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的缺失

2020-04-17 09:02王占军
文学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典西游记

内容摘要:《西游记》作为中国经典名著,是新时期以来电影改编最大的IP之一。但盘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关于《西游记》电影改编的作品众多,虽不乏成绩,缺失之处也甚为明显,其缺失突出表现在文化情怀的消解、主体人格的模糊以及精神向度的缺席。本文在梳理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状况的基础上,试分析其缺失,并借以对我们如何面对经典改编的问题论及一二,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西游记》 文化情怀 主体人格 精神向度 经典

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四大名著一直是电影改编的重要资源和素材。《西游记》神魔小说的玄幻特征,戏谑丰富的语言风格,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使其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对象。据统计,《西游记》已成为四大名著中被翻拍成电影次数最多的作品。从 1926年天一影片公司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上映算起,到2016年国内已经上映的《西游记》题材电影已达百部之多。①其中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初创阶段,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更是掀起了《西游记》电影改编的两次热潮,涌现出《盘丝洞》《红孩儿》等数十部电影作品。动画片序列中,由万籁鸣、唐澄联合执导,于1964年拍摄完成的《大闹天宫》更是成为我国动画影片中的一代经典。

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的热潮主要集中在90年代之后。在改革开放已降四十年的数十部影片中,90年代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1995年),以及近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2013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4年上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上映)、《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6年上映)、《西游·伏妖篇》(2017年上映)、《悟空传》(2017年上映)、《西游记女儿国》(2018年上映)等电影,或因成为后现代电影经典、或因票房大卖而广为人知,已是电影市场乃至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影响较大。电影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毋庸置疑,新时期以来“西游”电影改编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憾和不足。本文尝试论析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的缺失,并以此阐明我们面对传统文学经典不应丧失的价值立场和理论尺度。

一.文化情怀的消解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声名远播,相关研究著述繁夥。自明谢肇淛《五杂俎》、陈元之《西游记序》、袁于令《李卓吾评本西游记题词》起,清李渔《古本三国志序》、何晴川《白圭志·序》、叶昼《李卓吾批评西游记》等,以及汪象旭、黄周星、陈士斌、刘一明、张含章、含晶子等人的评点多有评及。至“五四”之后胡适、鲁迅、郑振铎、孙楷第、刘修业等清理明清旧说,以新的价值观念和批评标准开展《西游记》研究,筚路蓝缕,功莫大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游记》研究繁荣多样,尤其西方文学理论东渐之风影响下,对《西游记》的研究日趋多元化,成果丰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明清时期的评点,抑或现代学术意识的烛照,甚或当代多元化的《西游记》研究,《西游记》文本一直有两大特点为世人所公认,一是作品的哲理性和宗教性,其二是作品的游戏性。在《西游记》文本中,其哲理性和宗教性體现在其源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玄奘西行的传奇经历、一行五人度尽苦厄终成正果的故事主体以及文本中大量儒家、佛教及道教术语。其游戏性则体现在对政治、宗教的戏谑态度,幽默浅白的语言风格等方面。自《西游记》小说传世以来,在明清评家的眼中,其哲理性和宗教性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尽管在五四之后鲁迅、胡适等学者的研究中,游戏性得到更多强调,但也并未全然否认其可能具有的文化内涵。如海外学者夏志清所言:“传统的评论家因为更习惯偏重于小说中的神秘教义,从而一致性强调它的寓言特征。从胡适开始,现代批评家都反其道而行之,否定小说的寓言意义,强调其深厚的喜剧性和讽刺性。”②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胡适等学者强调其游戏性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彼时明清两朝评点家多从“哲理说”、“谈禅说”、“证道说”等解读《西游记》,部分评点不无牵强附会之处,因此五四之际学者提倡回归文本、强调“游戏说”有一定矫枉过正的因素。事实上,从明代谢肇淛、袁于令“收放心”“借魔言佛”等诸说开始,哲理说是《西游记》最为明确的主旨之一。晚明时期儒释道呈三教合流之势,王阳明心学盛行,晚明小说大多以“劝善”为旨归,“中国人浸淫于儒家经典既久,自然养成了题目深求寓意的习惯。”③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说明文化情怀是当时小说作者不可忽略的创作目的之一。

新时期《西游记》的电影改编,多从胡适等民国学者的解读中汲取养分,从宏观上几乎放弃了文化情怀的关注。90年代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两部电影,具有鲜明的后现代风格,以碎片化、无厘头消解和调侃主流价值,尽管成为一代人深情追忆的爱情经典,但实际已与原著的文化意涵相去甚远。我们不能说后现代是无意义的,在解构的背后自然也有特定的意义存在,但这其实已是另一个文本,《西游记》原著相关的文化意涵甚微,许多人在电影上映之初对其难以接受,大概即源于此。如果说“大话西游”系列电影是对《西游记》的有意消解,重新塑造了“爱而不得”的现代困境,《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传》等电影则是在剥离了原著的文化情怀的情形下,也并未能建立新的现代意义。《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传》几部电影均以魔法和打斗为主,并未在剧本和台词上下足功夫;其中“悟空传”的改编,继承了今何在网络小说《悟空传》中孙悟空“踏破凌霄”的故事框架,却未能营造出今何在“为悟空立传”的文化雄心。这些电影虽然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巨额投入、明星流量、特效炫技,尤其是为打斗而打斗的故事脉络,使它们的票房成绩并没有足够的文化魅力与之匹配,成为昙花一现的流行电影。不难看出,电影创作者并无潜心打造文化经典的创作追求,这应是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众多而缺少值得称道的精品的根本原因。

二.主体人格的模糊

《西游记》深受读者喜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塑造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的自主不羁,猪八戒的世俗有趣,唐僧的坚定执着等人物主体塑造深入人心。但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主体人格模糊、人物形象单薄成为多数改编电影的通病。譬如,在原著中,孙悟空是一个交际高手,不仅凭一身本领和胆气,而且其口齿颇为伶俐,悟性很高,他和唐僧、猪八戒的相互调侃,和诸仙、众妖魔,甚至如来、观音菩萨的多处吵架斗嘴,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他不仅骄傲好斗,而且也颇具佛性,几次在路上以言语点化唐僧,是一个有趣且主体鲜明的人物。相较之下,电影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过于单薄,甚至扭曲,其擅于打斗和作为猴妖的经历被过于夸大。原著中虽有提到孙悟空的种种顽劣和不足,但总体上人物设定是幽默、向善的,而电影中的孙悟空多半像是平庸的武夫,甚至邪恶的精怪。

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动作打斗。影片中的孙悟空,颇似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大侠,只不过打斗的对象变成了妖魔,或者各路顶级大神。《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敌人是牛魔王;《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大boss是白骨夫人;《西游·伏妖篇》里,孙悟空的敌人是九头金雕;《悟空传》中,孙悟空的敌人是无情无义的上圣天尊;电影中的孙悟空语言对白不多,只是为打斗而打斗。《西游·降魔篇》中黄渤饰演的孙悟空,阴险凶残,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却并无丝毫悔过。如果说其扮相丑陋在原著中亦有渊源,但其心性之邪恶却与原著中的孙悟空相去甚远,已成为电影导演为“降魔”而设定的一个魔头。在《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中,孙悟空和至尊宝反复转世、切换,但无论哪个人物,皆执着于爱而不得的苦痛,原著中自由无忌的孙悟空踪迹全无。唐僧的人物形象设定虽有自我牺牲的大爱精神,但啰嗦无度,扮丑搞怪,已经完全脱离了取经人的角色设定。至于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在电影中更是插科打诨,既无原著人物的特点,又无新的创造加持,在影片中完全沦为了“路人甲”。其他如《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中的菩提祖师、《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夫人、《西游·伏妖篇》里的九头金雕,人物设定离奇,不仅与原著迥异,亦未有新的合理塑造,显得颇为突兀。

当然,新时期《西游记》改编电影有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并非全然无当,譬如《大话西游》系列电影重新塑造了一个有爱有欲的孙悟空、一个极度絮叨的唐僧,《西游·降魔篇》中文章饰演的玄奘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但心怀赤城的凡俗和尚,《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齐天大圣”让我们瞥见了“斗战胜佛”的飒爽英姿等。我们不能以长篇小说的篇幅来苛求一部电影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多么丰满,也不能要求电影中人物与原著中必须一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电影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产品无疑已注入了现代人的意识和理解。但综而言之,新时期电影改编的人物塑造,恶搞多于建构,多数改编人物主体人格模糊,缺乏足够的衬托和支撑。

三.精神向度的缺席

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故事来源于玄奘西游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中,大唐高僧陈玄奘行程五万余里,历经一十七年,取回经卷数百部,并且凭借高超修为,一路弘扬佛法,终成历史上有名的高僧大德。他九死一生舍身求法的精神让后人为之钦佩,鲁迅赞其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也称他为“千古一人”。玄奘在《谢高昌王启》中亦说:“虽知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但不能弃此微诚,是以束装取路。”玄奘其人其事,闻之令人感佩。

成书于晚明的《西游记》撷取了“玄奘”西行的故事,杂以众说,演绎成了我们看到的小说《西游记》。小说不同于历史,此“唐僧”也并非彼“玄奘”,但玄奘的故事显然对后世的小说构成了巨大的“影响的焦虑”(哈罗德·布鲁姆语),《西游记》一行五人历经磨难西行的故事,显然也并非打怪除魔的旅行故事集。正如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言:“其实《西游记》之可以做比较文学研究处,重点根本不在情节单元及故事的来源,而在于这种“远游以长生”的天路历程形态,以及像荣格所说,游显示了人类集体潜意识之问题,近来研究《西游记》,如傅孝先、余国藩等,逐渐摆脱胡适等人的浅俗观,改从近乎传统的“五圣”关系、“意义的追寻”等角度去重读,正是一大进步。”④妖魔即心魔,晚明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哲学思潮,使著者在《西游记》中寄托了人性修持终得圆满的哲学理想。这是《西游记》文本的精神意蕴,也是小说数百年来流传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较文学作品,电影是高度商业化也更为世俗化的文化产品。新时期以来的《西游记》改编电影中,概而言之,《大话西游》系列电影、《情癫大圣》《西游记之女儿国》的主旨是爱情,《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悟空传》的主旨是反抗权威,《西游·伏妖篇》《西游记之三大白骨精》的主旨较为模糊,似乎就是“捉妖”;而《萬万没想到:西游篇》《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等电影则几乎是为了恶搞而恶搞,已经和精神价值相去甚远。比较而言,新时期电影《西游记》改编中,《西游·降魔篇》叙述玄奘历经磨难,收伏了鱼怪沙僧、猪怪八戒、猴怪悟空,并渡过情劫,与象征爱欲的段小姐斩断情丝,终成正果,寄托了创作者一定的抱负和寓意,是其中较为值得肯定的。“评论家和批评家认为,改编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原著的忠实度的多少。在这方面,从业人士倾向于改编是否成功地再现了叙事元素的本质特征和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来判断一部电影的优劣。”⑤如前所述,我们不能苛求改编电影如何忠实于原著,爱情等现代要素与恶搞等后现代手段也并非毫无意义,但即使从业界人士的角度,新时期《西游记》电影改编多数作品抽离了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或者说抛却了《西游记》作品的精神向度,这不能不说是经典作品改编难以忽略的缺失。

四.结语

经典,是指具有恒定性价值、长久流传的作品。文化具有继承性,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传统而存在。“‘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某个时期确立哪一种文学‘经典,实际上是提出了思想的秩序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⑥近年来,电影作品对于传统经典IP的开发蔚为大观。《西游记》神魔小说的玄幻特征,及其复杂的哲理、宗教因素,为其阐释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关于其主旨和艺术特点研究著述众多,亦有相当争论。改编是特定的阐释方式,也是一种创作。但面对传统文学经典,电影改编一定意义上是图像与文字的对抗。有学者认为,“改编肯定是有不同之处的,不能从原著中逐字逐句的翻译,电影艺术家们感到在忠于文学的基础上,寻找与书本总体意义等价的东西,这么做是自由的。”⑦美国学者约翰·德斯蒙德和彼得·霍克斯也在其合著的《改编的艺术:从文学到电影》中指出,改编的失败有两种情况:商业的失败或是艺术的失败,也可能合二为一,或艺术上成功,但商业上失败。但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抛开原著忠实度这一单一的评价标准,有些因素却是不言自明的。

首先,经典是传统的一部分,许多传统文学经典已经由文学存在转化为一种文化存在。经典一方面为大众所熟知,另一方面大众对经典具有各自的“期待视野”。经典的改编,可以不必忠实于原著,但必须与原著有一定精神意义上的关联。与观众期待视野落差太大的作品,必然难以为观众所接收。其次,经典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代阐释的累积。解构经历时间的淘洗常常会成为建构的一部分。但解构是有限度的。对原著的合理演绎和超越原著文字的想象会成为原著的延伸,而不合逻辑的编排和没有底线的解读不仅会亵渎经典,甚至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2018年《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被禁播即为此类。最后,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总体上来说,创新有余,继承不足;解构有余,建设不足。能够运用现代创新思维和技术,并结合经典文本的故事和文化意涵创作出的好作品尚不多见。蔡成杰导演的八分钟短片《悟空》(2019)将悟空的精神与现代故事相结合,展现了华为公司不畏磨难砥砺前行的品质,值得点赞。

“电影的发展需要经典的滋养,而经典在现代的传播同样需要电影的帮助,即便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当下,电影与经典的天然关联也没有消失,电影可以通过变革技术、传递思想来拯救处于尴尬地位的经典,经典也可以给电影的发展送去精神的养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影与经典的良性互动。”⑧的确,经典与电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当前,在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强势甚至主流文化的形势下,经典能否更多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同时电影能否在注重票房与画面的同时,像经典那样给观众留下更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如何实现二者之间某种良性的平衡,这是理论工作者和电影人皆需面对的问题。

注 释

①李建英:《<西游记>题材电影简述》,《电影文学》,2016年第24期。

②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③同上,第18页。

④龚鹏程:《中国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⑤[法]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⑥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⑦[法]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⑧李楠、吴思萌《当文学经典遇到电影——从<西游记>电影改编说起》,《电影评介》,2017年第02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编号:SZ2018C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王占军,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

猜你喜欢
经典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