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强
【摘要】渴望被他人赏识与得到他人关注是每位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学生只有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赏识和关注,才能获得自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农村中学;问题学生;转化教育;赏识关爱
爱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因为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一种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也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不能以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教师只能用无私的爱善待学生,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也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敬重。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诸多小毛病的学生更不能歧视待之,我们应用爱的话语鼓励他们,用爱的行动感染他们。所以,教师就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们、感化他们,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听从、相信老师的言行。
赏识教育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催化剂,更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激发学生好学上进,勇于探索,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其实绝大多数学生智商都差不了多少,再差的学生也都有他好的一面,只要我们细心去发掘就能找到一把打开他们心扉的金钥匙。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惑”,不仅是学业上的“惑”,更是心灵中的“惑”,只要帮他们解开了“惑”,他们的学习就有了动力,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下面笔者以學生小基的情况为例谈谈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问题及行为表现
1.缺乏学习主动性。作业能完成,但不刻苦,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他人相处做事,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逆反心理较强。
4.生活自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和情性心理较强,爱耍小聪明。
二、基本情况
小基是一位好动、散漫,脾气比较倔强的学生,他的父母常年在外跑出租车,没时间顾及到他的生活与学习,从4岁起就在他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笔者通过对他的观察交谈发现:从课堂的发言,到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他似乎显得没有一点热情,平时也不喜欢看书,上课的时候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看着窗外发呆,但下课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得“活蹦乱跳”,并且还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经过家访了解,发现小基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他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所造成的,而他的父母只顾在外跑出租,家中之事迁就于他,对他缺少严格的监督与管教,所以造成了他既固执又任性的个陛。
三、分析
1.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小基的具体表现为对学习产生厌恶和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学习效率直线下降,甚至退学。而在这个案例中,小基即使知道自己这样的学习结果会影响到未来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仍然表现出对学习的反感:逃课或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都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也是直接导致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他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判断出他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情绪的影响下,他已开始无心向学,脱离同学群体,最终将导致辍学的严重后果。
2.小基刚到笔者班时是一个入学年龄偏大,学习成绩不好,缺乏刻苦的学习精神的人,且遇到问题总不肯问别人,喜欢不懂装懂,从而导致班里的其他同学总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促使他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这也是致使他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经过一学期的辅导,他的成绩虽有一些提高,但还是不稳定,仍然存在认识不清、情绪不稳定的现象,但笔者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四、转化教育的策略
1.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希望家长能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引导他们走出爱的误区。笔者在与家长进行交谈时,经常提醒他们,当自己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他如何正确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替他完成。让家长意识到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告诉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要对他进行适当合理的批评、教育和引导,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使家长明白凡事不是只有钱才能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也不是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其实,这种爱是在害孩子,极易让孩子产生“只要开口,父母就会满足我”的错误思想,从而也就滋生了他们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其实,小学初中阶段是孩子最需要得到家长的关心、呵护的时期,特别是对他的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当孩子取得了进步,家长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美。这样便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关心。
2.树立学生自信心,寻求同伴交往的乐趣。笔者利用班会课的时机,用爱心和耐心去感染帮助他,并且对他存在的缺点也要包容他,帮助他克服。对于这类同学所取得的任何进步,我们都不能吝啬对他的赞美。作为班主任应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尽力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的与他们交流,用语重心长的话语启发他们,还要适时地引导他们。要求班干部们要理解接纳、关心爱护他们,积极争做他的知心朋友,让他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与大家交往,并把他们的座位调到那些性格较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他们“近朱者赤”从而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点滴的进步,树立他们的自信,改变他们在同学之间的尴尬处境。经常在课间对他们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尽快让他们融入到同学群体去。
3.找到他的闪光点。小基身上就有这么一处闪光点——图画画得好,像平日里班里的黑板报他都会主动地去设计并画好图案,甚至学校的黑板报他都会主动请缨。刚开始笔者也没发现,看到过几次,后来留心了一下,这些事几乎都是他在做着,后来笔者就把他这个闪光点多曝光,并在全班面前表扬鼓励他,给他信心,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当然适时地跟他聊聊天,把他的自信迁引到学习上。
五、反思
赏识教育并不是对学生说几句好听的话,它的功能是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所以,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求老师要多了解学生,及时把握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发现他们点滴进步,并及时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
赏识教育的方式存在有多种多样,可以是对学生投以欣赏、赞许的目光,也可以是对学生说一些鼓励性,赞扬性的语言,甚至可以用友善的动作来表达。由于个体差异性的不同,表现差的学生有时也会做得比其他人好。这些表现看起来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为师者必须要努力把握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
对学生的赏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可以通过一些动作行为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这种爱。比如,在某些环境下,师生之间也许不方便用语言来交流,或者用语言达不到要表达的效果。此时,或许你的一个善意的动作或一个赞许的眼光,一个温和表情或一个微笑就能达到师者想要的效果。再如,在学生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老师这时只要用一些善意的安抚动作就可能胜过语言上的安慰,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地从困境走出来。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师者的一个赞许眼神,一句温馨的评价,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个善意的动作,就能在学生心中或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植入不可估量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毫不吝啬地把这种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因为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渴望着被他人的关注,被他人理解,被他人认可,这种爱叫赏识。
参考文献:
[1]孙永刚.语文课改进行时[M].陕西人民出版社.
[2]周慧琴。浅谈赏识教育U].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
[3]丘文彬.班主任的赏识策略[ED/OL].中国论文网.
[4]李玲浅谈技校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J].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