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36例

2020-04-20 13:53:02张伟萍杨佳碧
中医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急性

刘 娜,张伟萍,杨佳碧

(1.三门峡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三门峡市中医院心内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3.三门峡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1]。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生率有日益上升的趋势,导致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如果未及时治疗心肌梗死,势必会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最终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36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平均(63.8±5.3)岁;病程平均(10.64±3.12) d。对照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平均(64.5±4.8)岁;病程平均(10.15±2.52) d。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破裂、心脏室间隔破裂和乳头肌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心电图检查ST-T段改变,实验室检查发病初期心肌酶增高。

2.2 中医诊断标准

疼痛性质:隐痛,或胀痛,或绞痛等;常因神志波动或气候变化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均经过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确诊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②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③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精神障碍者、艾滋病者;②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者;③对注射用阿替普酶及中医疗法过敏者;④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4 000 IU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由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9091714,5 000 IU/支),静脉推注,2次/d;50 mg注射用阿替普酶(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生产,批号903816,50 mg/支),静脉推注,2次/d。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凝血时间,治疗结束30 min后再在腹部注射5 000 IU低分子肝素钙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由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9110310,100 mg/支)150 mg,用9 g/L生理盐水30~40 mL稀释,2次/d,抗栓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疗法。用本院特制膏药贴于患者足三里穴、内关穴和膻中穴,1次/d,贴敷前按摩以上穴位10~15 min,贴敷周期与治疗期相同。中药处方:黄芪30 g,丹参15 g,川芎15 g,白芍15 g,延胡索15 g,桂枝12 g,瓜蒌9 g,薤白9 g。1 d 1剂,水煎2次, 分早晚饭后1 h温服,每次200 mL。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由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906107,50 mL/瓶)治疗,将40 mL参麦注射液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分析两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B 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治疗前及结束治疗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免疫分析仪(由德国Roche Diagnostics GmbH生产,型号 cobas e 411)对BNP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技术定性(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CL-2000I)对cTnT水平进行检测。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3]中相关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且心电图检查ST段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基本消失,且心电图检查ST段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未消失,且心电图检查ST段未恢复正常为。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BNP、cTnT水平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BNP、cTnT水平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讨 论

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主要有:①年龄大,体质差;②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或高血压病;③情志抑郁;④多逸少劳;⑤嗜好甜腻食物。调查资料[4]显示: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45例过劳者、15例醉饮暴食者、20例情绪过于激动。有关资料[5]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饮食不节密切相关。西医学研究资料[6]显示:过度紧张以及过热、暴怒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炎症反应增加和血流动力学异常是降低溶栓治疗效果的关键因子[7]。注射液阿替普酶是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主要药物治疗手段。该药能够通过赖氨酸残基结合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进一步起到溶解纤维蛋白凝胶效果,继而使阻塞动脉再通[8]。中医学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属“胸痹”“真心痛”范畴[9],是一种本虚标实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日常饮食不当、年龄较大、寒邪侵入体内、情志失调等原因有关。

中医药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中医药能够显著缓解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胸痛症状,对于无法使用吗啡镇痛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可采取中药治疗[10-11]。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内关穴为本经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对于胃、心、心包络疾患有一定的疗效,是心绞痛及胸肋痛等首选按摩穴位;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有研究[12]显示:将足三里穴、内关穴和膻中穴等穴位进行配伍,对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中药处方中黄芪含有黄芪多糖,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能够抑制粒细胞[13]的趋化,改善循环;桂枝能降低室颤发生率,减少心肌缺血,改善心脏功能[14];川芎对于血小板聚集[15]有抑制作用,可扩张血管;瓜萎能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润肠。该方主治肺热咳嗽,痰黄稠浊,胸痹心痛。随着溶栓疗法的广泛使用,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重新得到血液灌注方法越来越多。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麦冬和红参,主要功效为生脉、固脱,抑制过氧化物对机体产生的损害,使得冠脉血管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心肌灌注得到改善,进一步增加心肌的收缩能力;对心肌血管内皮的功能产生保护作用,使得冠脉血管中的血流量得以恢复、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肌急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45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