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燕,黄春兰,马丽梅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广西柳州 545001;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柳州 545001
马尔尼菲篮状菌(TM)主要流行于亚热带,在越南、泰国、印度东北部以及我国广西地区的艾滋病(AIDS)患者中常见[1]。TM是AIDS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2]。近年来,非AIDS感染TM的患者日益增多[3-4],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常常延误患者的治疗,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本文总结了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AIDS患者血流感染TM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柳州市人民医院8例非AIDS血液感染T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37~72岁,中位年龄54岁。AIDS的诊断和临床分期参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5]。诊断TM感染标准:血液标本经 37 ℃和25 ℃双相培养分离出TM。
1.2方法
1.2.1血培养 血培养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和配套的需氧培养瓶,抽血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后抽取患者左右肘外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经需氧培养后报阳,转种血、巧克力平板后置35 ℃、微需氧环境(5% O2、10% CO2和85% N2)培养箱培养。
1.2.2免疫细胞的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术进行CD4+、CD8+细胞计数的检测,所用仪器为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
1.2.3TM的培养 患者血培养瓶报阳后,分别转种血培养基(BA)、巧克力培养基(CA)、沙保弱培养基(SDA)后分别置室温(25 ℃)及37 ℃下培养。观察BA、SDA培养第7天的颜色和形状。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
2.1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8例非AIDS感染TM患者的科室分布如下:感染科结核病区4例,血液内科2例,重症二病区1例,肿瘤一病区1例。4例存在基础疾病(Richter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恶性淋巴瘤综合治疗后Ⅳ期),6例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淋巴结肿大、IgG4相关性疾病、肺癌等。
2.2临床表现 8例均出现发热,4例出现贫血,7例出现淋巴结肿大,1例出现肝大,2例出现脾大,1例出现肾囊肿,5例出现咳嗽、咳痰,3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合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1例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注:A为BA中,TM室温培养7 d的丝状菌落;B为SDA中,TM室温培养7 d的丝状菌落;C为TM 室温培养7 d,乳酸酚棉兰染色后,采用显微镜观察(×400);D为在SDA中,TM 在37 ℃培养7 d呈酵母样菌落;E为TM在37 ℃培养7 d,乳酸酚棉兰染色后,采用显微镜观察(×400)。
图1 TM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条件下的形态
2.3实验室检查 8例患者血常规无特异表现,仅4例白细胞计数增高,有6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肝功能损害1例,肾功能损害2例,低蛋白血症1例,淋巴结涂片检出抗酸杆菌1例;5例患者CD4+细胞计数为220~300/μL,3例患者CD4+细胞计数为80/μL,4例CD4+/CD8+降低,4例CD4+/CD8+正常;CD4+/CD8+降低患者均患有基础疾病,CD4+/CD8+正常者无基础疾病。4例患者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为47~70 g/L,其中3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为(2~20)×109/L。
2.4影像学特点 8例患者胸部影像(X线或CT)均出现肺部病变,表现形式多样:肺部实变2例,肺野斑片状影4例,结节状或索状高密度影5例,出现空洞影1例,胸腔积液3例,淋巴结肿大7例,多数患者合并有多重影像学改变。
2.5微生物学检查 培养第7天,BA为黑褐色、扁平状、菌落比较干燥、蚀琼脂,见图1A。室温下培养第7天,SDA颜色由灰白色变成黄绿色,菌落呈绒毛状,整个平板均呈酒红色,见图1B,表现为菌落蚀琼脂。乳酸酚棉兰染色镜下可见典型的帚状枝,双轮或单轮生,分生孢子卵圆形或圆形,有明显的孢子间连体,见图1C。在37 ℃培养下,第7天为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酵母样菌落,无色素生成,菌落蚀琼脂,表面光滑,中间湿润,边缘可有脑回样皱褶,见图1D。乳酸酚棉兰染色镜下形态为椭圆形、腊肠型酵母样孢子,可见少量的菌丝,见图1E。根据以上形态学特征可鉴定为TM。
2.6治疗和预后 2例肿瘤患者经抗肿瘤化疗和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治疗均无好转,其中1例合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利用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间为3~6年。3例患者经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治疗,其中1例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感染性休克合并多脏器衰竭;另外2例无好转,均建议到上级医院或外院治疗。3例未接受抗真菌治疗,2例好转,1例建议到上级或外院治疗。以上8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病程长,4例无好转,1例死亡。
TM是AIDS患者主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5],而TM病已成为继结核病和隐球菌病之后导致东南亚AIDS患者死亡的第3位疾病[6]。近年来,非AIDS患者感染TM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该病患者症状复杂,极具隐蔽性,早期诊断困难,从而可能延误正确的治疗。TM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广西及广东地区[7],感染的发生常和温度和湿度有关,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损、肝脾肿大、淋巴结病,实验室检查常见贫血、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等[8]。本研究发现,8例患者中有4例CD4+/CD8+降低,均有基础疾病,如合并Richter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故机体的免疫缺陷是造成非AIDS患者感染TM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还发现,有2例患者长期使用和接受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是导致非AIDS患者感染TM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有国外学者也发现,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能破坏单核-巨噬细胞,从而使患者对TM易感[9]。
在治疗方面,2例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淋巴结肿大,且都接受抗结核治疗,只有1例有效。非AIDS患者感染TM常误诊为结核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表现与结核相似,故早期易误诊,但抗结核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会加剧真菌感染的扩散,加重病情[10]。
本研究中有1例合并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合并感染的存在给TM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难度。脓肿分枝杆菌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一种快速生长型的非结核分枝杆菌,90%的菌株可导致人类肺部感染[11-14],还可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15-16]、中耳炎[17]、关节炎[18]、脑膜炎[19-20]等。据刘爱玲等[21]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患者NTM与TM同时感染的原因可能与该患者存在少见的基因免疫缺陷有关,如白细胞介素(IL)-12/IL-23-干扰素(IFN)-γ轴系异常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造成细胞因子通路功能异常,不能实现对胞内病原体的清除,从而出现多种机会性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2]也指出,一旦感染NTM,应选择5~6种药物联合治疗,强化期6~12个月,巩固期12~18个月,在NTM培养结果转阴之后继续治疗12个月以上。结果还发现,8例患者中有5例使用抗真菌治疗,4例无好转,1例死亡,虽然使用抗真菌治疗药物,但是病情并不能得到好转及治愈,可能和患者的免疫状态、使用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以及合并感染有关。王澎等[23]研究表明非AIDS患者只要接受抗真菌治疗,大多能得到较好的预后,本研究与其结果不一致。非AIDS患者感染T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较长且容易误诊,病死率高,故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