偏瘫患者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经过CT、MRI 确诊;认知功能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上肢有基本活动能力,可抓握物品;知晓该研究项目。排除标准:脑部功能异常,精神错乱;存在影响上肢功能锻炼疾病;治疗依从性较差。 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 例。 其中对照组:女性18 例, 男性17 例; 年龄37~73 岁, 平均年龄为(48.25±5.47)岁;病程为1~5 个月,平均病程为(3.54±0.42)月。 研究组:女性17 例,男性18 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为(48.14±5.34)岁;病程为1~5 个月,平均病程为(3.44±0.47)月。 比较上述患者治疗前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给予患者偏瘫肢体综合治疗,用药如下: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每次0.1 g,每日1 次;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每次20 mg,每日睡前1 次。

研究组采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 具体如下。(1)肢体功能训练:包括体位摆放、体位变换等训练,以及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训练、上肢主动辅助与主动训练、上肢肩胛骨松动训练、实施上肢取物训练。每日训练时间控制在30~40 min,每日进行1 次,每周训练5~6 次。 (2)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使用卓道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沪械注准20182190338),提供轨迹个性化定制功能,实时监测患者训练的力学反馈,增强患肢本体感觉,恢复关节活动度;使用智能力学交互系统,实时感知患者训练情况,匹配辅助动力,激发患者神经重塑与功能恢复,同时提供训练路径修正功能,提高康复质量。 使用一康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261092),固定患者上肢,根据患者的评估值对其进行被动训练,并模拟不同场景选择不同运动方式,包括手的抓、放、握力、捏力等,并进行手腕训练,单手或双手进行精细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40 min,每日1 次,每周5 次。 (3)心理教育:为患者解释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讲解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者出现消极悲观情绪时,护理人员可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信任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每天对患者进行2 次按摩,每次时间控制在30 min,从手指到前臂,包括患者的整个肩关节,保证力度适中。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肌张力恢复正常≥2 级;有效:肌张力降低1 级;无效:治疗后肌张力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采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分为0~5 级,其中0 级为无肌张力增加,从0~5 级肌张力逐渐增加,5 级为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将0~5 级对应为0~5 分。 (3) 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4]。(4)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四个单项,每项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 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Ashworth 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康复前后两组患者相关评分[(±s),分]

表2 康复前后两组患者相关评分[(±s),分]

组别Ashworth 痉挛评分康复前 康复后Fugl-Meyer 评分康复前 康复后对照组(n=35)研究组(n=35)t 值P 值3.54±1.12 3.47±1.06 0.269 0.789 2.45±0.56 0.78±0.21 16.519 0.000 55.32±6.65 56.67±6.45 0.862 0.392 67.66±6.45 80.77±5.32 9.276 0.000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单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对照组(n=35)研究组(n=35)t 值P 值心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60.23±5.23 60.56±5.44 0.259 0.797 66.45±7.77 78.65±6.66 7.053 0.000物质生活治疗前 治疗后60.66±6.45 60.43±6.66 0.147 0.884 68.56±6.53 79.64±5.63 7.603 0.000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63.67±5.56 63.54±5.66 0.097 0.923 67.66±6.65 78.77±5.44 7.650 0.000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60.66±6.77 61.77±6.77 0.686 0.495 70.56±7.56 80.44±6.66 5.801 0.000

3 讨 论

偏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患者患病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帮助其恢复运动与认知功能, 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加之该病具有病情复杂、合并症较多、并发症危险性高的特征,患者面临预后转归欠佳、生活质量遭受严重影响等问题[7]。 上肢运动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诸多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出现异常,直接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8]。

目前临床大多选择常规康复措施,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中医针灸等,该文将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shworth 评分、Fugl-Meyer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通过肢体功能训练,增强了感觉的传入,从生物学层面上促进了细胞的再生与复活;反复的刺激训练,使负责运输的中枢神经病灶形成新的反射弧,诱导了中枢神经的代偿作用[9]。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通过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多种情景训练与游戏系统,能够根据患者信息定制精确化的训练方法,并实施、记录和反馈训练情况,提供专业训练图文报告,形成训练数据分析库[10]。 传统上肢康复训练通过手法与器械用具辅助患者,过程较为单调,患者易对训练失去信心,且治疗师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而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够完成功能导向作业,进行上肢多方面、多轴位的互动康复,并模拟诸多日常生活中活动,在训练期间传感器可提供直观目标导向,增加患者的认知[11]。

综上所述, 偏瘫患者采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上肢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