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冠璇
(东港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东港 118300)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时期和过程。近年来,居民的身体素质受到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等影响而下降,产妇产后受到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的影响,各器官组织受损,出现产后泌乳量不足、子宫肌肉弹性降低、皮肤松弛等问题。 如何促进产后泌乳和子宫复旧,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是妇产科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1-2]。 临床研究发现,妇产康复治疗仪的应用能增进毛细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加速腺体的分泌,促进器官组织功能修复。基于此,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8 月于该院分娩的98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康复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抽取在该院分娩的产妇98 例开展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单胎者;认知功能正常者;凝血机制正常者;年龄在18~41 岁之间者;无妊娠并发症者;无家族遗传病史者;无精神疾病者;无脑部疾病者;可以正常沟通者;产妇、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呼吸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消化系统疾病者;死胎者;精神疾病者;不能正常沟通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该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将产妇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49 例。 对照组:年龄为22~40 岁,平均(31.58±4.36)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21±1.15)周;其中自然分娩40 例,剖宫产分娩9 例;初产妇32 例,经产妇17 例。 实验组:年龄为23~41 岁,平均(32.08±4.55)岁;孕周37~42 周,平均(39.57±1.22)周;其中自然分娩39 例,剖宫产分娩10 例;初产妇31 例,经产妇18 例。 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给予产妇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其做缩肛运动,叮嘱产妇注意个人卫生,每天使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擦拭;及时与产妇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疏导;叮嘱家属多关心产妇,在照顾新生儿的同时为产妇提供相应的保障等。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妇产康复治疗仪(低频产后综合康复治疗仪,XY-K-POST-I 型,豫械注准20162260510)。 治疗前,指导产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清洁消毒后,连接电源,在腹部专用片和乳腺专用片上涂抹适量的耦合剂,分别贴合固定在骶尾和乳房两侧,调节仪器的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当患者感觉不适时立即停止,20~25 min/次,2 次/d。
两组产妇均在术后连续干预6 d。
(1)泌乳量:护理人员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4、48、72 h 的泌乳量;(2)子宫修复指标:包括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恶露排净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和宫底高度, 在产后第2~5 天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宫底高度;(3)满意度:于出院前应用自制量表对产妇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分为四个级别,≥90分为非常满意,80~89 分为较满意,70~79 分为满意,<70 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 实验组的产后24、48、72 h 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比较产后24、48、72 h 泌乳量[(±s),mL]
表1 比较产后24、48、72 h 泌乳量[(±s),mL]
组别产后24 h 泌乳量产后48 h 泌乳量 产后72 h 泌乳量实验组(n=49)对照组(n=49)t 值P 值30.14±13.10 12.41±4.24 9.014 0.000 134.45±45.44 49.10±10.78 12.793 0.000 178.78±56.15 84.10±30.04 10.408 0.000
干预后,实验组的产后第2~5 天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宫底高度比较[(±s),cm]
表2 宫底高度比较[(±s),cm]
组别产后第2 天产后第3 天产后第4 天 产后第5 天实验组(n=49)对照组(n=49)t 值P 值14.01±1.15 16.02±1.45 7.603 0.000 12.01±1.55 15.10±1.89 8.849 0.000 10.00±1.80 13.10±1.22 9.979 0.000 8.01±1.00 11.13±0.95 15.834 0.000
干预后,实验组的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恶露排净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其他产后子宫修复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的其他产后子宫修复指标比较(±s)
组别产后出血量(mL)血性恶露持续时间(d)恶露排净时间(d)宫缩痛持续时间(d)实验组(n=49)对照组(n=49)t 值P 值85.45±17.57 113.45±23.15 4.817 0.000 3.48±0.44 4.87±0.67 12.139 0.000 21.42±3.10 32.15±3.41 16.298 0.000 2.38±0.30 3.40±0.42 13.833 0.000
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8.0%, 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孕产妇中,产后缺乏锻炼的现象十分常见, 这影响了产妇的产后康复。 产后康复直接关系着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也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3-4]。 如,产妇在产后出现恶露不净,会引起感染,甚至出现败血症,严重时还会引起大出血甚至休克,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5-6];剖宫产妇则易出现伤口感染、发炎等症状,严重者需要切除子宫。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是最佳食物,其中含有免疫因子, 对新生儿的健康与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产后康复不佳可能直接影响乳汁分泌,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 因此,合理的产后康复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4,7]。
妇产康复治疗仪是一种产后理疗器,主要原理是通过电脑系统控制,对产妇的乳房、子宫进行电刺激,当子宫受到有节律的刺激时便会收缩,促使恶露尽早排出;对乳房进行与婴儿吸吮相同的刺激,可增加乳汁的分泌[8-10]。康复治疗仪能产生强度不一的电磁波,可透入到人体的深层组织中, 对腺体产生刺激作用,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及血液循环, 增强肌肉组织弹性。该次研究中将妇产康复治疗仪应用于骶尾部,能促进筋膜和盆腔肌肉的节律性运动,并牵拉膀胱壁肌肉和子宫韧带的运动,从而改善子宫、盆底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盆腔淤血,促进子宫复旧及产后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恶露排净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以及产后第2~5 天的宫底高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妇产康复治疗仪的应用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子宫恢复。 除骶尾部外,该次研究中还将妇产康复治疗仪应用到乳房, 能对乳房给予持续性的脉冲电力刺激,促进泌乳素的释放,进而增加泌乳量[4]。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后24、48、72 h 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妇产康复治疗仪在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产后泌乳,促进子宫修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