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玉华 黎文苑
摘 要:在疫情期间,学校为了提升“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开展全校学生的“线上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相关线上教学实施措施。笔者聚焦如何利用企业微信平台和畅游晓学平台对全校学生进行“精准教学”,让学生在“停课期间”也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并对措施的应用进行效果评析,为今后开展“线上教育”积累经验,也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精准教学”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例行防控的工作部署的精神,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并能扎实有效开展好“停课不停学”工作,我校教学组先对学校已有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详实的分析。虽然平时学校都有对教师进行全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科教学的培训,大部分年轻教师都能熟练应用新技术辅助教学,但要确保全校一千多名学生都能进行线上的同步学习,确保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仍有一定的难度,要做到“精准教学促学生个性发展”,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个性化学习是指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精准教学就是实现个性化学习。而个性化学习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但现实中每一个学习者都各不相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依据每位学习者的需求采取各不相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就算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来讲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一、目标引领,问题导研
为了有效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在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后,我们迅速召开了全校教师的线上会议,解读上级文件精神和公布学校制定的《东城小学“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工作方案》,让全校教师都明确一起努力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
(一)制定工作目标
1. 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家校沟通,做到一个也不少。
2. 让学生能合理安排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在疫情期间保持身心健康。
3. 为学生定制学习清单,利用新技术实现“精准育人促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二)诊疗存在问题
要实现以上几个目标,我们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确保每个家庭都能正常开展线上学习?如何为学生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实现精准教学,促学生个性发展?
二、技术保障,夯实基础
要确保每个家庭都能正常开展线上学习这个目标,首先要考虑的是每个家庭是否都有上网学习的条件。于是信息科组按照上级要求,利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对个别有困难的家庭,“关爱小组”的教师会联系学生,了解具体的情况,与家长商量如何解决。要实现精准教学,实现个性化發展,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必须掌握相关的技术,这是实现“停课不停学”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因此学校信息技术科组利用企业微信,先教会班主任建立班级微信群,然后培训全体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建立分层教学群、上线上直播课、制作微课。利用微课培训家长如何指引学生使用畅言晓学APP进行在线口语测试、如何上传作业和查阅作业的批改情况。
线上直播课、微课推送、作业在线批改都是基于学生按照课程表同步“广州市直播课堂”学习后再进行的,是各学科教师根据年级学生的学习的具体情况,实施“精准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任务导行,资源准备
为了确保线上教学有序开展,除了让学生根据“广州直播课堂”的课程表同步学习外,我们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年级组为单位,编制出我们自己的课程表,然后按照课程表,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学习任务单,按照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有计划地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
(一)编制课程表和学习任务单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分高、中、低年段编制,涵盖全部学科。围绕学校“红色军魂”特色文化,在“研学后教”新课改引领下,按照“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因地制宜、线上与线下结合、统筹与个性兼顾的原则设计课程表。每个年级按照课程表,按照学习任务单设计流程图,各学科备课组长进行集体备课后,定制学习任务单提交给科长审核,然后科长提交给业务组的对应学科主管领导审核后定制年级学习任务单,并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
(二)线上教育资源筛选与推送
以以教材为本和解决知识重难点为原则选择正规渠道的教育教学资源,重视资源使用的安全;本校开发的资源和选用的资源,严格执行“三级审定”。
选定资源后由年级统一学习计划和内容,以班为单位统筹作业布置(控制好作业量)。
四、精准教学,个性发展
要达成精准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难度是最大的。最理想化的是有现成的平台,里面已有跟教材同步的丰富的课时资源,然后教师可以按积木搭建的形式,按照为学生设定的“研学线路图”提供对应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学生学习完后有对应的在线测试题,系统自动批改后可以生成个性化的“提升处方”,提供给每个学生,还能向教师提供整个班级的数据分析图。学生可以根据“提升处方”自行提升,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学习数据分析图制定后教策略。因此除了用企业班群发布年级课程表、制定各年级学习任务单,利用“广州直播课堂”同步学习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措施去保障全体学生最基础的线上学习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力求把教学工作做得更精细。
(一)研学指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居家自主学习需要学生保持高度的自觉性。为了家长和学生能清晰具体了解如何进行新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和班群中发布了《东城小学居家线上研学指引》。这样家长和学生都清晰居家自主研学的流程:自主观课——做好笔记——完成作业——按时上交。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当天观课后,可通过私聊或者在班级群中留言的方式跟任课教师提问,教师会在线答疑。要求学生按课程表合理安排好学习和锻炼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父母都能安心上班,晚上积极向父母汇报自己一天的学习成果。
(二)利用新技术,提升线上指导效果
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指导,更是要求做好过程性辅导资料的保存。撰写学困生辅导典型案例。每个班学科教师要协商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学困生的指导采用如下措施进行个性化指导:第一是按照“个性化学习方案”利用“畅言晓学”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指导;第二是利用企业微信对学困生进行分层在线视频面对面指导;第三是录制微课进行在线讲解和答疑;第四是多跟学困生线上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扫除学习障碍,提升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第五是多为学困生设计小目标,并设立“进步之星”奖励机制。
(三)因材施教,努力实现个性化学习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企业微信班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同一水平层次的学生分组建群。对于学困生,我们继续按照配合学校关爱小组采取一系列关爱行动。各班正副班主任继续进行线上家访,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观看“广州电视课堂”的学习情况,做好情况记录,同时对学困生、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做到不定时的跟进。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提交和检查工作,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克服困难,进行有效的在线学习。例如,英语学科根据学困生的学习需要组织在线直播答疑会,5分钟知识讲解,5分钟错题讲解,10分钟在线强化训练。效果良好,学生提交作业达到100%,不用催交。此外,根据学生参加番禺区组织的视听阅读比赛,还组建“英语精英群”,通过录制的微课进行在线指导。
(四)优化措施,激发动力
1. 设计奖励机制。利用家长给学生的星级评价数据进行表彰鼓励。并利用智豆排行榜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提交的成果,定期评比“阅读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等。有的学科教师还综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对排在前三名的学生进行幸运红包奖励。
2. 随机抽号。随机抽学号给学生留言或视频。这样除了特别关注学困生外,还让每位家长都感受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爱之情。
3. 设计“学堂自助餐”。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了“学堂自助餐”任务,让学生立足实际补充练习,保证线上学习的自由度和愉悦感。
4. 后教跟上。教师通过畅言晓学APP,及时布置和批改学生作业。通过微信、QQ等平台,针对“广州电视课堂”上的重难点,教师会利用截图、微课、录播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向家长反馈学生居家的学习状态,对于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分时段给予一对一的补充性指导。
五、反思建构,励志前行
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目前有限的技术支持下,每天的线上教育教学使教师更辛苦。但对照我们预设的目标,在上级部门的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达成度是95%。而且我们的团队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地和学生一起成长,提升了教师三大能力。
(一)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上的措施,并对措施的实施进行效果分析,如发现仍有问题,我们就会及时制定后续的改进措施,直到把问题解决到最理想的状态。
1. 发现存在问题
(1)教师反馈,线上批阅量大,有压力
线上作业批阅,用时长,教师身兼数职,兼顾压力大。就如,英语教师所教的班级比较多,是语数英中比较复杂的一科,其中有教师甚至承担4个班的教学任务,所以在点评或者對学生作品反馈方面是相当有难度的。英语教师基本全天候坐在电脑旁批改学生作业,有时可能还不够时间反馈学生作品,而且学生拍照上存的作品五花八门,上存照片有时模糊不清,这给教师的工作造成比较大的难度。当然,英语教师也在尽量克服这些困难。
(2)家长反馈,要上班,监管力度不够
家长监督的任务也挺重,需要提高家校合作解决实际困难。有些家庭因家长上班没有在旁监督,或者是老人在家不懂电子设备的操作,致使个别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从反馈的作业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总是迟交甚至不交,作业质量也比其他学生差。下一阶段,我们要着重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让这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线上的学习。
2. 提出优化建议
(1)继续优化“研学任务单”研学指引,提高实效性
以广州市电视教学平台为托底,按照各年级课时安排,当天遵循课时制定学习任务;另外时间根据年级情况布置相应巩固练习或预习任务;如当天没有课的主科,则是布置一定的课后练习和每课的重难点说明,让学生清晰自己的学习重难点。
(2)加强家校沟通,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继续搭建家校互动桥梁,根据家长提出的建议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教学计划和实施策略。多做过程性评价,例如多给予鼓励性的话语,给学生适当的奖励。分阶段进行在线评比,给获奖的学生发送幸运红包。
(3)督促“畅言平台”完成技术升级
因为“畅言平台”的作业批改环节存在一些比较滞后的技术升级,造成教师批改作业的不畅,所以向平台方提出整改升级建议。
(二)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以前虽然也会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但因为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所以实验教师只有要研究课题才会去应用平台进行混合式学习研究。学校所有的教师都熟练地掌握了微课制作、企业微信线上直播、应用畅言晓学APP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就算返校复学后,有的教师还申请要使用畅言小学APP布置朗读和口语测试作业,因为人工智能的自动评测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疫情期间,这个学期的散学礼和家长会改在线上进行,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的教师很快就学会了用录屏软件制作家长会专题发言微课,并用企业微信转成现场直播的链接给家长和学生在线观看。
(三)提升了教师线上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1. 聆听名师课堂,提升专业素养
为保障学生居家学习的学习效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观课,“广州电视课堂”推出的每一堂课,都是各区名师精心设计并执教的,我校要求对应学科教师每节课都提前坐在电视机前,认认真真地聆听。学习名师们精彩的导入,巧妙的突破重难点,准确严谨的教学语言,精致的课件运用,然后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优秀榜样的引领下,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专业的素养。
2. 发挥团队力量,提升设计与实施能力
各学科设立了年级备课组长,建立年级学科备课群。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围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优化提升微课设计脚本和学习任务单,把握方向。技术好的教师负责制作微课和提供学习资源包。
总之,疫情下,在困境中受“红色军魂”文化熏陶下的东城人都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学习新技术,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引,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维,扩展了个性化学习服务的范围,实现了技术、资源和学习过程的最优化。虽然精准教学,促学生个性化目标达成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但我们已找对了努力的方向,携手共进,相信能为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个性发展之路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珠婷.E-learning情境学习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4(12).
[2]马颖峰,陶力源.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个性化学习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