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佳俊,孙贵香,张 婷,肖 丹,邓琳蓉,孙豪娴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研究人体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里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1]。“治未病”是我国古代医家十分重视的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笔者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其在“治未病”领域中的运用。
《释名》曰:“脾,裨也。在胃之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古代有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的习惯,故古人造“脾”字,取其在胃之下(左)、帮助胃消化食物之意[2]。脾者,“仓廪之官”,位居中焦,合于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阴阳属性为阴,称“阴中之至阴”,又称“牝藏”;五行属土,其性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主肌肉四肢,藏“意”主“思”;经脉属足太阴,与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3]。因水谷精微和津液经脾的运化以营养、调节各脏腑,维持机体“阴平阳秘”,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之母”。
“脾主运化”包括“运”和“化”两种概念。运:《说文》谓其“移徙也”[4],《康熙字典》谓其“转也、动也,行之不息也,转输也”,故“运”主要是指脾的运输功能。化:《高级汉语大词典》载“化,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一正一反之形,为‘变化,改变’之义”,《说文》载“匕,变也”,《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谓“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5],故“化”主要指脾生成、消散、转变物质的功能。宋代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中最早提出“脾主运化”,言:“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6]初步形成“脾主运化”理论的内涵。后世医家逐步完善,直至张景岳在《类经》及《景岳全书》中首次概括性提出“脾主运化”理论[7],即“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类经·藏象类》)[8]及“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也”(《景岳全书·饮食门》)[9]。
脾主运化是指消化、吸收水谷并运输精微物质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泛指人体各脏器组织的吸收功能,而不单指西医学中“脾”这一实质性器官的功能,体现了中医学以“脾”为核心、多脏腑间协调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5]脾主运化在本质上概括为脾主运、脾主化两个主要方面: 脾主运是指水谷的消化、传输以及浊毒物质的排泄,是机体各部位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浊毒物质排出体外的重要保证[10];脾主化主要指脾的气化功能,即主司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化生以及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与运输,同时也包括对某些浊毒物质的化灭过程[11]。
脾体阴而用阳,喜燥而恶湿,必须有阳气助化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12]脾为阴脏,脾气通于土,脾能生成津液,又为精气血生化之源,脾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化生精、气、血、津液,均是脾的物质基础[13]。根据脾的生理特性,脾失健运多表现为脾虚证,又以脾气虚证最为常见。《素问经注节解》曰:“脾本湿土而性则喜燥,盖湿极则气滞不能运化矣。”该证常因饮食不节、过服性峻伤元之剂,或思虑太过、情志不畅,或禀赋素虚、劳倦过度、久病虚损,多病因杂至合而损伤脾气,脾气不足进而导致中气生成不足,使脾运化水谷、水湿及化生气血的功能衰退,脾虚则生内湿,内湿又成为新的病因,进一步导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津液不布、水液聚留,久而形成湿浊困阻、痰饮聚集,再加脾虚之人更易招致外湿侵袭,进而产生多种病证。《金匮心典·痉湿喝》曰:“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脾虚,湿乃继生,有从外袭,有自内生,或内外相引,继而再犯于脾。
《周易·既济卦》曰:“君子思患而豫防之。”此乃目前发现的关于“预防”的最早文字记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首次提出“治未病”一词[15],曰:“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不亦晚乎?[5]”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未病先防:无病养生、防患未然,也就是养生保健的思想。通过实行养内和防外两个方面的有效方法来加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或已经出现疾病的相关征兆时,通过及时地调理和治摄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养生保健调摄、防病于未然的目的。②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病传变,也就是张仲景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思想,应当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在疾病早期,疾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尚未传变,人体正气未虚、邪气未盛,故易于驱邪康复,并及时防止疾病的发展、病变。③瘥后防复:病后调摄、防止复燃。在疾病初愈时或尚未发作的间歇期间,虽然疾病的相关症状已消失,但此时正气未复、邪气未尽、气血未定、阴阳未平,故应避免引发疾病复燃或新病发生的不利因素,并及时调摄恢复人体正气,做好疾病后期的治疗与调理,才能渐趋康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以收全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正气不足是其内在依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和疾病的转变。脾胃在“治未病”中有着重要作用[16]。根据“脾主运化”的理论,脾运失常多由于饮食所伤或思虑太过或禀赋素虚、劳倦过度、久病虚损等损伤脾气,脾气虚损则脾的一系列机能退化,脾运化无权,若脾气虚损、病变发展或命门火衰、脾失温煦,则进一步导致脾阳虚损,寒从中生,脾不能温化水谷、水液,水液运化失常,水湿留滞于内。由此可知,脾失健运、水湿中阻是脾运失常的基本病机。因脾运失常的病机是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故将“脾主运化”理论运用于“治未病”领域,对于诊治、预防疾病的各阶段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在五脏系统中,脾胃在五行中所属为“土”,为万物之母、生发之本。《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平人之常气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又曰:“四季脾旺不受邪。”[5]李东垣言:“百病皆能由脾胃衰而生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中言:“经营劳心,纳食违时,饥饱劳伤,脾胃受病,脾失运化。”[12]因此,防治疾病应合理调养,顾护脾胃之气。第一,加强教育指导及健康管理。因寒湿之邪最易伤脾,故当顺应自然的衣着、饮食调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适宜,遵循四时变化规律[1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同时饮食有节,避免“大饱伤脾:因脾主运化饮食,饮食太饱,脾之运化力不足以胜之,是以受伤”[18]。第二,因“脾主四肢”,故应加强形体锻炼。采用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如太极拳、易筋经、导引及健身的武术等锻炼[19],可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四肢强健则脾气旺,运化机能旺盛。第三,“心主神明”而“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正常的思维活动可使人体机能正常运转;如果太过、极度超常或所思不遂等,对人体反而视为致病因素,损伤脾气,称之为“思伤脾”。因此,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陶冶情操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使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第四,采用药膳、针刺、艾灸、推拿等方式调理,可扶助脾气,健运脾胃,调复病理状态,增强人体正气,驱除病邪,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保健和防病之目的。
人体生命活动的盛衰需要依靠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脾胃功能失健则人体机能受损,正如《医宗必读》言:“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人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之脾。”[20]既病阶段,顾护脾胃,正气不衰,病邪易去。在病机方面,因脾胃主一身气机之升降,脾胃升降失常则气机阻滞、脾失运化、易生变病,故应当注重调理其气机,重视升清降浊。《黄帝内经》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在辨证方面,应根据疾病转化、转变规律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若治疗不当则易致虚成损。在治疗方面,李东垣言:“善治者,唯有调和脾胃。”药物正常发挥药理特性有赖于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若脾运失常、胃气不和,纵有良药也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因此,应时刻顾护脾胃功能[21]。在用药方面,脾胃居于中焦,在选方用方时也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训,时刻按照脾胃的正常生理特性,以恢复其正常功能为目的,用药应寒热温凉、勿过偏执、不刚不燥、不滋不腻以求其平,多选甘凉柔润之品酸甘化阴,并配伍和胃导食之品以助流通,少用过于滋腻之味,以免阻碍脾气运化。综上,顾护并调节脾正常的运化功能,是既病阶段的重要步骤。
病后调护,颐养脾胃。疾病恢复期更应加强对脾胃的调护。病后气血耗损,脏腑机能未复,虽急需补复正气,但此时脾胃运化功能欠佳,若大量进食补品,不仅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水液代谢失常,变生病端,遗留后遗症。《伤寒论》曰:“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22]张仲景强调任何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都会影响脾胃,病后脾胃之气、阴阳之气尚未完全恢复,应当注意饮食调摄,避免因饮食太过而引起疾病复发。因此,病后宜颐养脾胃之气,切忌暴饮、暴食和过食生冷、油腻、峻补等有碍脾胃运化之品,此乃预后调节的重要环节,常决定病情的反复情况及长远预后效果。
“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8],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23]。基于“脾主运化”理论,将其运用于“治未病”领域,对于人民健康的提高和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脾主运化”理论指导下,顾护脾胃之气,通过脾胃调理全身气机,使脾胃运化正常、人体正气充和。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教育指导、健康管理、推拿保健、康复锻炼、艾灸等临床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未病先防;在既病阶段,通过病机分析、辨证、治疗、用药等方面合理运用“脾主运化”思想,防止既病发展、传变;在病后恢复时,注重饮食调摄,避免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趋于正常。疾病未发之前力求做到未病先防,欲病后防止其传变至他脏,先安未受邪之地并阻截于未传之时,疾病有所好转后防止其复发。笔者基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合理运用“治未病”思想来提高临床防治疾病的诊疗技术,以期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