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隽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保山 678000)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脑栓塞、血栓形成等,占脑卒中疾病中的70%[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及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发病人群有低龄化、年轻化趋势。 目前,临床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多采用康复治疗,但单一康复治疗疗程较长、效果不佳,往往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高压氧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可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保护线粒体功能。 因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8年5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108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高压氧联合现代康复治疗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选定该院收治的108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满足《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2]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为首次发病;年龄在18 周岁以上;病历资料完整、齐全;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中途从该研究退出者;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脑干坏死者。该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按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 例。观察组: 女性24 例, 男性30 例; 年龄41~70 岁, 平均(55.62±4.17)岁;病程3~7 周,平均(5.06±0.34)周;偏瘫位置:左侧30 例,右侧24 例;体重43~81 kg,平均(62.62±5.47)kg;吸烟史:38 例有,16 例无。对照组:女性23 例,男性31 例;年龄43~69 岁,平均(55.57±4.15)岁;病程3~6 周,平均(5.05±0.31)周;偏瘫位置:左侧34 例,右侧20 例;体重44~80 kg,平均(62.58±5.44)kg; 吸烟史:40 例有,14 例无。 比较两组上述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1)被动肢体训练:指导患者开展被动肢体训练,每次30 min,2 次/d,帮助患者活动肌肉、关节,遵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关节以及肌肉灵活性,训练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辅助,鼓励自主锻炼。 (2)肢体按摩:通过揉按、拿捏四肢等方法促进四肢肌肉恢复,重点揉按足三里、曲池等穴位,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同时按摩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次30 min,2 次/d。 (3)坐起、站立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其坐起或站立,起初以坐立60°为宜,逐渐增大角度,先从床边下垂双腿开始,逐渐过渡至站立,每次30 min。 (4)认知干预:护士通过海报、视频、多媒体、文字等方式向患者讲解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意义,语言应通俗易懂,确保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均可接受。 10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高压氧联合现代康复治疗,现代康复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高压氧治疗:采用GY3200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 第3260273 号],治疗压力为200 kPa,持续面罩吸氧80 min,间歇呼吸10 min 空气,1 次/d,10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两组均在干预20 d 后观察效果, 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肌力、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总分42 分,包括面瘫、视野、忽视、构音障碍、下肢运动、上肢运动、语言、感觉、肢体共济失调、凝视、意识水平等方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分数呈正相关。 NIHSS 评分减分率=(治疗前NIHSS 评分-治疗后NIHSS 评分)/治疗前NIHSS 评分×100%。 NIHSS 评分减分率≥90%为基本痊愈,NIHSS 评分减分率45%~89%为显效,NIHSS 评分减分率15%~44%为有效,NIHSS 评分减分率<15%为无效。 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肌力评价标准:肌肉收缩轻微,肢体不能活动为1 级;肢体可以在床上水平移动,不能离开床面为2 级;肢体可以离开床面,但对阻力活动不能抵抗为3级;对一般性的阻力可以抵抗,但对正常阻力的抵抗较差为4 级。
(3)肢体功能:采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50 分为严重运动障碍,51~84 分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 分为中度运动障碍,96~99 分为轻度运动障碍[3]。
(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评分,包括上下楼梯、穿衣、活动、转移、修饰、进食、大小便等方面,总分100 分,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4]。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前,两组FMA、Barthel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Barthel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人群有低龄化、年轻化趋势。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脑梗死的发生与肥胖、高血压、年龄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该病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头晕、感觉性或运动性失语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偏瘫[5-6]。 脑梗死偏瘫患者往往双眼向病灶侧凝视或出现中枢性面瘫,不能正常饮水、吞咽,在情感认知、语言表达、肢体功能等多方面均对患者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脑组织对缺氧、缺血损害的敏感性较高,脑血流阻断30 s,脑代谢就会发生变化,血流阻断1 min,机体神经元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脑动脉闭塞5 min 以上,则会引发脑梗死,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7-8]。 脑梗死损伤在特定时间段内具有可逆性,故及早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展开康复训练极为重要。
表2 肌力比较[n(%)]
表3 FMA 评分、Barthel 评分对比结果[(±s),分]
表3 FMA 评分、Barthel 评分对比结果[(±s),分]
组别对照组(n=54)观察组(n=54)t 值P 值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Barthe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FMA 评分52.71±4.77 52.62±4.62 0.100 0.921 68.26±5.44 81.62±8.94 9.381 0.000 15.794 21.177 0.000 0.000 58.71±4.55 58.62±4.62 0.102 0.919 67.26±5.14 82.46±7.49 12.296 0.000 9.153 19.907 0.000 0.000
该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肌力优于对照组, FMA 评分、Barthe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高压氧联合现代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分析如下:(1)现代康复治疗通过生活自理能力锻炼、饮食干预、语言功能康复等,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防止关节或肌肉萎缩。 但现代康复治疗疗程较长, 单一康复治疗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2)高压氧可改善细胞能量的供给, 避免产生酸性代谢物等有害因子,促使正常脑组织血管收缩,帮助建立侧支循环,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9]。 高压氧还可以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自由基, 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及炎症因子的毒性作用,避免钙离子内流,减少神经元死亡,缩小梗死面积[10]。 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二者联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现代康复治疗, 可有效提高其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