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艺术在线上教育的传播与探讨

2017-05-04 00:58邓铨贺锋林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线上教育网络课程文化传播

邓铨+贺锋林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网络因其具有的消费性、可接近性、交互性,开始为艺术传播贡献一份媒介的力量。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只有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才使“人人成为艺术家”成为可能,深究其缘由,我们发现网络能创造出储存量最大的信息库、最快捷的检索工具、最精准的信息传播,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又可以在合法情况下自由谈论艺术,艺术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艺术家还会将作品放到网络上供更多的人来提建议,所以网络又是广大艺术创造者将艺术传播到各个领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网络课程;线上教育;广府艺术;信息技术;文化传播

0 前言

网络时代,中国传统艺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善于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将传统文化数字化进行传播,才能真正在信息时代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广府文化艺术是一种迁移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是一种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融合文化,敢为人先、多元兼容、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涵使得广府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都已认识到文化要想生存还得依靠传播,借助传播让传统文化得以积淀,留下印记,“六经”之一的“乐经”就是因为没有恰当的传播方式才失传,我们只能空留遗憾,无法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天籁”和看到“霓裳羽衣舞”的曼妙,既然时代给予我们传播的便利,视频、音频、网络等等新的艺术传播方式,不仅给艺术传播带来了新局面,也给人类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艺术世界。

1 线上教育的内涵

线上教育包括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是指用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实现教学的形式;在线教育是网络教育发展后衍生的新型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是终身学习的有效平台。

线上教育是利用网络平台为载体的一种开放式学习和教育方式,所有人都离不开教育:启蒙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出国深造等等,线上教育将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到五湖四海,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如果长期学习可以收获很可观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投入的性价比,线上教育同样满足教育部要求的“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是网络时代教育方式的质的飞跃。

2 广府艺术的传统传播方式

2.1 口耳相传

广府文化起源之初,是在文字发明之前的,那时人们在繁衍生息中所需记录的重要事件和重要的宗教信仰,是需要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相传为了传承文化,有将人眼弄瞎来心无旁骛的记忆文化,那时的盲者就成了专门记事的士官,还可以将与政治相关的重大事件说唱出来,这也是仍然存在的广府诗词的说唱起源。

2.2 文字记录

据史实资料显示,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于封建迷信,统治者会将自己的政治决断进行占卜,结果记录在甲骨上,用于保存和查证,这是最简单的文字记录。对于广府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以及一些早期的绘画技法可以从早期的文字记录中找到影子。文字记录告别了结绳记事的蛮荒时代,为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追根溯源提供了有力的史实材料。

2.3 师徒传承

广府文化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者进行农业生产时,非农工作者将自己的技能通过私相授受的方式传承下去,换取生存的空间;还有一些不从事手工生产的人将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进行传播,广收学子形成最早意义上的学堂。这种师徒相承的传播方式加速了广府艺术的传播,尤其是建筑、雕刻、广绣、广彩等岭南物质文化,以及绘画、戏剧、书法等非物质文化,依靠师徒传授使得技艺得以保存,绵延不断。

2.4 印刷復制

虽然广府艺术有了文字做载体,有了师徒传承做助力,但纸张以及印刷术的运用是广府艺术传播出现根本性变革的标志。对于精神层面上的艺术传承,如音乐和绘画,只有通过记录才能使受众醍醐灌顶,造纸术和印刷术使得精神文化产品有了物质载体,广府艺术流传下来的大量精神产品巨作都是印刷复制的功劳。

广府艺术在传统的发扬过程中历经磨砺,不论是哪一种传播方式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次技术的更新带来的不仅是传播方式的便利,更是文明和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快。

3 网络艺术传播的特点

3.1 可接近

艺术品都是艺术家手下独一无二的“生命体”,由于地域的限制,艺术品在被创作出来后就只能就近欣赏和传播,但是在人们用影像资料复制下艺术品后,艺术就不再高不可攀,网络将影像资料数字化传向千家万户,虽然不是面对面的欣赏和研究,但通过网络间接地的看到,也是弥补了无法亲近艺术的遗憾,也方便了后人对重要艺术资料的考证,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艺术传播的界限,缩小或是消灭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文化不再是艺术家的事了。

3.2 被消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前对艺术的接受,观众由原先聚精会神、面对面地欣赏艺术品到现在的心神涣散的消遣接受艺术,由主动悦纳到被动熏陶。 媒介理论学家史特姆指出,人们在电视上欣赏艺术时是从一幅图片跳到另一幅图片被动接受的,观众只是等待着下一刻的刺激,整个人的状态不似在画廊看画的那种激昂,精神上反而出现倦怠的情况,看电视的人成为节目编排的受害者,这也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看电视1小时,大脑休眠6小时的科学结论。由于电子网络传播艺术固有的特性,受众在接受网络艺术传播时得接受这种被消遣的后果,这是我们无法抹去的事实,也是网络展现艺术、传播艺术必须付出的代价。

3.3 可交互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为艺术在网络中的传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互联网就是实时交互的传播平台,它改变了大众在艺术传播中艺术的接受途径,也改变了大众作为艺术接受者到现在的艺术传播者的身份。艺术传播由原先的单向发表→传播→接受,到现在的实时互动反馈发表→传播→可逆向的接受。网络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打破了“艺术家创作什么接受什么”的艺术传播定律,为艺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搭起了互动的桥梁,模糊了艺术主体和客体的界限,使艺术传播更有活力。

4 广府文化线上教育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育对于广府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对于网络教育来说,其中潜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第一,部分广府文化线上教育试点院校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没有真正通过网络将广府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传播出去,导致网络教育的学历文凭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低。

第二,在线课程的重复建设率偏高,网络使用者对广府文化数字资料的使用后,没有恰当地编辑就重发回数据库,导致相关课程无法转化和认可,造成了相关广府文化课程资源的浪费。

第三,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网上招收学生,如乱发广告、乱降低收费、乱承诺,不再追求教育质量、信誉、和生源质量,导致广府文化网络教育招生出现混乱。

第四,线上教育课程学习的最终考核需要到学校或相关机构进行,违背了线上教育最初打破地域限制的设定。

第五,线上教育教学互动不似现实中课堂互动,无法将疑问实时进行讨论,学习思路上是单纯地接受(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式,限制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升。

我国目前的线上教育是一种简单地将线下的教学内容放到网络上,教授者只负责将内容讲解,没有考虑到受众的差异性,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至于教学效果就得看受众的接受能力了,所以,这种线上教育会造成创新型人才的缺失,不符合当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5 广府艺术的线上教育

5.1 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存储

广府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对于各类典籍文献的保存和继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古人借助私人藏书楼对文献加以保管,现代有图书馆代为收集、管理、查阅。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珍贵的文献都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计算机中实现网络化,读者通过情报检索系统实现在海量数据库中的文献查询,精准、快捷。信息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广府艺术中典籍文献的教与学不再限于当下的岭南地区。

5.2 音乐戏曲的影视化传播

科学技术的进步总能为精神文化的产品提供传播和保存的物质支持,广府艺术中的物质文化如建筑、绘画、饮食等产品是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必须借以影像资料得以传承。对于戏剧、音乐、工艺等非物质文化更需要物质载体,如数字化的光盘、硬盘、数据条,人们从数据库中观赏到这些影像资料,弥补了声乐和戏剧的不可再现的遗憾,也是老一辈艺术家文化精髓有效传承的保证。

5.3 网络的互动式传播

互联网使文化传播进入了双向时代,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受众双向交流学习,双方在下一个文化传播活动中又可有双重身份,继续成为下一个传播者和受众。通过在数据库中的检索,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获得需要的广府文化资料,研究学习后融入自己的经验、见解生成新的文化资料,编辑后发回到网络,互联网实现了广府文化的研究性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有利于广府文化的创新发展。

5.4 电视媒体的传播

电视媒体包括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数字电视,为广府文化的传播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电视媒体对广府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影视作品和直播报道的形式,例如根据重大历史事件改编的历史剧、文化主题的纪录片、重要文化活动的现场直播,电视媒体对于广府文化的教学不再是从书籍中获得那般枯燥,人们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内涵和思想变化,是广府文化普及的有效手段。

6 結语

现代远程教育对广府文化艺术的传播无疑是历史性的创举和进步,这种技术性的物质保证,为广府传统艺术的教育和推广在新时代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前教育体系中“技术为先,文化滞后”现象的影响,广府文化在线上教育的道路会是曲折中前进,我们希望现在线上教育能缩短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时间,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利用好网络的优势,促进广府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成就传统文化网络化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谭天,曾丽芸,黄妙杰.文化传播:以电视为媒,至电视之外——以广府庙会直播报道为例[J].南方电视学刊,2015(2):77-78.

[2] 黄加敏.区域文化性格对地方高职院校学生交往活动影响的假设性分析——以广府文化性格和潮汕文化性格为例[J].华人时刊旬刊,2015(18):71.

[3] 邱丽颜.网络课程中“问”的设计与运用——以广府新探为例[J].教育导刊,2014(7):68-70.

[4] 蒋霞.立德树人视域下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构建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30):92-93.

[5] 钟志荣.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构建地方文化传播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58-60.

猜你喜欢
线上教育网络课程文化传播
我国线上教育行业发展路径分析
翻转课堂在水利工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