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飞
摘要:玉雕是我国传统民族工艺的代表,衍生出的玉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玉雕历史悠远,源远流长。本文从玉雕艺术的历史起源进行追溯,从玉雕艺术的创作进行审美阐述,最后就传承与创新提出了几点薄见。
关键词:玉雕艺术;历史起源;创作审美;传承创新
一、玉雕艺术的历史起源
1.玉雕的历史
玉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使用玉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8000年前的石器时期,当原始人类的审美意识开始萌生的时候,便开始将一些美丽的石头做成装饰物;新石器时代上古玉器开始得以发展时期,出现了原始宗教玉图腾礼器;随着夏商周进入礼制时代,玉器也成为了社会等级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以佩玉成为主导,夔龙、夔凤、勾连云纹等装饰纹样形成风格;汉代是玉器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人们崇尚生前佩饰玉石,随葬也不离玉器;唐朝随着佛教的兴起,玉器纹样多以佛、飞天或仙女为主,形象饱满、灵动;到了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玉器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制作数量增多,品式丰富;元代是北京玉器的兴起时代,明代除民间作坊,宫廷中还有御作,良师云集荟萃,工艺日益精湛。清代由于皇宫和民间尚玉,藏玉风气浓郁,摆件题材形式多样。从用于祭祀的神玉,到象征权力的王玉,再到步入寻常百姓的民玉,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产物,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传承至今,并形成了独特的底蕴深厚的玉文化。玉雕艺术也随之在民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成为了中国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得基础上,开始更加注重理念世界,对美好的事物充满憧憬和追求,经过数年的沉淀,当前的玉雕产业已经告别了快速发展的时代,转而进入了一个充满理性,可持续发展,符合时代审美,需要提升文化内涵,提倡精工细做的“新玉器”时代。
2.白玉的历史
白玉光洁温润,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古人形容白玉“温润而泽,仁也”,“气势如虹,天也”。白玉不仅至尊至贵,还被视为高尚、纯洁的象征。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很多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是专用水产白玉玉料。白玉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出产的玉石已经传入中原,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子料。白玉经历了汉、唐宋、明清等几个经济繁荣的制玉时期。封建社会正直的文人满腔热忱地希望能用玉实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道德规范“玉成其事”。历史上关于白玉的记载也是数不胜数,不仅可以用作制作玉玺,比如“和氏璧”后来被雕成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传其“侧而视之则碧,正面视之色白”,到了晚清,贵妃的玉印也多是白玉,足见其珍贵。
笔者喜用白玉作为玉雕材料,白玉又可分为“子玉”与“山料”和“山流水”。“子玉”是从昆仑山下玉河中捞取的,坚硬致密、细腻温润、光泽如脂,古人形容“常如肥物所染”。有的“子玉”因长期浸泡在含有地下水的土沙中而带有各色的皮子,山料中纯白如脂肪者亦有不少。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
二、玉雕艺术的创作审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玉雕艺术是其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国人对于玉往往怀着崇高敬畏之心,玉雕艺术也逐渐演变为具有深厚底蕴的玉文化,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同时也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具有含蓄内敛,深邃厚重的精神隐喻。在这样一种深厚的玉文化底色下,白玉作为一种传统的玉雕创作材料,有着得天独厚的艺术表现力,无须过多的渲染就能使作品自带古朴雅致的气息,让观赏者自然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一件出色的作品必然是以人与自然的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玉雕艺术的创作并不是由很多华丽的元素随意堆砌,而应该从材料自然的因材施雕,保持一种天人合一之感,让各种元素自然流淌,如天然长出一半。既能彰显人文之美,也呈现出和田玉的自然美感。在玉雕设计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根据玉料的特点,巧色的玉雕进行别具匠心的设计,合理的应用俏色,将瑕疵、斑点利用雕刻变成要所要表现的主题,变瑕为瑜。注重玉料的形状、色彩和纹路,顺色立题、依形创意,形色相依,和谐统一。
经过玉雕匠人们的巧手匠心、精雕细琢,白玉玉雕能够最大化的彰显其洁白无瑕的色泽和圆润简洁的造型。白玉质地致密细润,坚韧无比,颜色晶莹剔透,温润淡雅,极具审美情趣和价值。自古以来以诗句描绘白玉之美的诗句数不胜数,孟郊在《寒溪九首》中说到:“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荀子·劝学》中也提到了:“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白玉的美,是一种恰如其分的美。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含蓄的审美观念,不张扬,不艳丽,不耀眼,用一种“精光内蕴”的美,吸引了国人几千年。自古以来人们崇尚白玉,最上等的白玉犹如割脂——羊脂白玉,乃至光可鉴人,别说雕成精美的玉器了,就是玉料本身也极其珍贵。
三、玉雕艺术的传承创新
玉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玉雕艺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凝结着前辈玉雕艺人们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才华,现如今传承下来的玉雕作品,无一不体现出“工匠精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具有了独特的造型语言、文化意蕴和审美特征,成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玉雕艺术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玉雕的创新要根据时代审美进行创新,在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文化内涵的同时,为作品注入时代气息赋予作品时代感,,在设计上融入新时代元素;更新设计理念,注意材料与工艺的完美结合;传承玉文化美好的寓意,在设计中融入作品的寓意,传承古法与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并重,传授玉雕技艺与培养玉雕专业人才并行。[1]
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创新,笔者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专攻白玉设计制作,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玉器知识以及弘扬玉雕文化,博采众长,吸收了海派玉雕的精华。笔者的作品生动传神,细腻又新颖独特。其创作的玉雕作品曾多次荣获玉器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等,玉雕学术奖项。
参考文献:
[1]赵越.关于玉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2018,35 (0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