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这导致小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都较低,为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该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挖掘有趣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阅读材料,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现本文就从情景阅读法、思维导图阅读法、精读与速读结合、多媒体设备阅读、课外阅读、读写结合这六个方面入手,就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致,满足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等,提出了自身浅薄的看法,以为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个时间段加强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大大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少等的特点,这导致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研究阅读资料,使得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偏低。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从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规律和特点等入手,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等。
二、 情景阅读法
情景阅读法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场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促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为此,在自主阅读模式下,教师就可采取情景阅读法,巧妙设置各种疑问,从而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习《不懂就要问》一文时,该阅读材料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在课堂上主动向先生请教问题,为了学习知识不怕被先生训斥的故事。很多小学生也都有这样的经历,经常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此时是不懂装懂,还是主动请教老师呢?这样教师就可在小学生自主阅读之前,创设相应的情景,并选出小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问问题的学生等,以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并学习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良好品质。
总之,通过创设情境,可大大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效率,同时还可充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课堂教学效率相对较高。
三、 思维导图阅读法
思维导图运用了图文并重的技巧,将阅读材料中各部分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建立起了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挖掘小学生左右脑的潜能,在他们发散性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样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鼓励小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阅读,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小蝌蚪的妈妈找不到了,他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乌龟,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和记忆能力也都有限,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读了前面的,就把后面的知识忘记了。这样教师就可要求小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并根据课文内容在纸上画出思维导图。即以小蝌蚪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上小蝌蚪的外貌特征,并在导图的分支上分别画上鲤鱼、乌龟和青蛙等,这能帮助小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更加直观的把握文章的脉络。而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文中讲到了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等,这样教师就可要求小学生在思维导图上画出相关的植物,并标注上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从而帮助小学生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自主阅读,能帮助小学生形成记忆链条,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是他们获取阅读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使抽象的阅读文本变得更加形象直观,这能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最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精读与速读结合
对于语言优美、篇幅不长的文章,教师可要求小学生进行精读,以培养他们的语感;而对于篇幅较长,尤其是故事描写类的文章,教师则可要求小学生速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们学习古诗词或者散文时,面对朗朗上口的句子,他们更愿意大声读出来,精读的兴致较高;而对于故事类的文章,小学生迫切想要知道故事的最终结局,阅读的速度自然较快,速读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形式的文本,教给小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学习《场景歌》一文时,课文通过对海边场景、田园场景等的描述,要求小学生掌握量词的用法,并促使他们深入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要求小学生进行精读,读懂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等,并对文章中的描述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挖掘出本文的意境美。而在小学四年级上册学习《盘古开天地》部分知识时,盘古到底是怎么把天和地分开的呢?相信学生对此都非常好奇,这样教师就可要求他们进行速读,看哪位学生能快速提取文章中的故事梗概,并能复述出来,这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精读和速读各有各的优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应的模式,从而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五、 借助多媒体设备阅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在读,学生在听”,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致并不高。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自主阅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只有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读书,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学习《树之歌》一文时,文章中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多种不同樹木的特点,而且教学大纲还要求小学生对本文进行背诵,教学的难度相对较高。这样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图片分别展示这些树木的特征,小学生在观看这些图片时,脑海中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即当他们看到杨树的时候,就会发现杨树是高高大大的,所以文章中写道“杨树高……”。通过多媒体辅助阅读,小学生会自发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效果将更加明显。
总之,多媒体设备中的声音、动画、视频等,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新鲜事物,都能调动起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能满足他们阅读过程中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多媒体设备是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得力助手。
六、 注重课外阅读
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的特点,而且对外界事物充滿了探究的欲望。这样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他们多看一些课外阅读资料,以丰富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学习《狐假虎威》一文时,这是一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故事的趣味性较强,而且情节波动较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被故事所吸引,情绪起伏也较大。这样在他们掌握了本阅读资料之后,教师还可选择类似的童话故事,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以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而在《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学生会了解到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对着其他人泼水是被允许的,而且泼的水越多,代表着祝福越多。读完全文后,学生会有这样的思考:其他民族会不会也有类似的习俗呢?他们的习俗都是怎样的呢?为了满足他们的疑问,教师就可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课外书上获取答案。
总之,通过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促使他们像小蜜蜂一样,采集更多智慧的花蜜,也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涤,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七、 读写结合法
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比较打怵写作,在面对写作题目时,常常不知道如何下手,导致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意。为此,教师可通过自主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即在读写结合法下,实现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同步提升。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学习《呼风唤雨的时代》部分知识时,文章讲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在小学生自主阅读之后,教师就可鼓励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思考科学的进步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有的小学生表示,自己父母小时候并没有手机,而他们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手机,甚至有的同学还拥有了电脑,这就是科技的进步;有的小学生则表示现在出门都可以坐飞机和火车了,速度非常快,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在小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可布置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并学习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路,学生的表达欲望会更加强烈,写出的文章也会别具一格。而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教师还可要求小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改写和扩写,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总之,读写结合法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他们快乐的阅读和写作,最终可实现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都离不开阅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从小学生的兴趣入手,并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阅读材料的趣味性、阅读手段的多样化等入手,包括思维导图阅读法、多媒体设备阅读法等,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促使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惠敏.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20):37-38.
[2]杨颜.自主探究角度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23):57-58.
[3]许兰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06.
[4]宋萍.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9(14):111.
作者简介:刘祥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