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康复治疗中应用放射诊断的价值

2020-04-20 02:16沈银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活动度颈椎病颈椎

沈银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0)

颈椎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 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头晕、四肢麻木等。 颈椎病患者病情进展缓慢,治疗时间长,需要长期休息、锻炼,并接受相应的康复治疗[1]。在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放射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精准反馈患者颈椎情况,为颈椎病康复治疗提供实际依据, 也能够追踪患者颈椎恢复情况,强化颈椎病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2]。 目前,关于放射技术在颈椎病诊断中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对于颈椎病康复治疗中持续应用放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追踪的研究文献较少, 没有充分发挥放射诊断的应用价值。鉴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8 年4 月—2020 年5月收治的100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 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WHO(2007 年)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在该院确诊与治疗;颈椎病患者知情同意此次康复治疗研究内容;重症颈椎疾病。排除标准:中推退出康复治疗研究者;对放射诊断不耐受者;精神疾病者;传染病者;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肿瘤者。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放射诊断组(50 例)与常规组(50 例)。 常规组中,男37 例,女13 例;年龄39.4~68.7 岁,平均年龄(45.66±2.54)岁;病程1 年7个月~6 年4 个月,平均病程(5.12±0.47)年。放射诊断组中,男38 例,女12 例;年龄39.6~68.8 岁,平均年龄(45.69±2.53)岁;病程1 年8 个月~6 年3 个月,平均病程(5.19±0.41)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就诊时统一由放射科医生为其实施MRI 影像学检查;(2)疾病确诊,制定治疗方案;(3)康复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依从以下内容:①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睡眠;②日常减少低头伏案姿势;③接受康复锻炼方案,将双脚分开,并与肩同宽,挺起胸部,进行头部绕颈活动,持续时间为3 min,3 次/d,持续2 个月,定期到医院复查。

放射诊断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MRI 放射诊断:(1)诊断时、治疗后第7 天、治疗后1 个月、治疗后2 个月到该院接受MRI 放射诊断;(2)主治医生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常规康复治疗强度,必要时联合采用按摩、针灸、牵引等其他治疗方案。

MRI 检查方法: 采用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Avanto 型,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 第3281977 号]进行检查。参数信息:(1)颈表面线圈;(2)T1W1:TR500~600;TE15~20 ms;(3)T2W2:TR400;TE18;FL15°;矩阵260×200。 检查项目:(1)椎间隙;(2)横突孔;(3)椎间盘突出情况;(4)黄韧带情况;(5)颈椎曲度。

1.3 研究指标

疗效评价:使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0~100 分)对患者疗效状况进行评价。 评分无变化或者继续降低,则表示无效;评分有所升高则表示有效;评分为0 分,则表示痊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康复进展:研究人员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测量患者的颈屈活动度。

生活质量:研究人员使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颈椎病症状、疼痛情况、心理健康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康复进展、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后,放射诊断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常规组患者(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n(%)]

2.2 康复进展

治疗后,放射诊断组患者的颈屈活动度优于常规组颈椎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颈屈活动度[(±s),°]

表2 颈屈活动度[(±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 治疗后3 个月常规组(n=50)放射诊断组(n=50)t 值P 值30.92±5.12 30.93±5.13 0.009 0.992 40.36±4.09 50.41±3.47 13.249 0.000 55.64±5.17 66.44±4.27 11.389 0.000

2.3 生活质量

治疗后,放射诊断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颈椎病也被称为颈椎综合征,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有关[3]。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多存在生活习惯不佳、身体机能衰弱等情况,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动脉受压迫,病情持续进展下出现功能性病变[4]。 颈椎病康复治疗期间,颈椎功能锻炼、纠正不良颈椎姿势等均是主要方法,但传统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案针对性不强,多采用泛化式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颈椎病症状,患者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且医生无法准确把握患者康复情况,应用效果受限[5]。影像学诊断是反馈颈椎内部组织情况的有效检查方法,属于无创检查方式,并且能够反复使用[6]。尤其在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中,影像学诊断能够准确反馈颈椎屈曲、间隙、突出情况。路丽娜[7]在相关研究中选择80 例颈椎病康复者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在联合应用影像学诊断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肖连宏等[8]在相关研究中,选择接收的123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 发现接受影像学诊断的患者颈椎屈曲度、 颈椎间隙等均得到明显改善。

表3 生活质量[(±s),分]

组别常规组(n=50)放射诊断组(n=50)t 值P 值颈椎病症状治疗前 治疗后35.12±0.23 35.13±0.21 0.227 0.820 40.65±2.03 50.71±2.01 24.900 0.000心理健康治疗前 治疗后40.32±1.11 40.34±1.09 0.090 0.927 48.84±4.69 59.21±4.08 11.795 0.000疼痛情况治疗前 治疗后41.32±2.11 41.34±2.09 0.047 0.962 53.45±3.71 64.87±2.47 18.117 0.000

该文选择该院收治的100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研究,放射诊断组在常规组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放射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康复进展、生活质量等多项数据。 结果显示,放射诊断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疾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在数次检查中颈椎屈曲活动度明显增大,说明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影像学诊断具有一定优势。数据差异原因主要为,治疗活动开展后,放射诊断组患者均接受MRI 影像学诊断,借助磁共振技术精准反馈颈椎病变信息,长期追踪患者颈椎恢复情况,提升了康复治疗方案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便于临床主治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大化发挥影像学诊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放射诊断,可精准反馈颈椎恢复情况,有利于颈椎病治疗,强化常规康复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活动度颈椎病颈椎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