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印章与原子印章的印文特征及其种类鉴别要点

2020-04-18 05:26黄娟娟陈中兵陈浩宇
广东公安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印面印文光敏

黄娟娟 陈中兵 陈浩宇

(1.湖南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湖南 长沙410138;2.广东省公安厅国保局,广东 广州510050;3.郴州市公安局,湖南 郴州423000)

引言

光敏印章与原子印章同属于储墨式印章和渗透型印章,但是两者制作工艺、材质等都有较大区别,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质对其印文特征有着较大的影响。

由于原子印章、光敏印章都属新型渗透型印章,印文形成原理相似,盖印时印油分布较其他印章均匀,印文表现十分近似,实务中常出现误判。根据2019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国家标准《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GB/T 37231-2018)“5印章印文鉴定的检验步骤和方法”之规定:根据检材和样本印文的墨迹分布特点、图文质量及清晰程度,分析检材和样本印章可能的类型。这是检材和样本印文特征分析的第一步,正确区分不同类型印章对鉴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其他类型印章与储墨式印章在材质、印文形成原理、印章结构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印文特征差异较大,故本研究仅对新型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这两类渗透型印章进行实验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器材

德国徕卡125C数码三维立体显微镜,倍率:64~252倍;碧云天70g多功能打印用A4纸;Epson V39扫描仪;计算机;原子印章10枚;光敏印章10枚。

1.2 样本制作

分别采用轻、中、重三种力度用实验章在纸上以单次和连续多次盖印的方式盖印若干份,形成实验样本。

1.3 检验方法

对样本原件采用立体显微镜检验法,观察细节特征;然后,用1200dpi分辨率平版扫描,将样本转成数字图片,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比对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边框特征

2.1.1 外边框数量及间距

实验发现,原子印章印文有时会出现多出一层外边框的现象,且内外边框之间有一定间距,又有印面;而光敏印章印文有时会出现多出一至两层外边框的现象,且按从内至外的顺序,多出的内层边框与印文自身边框的位置较近,外层边框与内层边框之间有一定间距。无论哪种,多出的边框没有印文自身边框清晰、完整,出现有一定随机性,但在连续盖印时,又有一定的稳定性。

外边框的形成原因:原子印章的章面与储墨垫为一个整体,装在壳体中,不需要垫卡圈固定,且整个章面均为可渗透性材质,可采用通过章体的注油孔进行加注印油或直接将印油滴加到章面的两种方式加注印油。采用后一种方式加注印油或错误地蘸取印台油,就容易污染印章外壳,盖印时,留下印章外壳的边框特征,表现为双层边框,且内外边框之间有一定间距(见图1)。光敏印章,因其章面是微孔结构,只能通过章体的注油孔进行加注印油,加墨时一般不会污染到外边框。但光敏印章需用垫卡圈将章面固定,再装在外壳中。印面为平面,当光敏垫印油量较多且盖印力较大,印油透过光敏垫卡圈缝隙时或连续盖印外壳边框沾染印油时,印文会反映出印章外壳边框的边缘特征,由于垫卡圈紧贴印面,因此,内侧外边框的位置很近;或盖印时,印章发生移动,边框及垫卡圈被印油污染,会留下其印迹,形成一至两层外边框形态,该特征是光敏印章所特有的且较为直观的特征,可用来区分光敏印章与其他种类印章(见图2)。

由于印章结构和制作工艺,导致光敏印章与原子印章印文的外边框数量及间距有所不同,因此,该特征属于本质性的差异特征,可以用于判断印章类型。

图1 原子印章印文

图2 光敏印章印文

2.1.2 外壳边框与印面相对位置

原子印章一般是人工将激光雕刻好的印面修正规则后与章体组装,因此,原子印章的印面常常不在外壳的正中心,印面边框与外边框的相对位置不一致(见图1)。

光敏印章章面大小由厂家直接制作,误差较小,且印章垫卡圈与印面大小相配对。理论上来说,印面与外边框的相对位置距离应当是基本一致的。虽然实验中发现,印面与外边框依然存在位置上的不均,但与原子印章相比,相对位置的偏差要小很多(见图2)。

2.1.3 边框形态特征

原子印章印文的边框内部边缘呈现锯齿状,且锯齿状痕迹与边缘有一定斜夹角,边框外边缘有时出现直线性缺损(见图3);光敏印章印文边框较原子印章印文更平滑,放大观察可见点状或梳齿状突出,这些突出大部分是垂直于边框的,边框内外边缘表现相似(见图4),不会出现边框直线性缺损。

图3 原子印章外边框直线性缺损及内边框锯齿特征

图4 光敏印章梳齿、点状特征

这是由于现在原子印章章面常采用激光雕刻方式制作,激光雕刻机使无图文部位形成凹面,使有图文部位形成凸面。从空白部位到印文部位激光是逐步减弱而不是突然消失的,这就会造成边框内部边缘呈现锯齿状,且由于边框外形的影响,圆形边框几乎所有内部边缘都会出现锯齿[1]。通过锯齿边缘的形成原理可知,激光雕刻线与印文线条呈45度时,激光束与激光束之间距离最大,锯齿状最为明显。同时,由于人工修剪,边框外边缘可能出现直线性缺损,或由于制作或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出现边框的缺损。

光敏印章印面为平面带微孔的结构,线条质量只与硫酸纸上打印图文的精度相关,与曝光机器的联系较小,一般精度可达1200dpi[2];章面一般是由厂家直接制作,曝光后再用垫卡圈固定,外边框规则,不易出现直线性缺损或明显磨损。边框形态只与硫酸纸上的图文有关。出现的点状或梳状突出是由于印油量较大,受挤压,从笔画边缘挤出。光敏印章章面为平面,因此,一般是垂直挤压,导致这些突出是垂直于线条的,且随力度和油墨量,其形态和数量有变化。

2.2 印文字号及线条清晰度

原子印章采用激光雕刻,激光雕刻时机械臂带动激光器水平逐行运行,由此形成规则的条沟状底纹。理论上可以雕刻与激光光斑直径相同的的印文,文字最小可达7号字[3]。但由于激光从非图文区域到图文区域时是逐渐减弱,而不是突然消失的,其温度会使章面气化,无法达到理论值,实际中无法雕刻出7号字,一般小于9号字便开始出现断线、缺损等特征。一般线条较细或图文复杂的图案不会采用激光雕刻的原子印章,线条的边缘清晰度不够高,边缘较饱满、圆滑。

光敏印章章面材质为超微孔光敏材料,平均孔径小于30µm,其精度非常高[4],实际中可以达到1200dpi,可以制作出7号字,线条清晰度高、边缘棱角清晰。因此,线条细、清晰度高、图案较复杂的印文一般是由光敏印章盖印形成。

2.3 疵点、疵线特征

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盖印时,均可能在空白部位出现多余的疵点或疵线特征,但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原子印章印文由于激光雕刻时,空白凹陷部位未清除干净,使得空白部位有残留的线或点,盖印时留下疵点或疵线痕迹,常出现疵线,其位置、形态较稳定(见图5);光敏印章印文出现疵点的原因是由于章面为平面,盖印或注墨时,较凸出的空白部位易受污染,使得印文空白部位出现随机位置的疵点,或位置较稳定但形态各异、呈块状的污染(见图6),一般不会出现规则的疵线,这是区分光敏印章与原子印章的关键特征。

图5 原子印章印文疵线特征

图6 光敏印章印文疵点特征

2.4 盖印压力的影响

实验发现,原子印章在较大压力盖印时凸面形变较大,且形变大小与盖印压力成正比,反映为肉眼可见的印文线条变粗(见图7),且线条边缘原本反映的激光雕刻锯齿状特征的边缘会变得圆滑,棱角不够清晰(见图8);光敏印章印文受盖印压力影响非常小,盖印压力变化与印文线条的粗细不成正比,但较大压力盖印时,印文笔画边缘由于力的作用将印油从印文笔画边缘挤出,放大观察可见梳状、点状突出,这些突出与笔画边缘垂直(见图4),检验时需与原子印章印文笔画边缘锯齿状突出相区别。

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虽然都是通过挤压将存储在章面内部的印油转移到纸面等客体上,但两者由于印面材质以及章面立体结构不同,导致受盖印压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原子印章印面为凹凸面,线条易受挤压导致形变;而光敏印章印面为平面,因此,线条粗细不易受且盖印压力影响。这些差异是由于印章类型不同而造成的,属于本质性差异。

图7 同一原子印章在不同压力下的印文重叠比对图(蓝色压力轻、红色压力重)

图8 同一原子印章在不同压力下的印文锯齿状特征变化(左轻、右重)

3 结论

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分析印文上表现出来的盖印压力对印文线条的影响程度,边框的数量、相对位置、形态,印文字号及线条清晰度,疵点、疵线的种类及形态等特征,可以较准确将原子印章印文与光敏印章印文区分开。检验时,要注意细节特征的变化规律,尤其要仔细辨别和区分稳定的、本质的特征,才能防止误判。研究结果对实践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研究中发现两者均会出现微孔特征,虽然在印章种类区分中难以利用,但实验发现微孔特征在同一认定中有较大价值,今后可以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印面印文光敏
光固化3D打印中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热烫印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件中的设计要求
鸣律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
α桉醇光敏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印章印文检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