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生成及消解:对典型个案的扎根分析

2020-04-17 08:56李凌汉陆晓丽
行政与法 2020年3期
关键词:溢油群体性养殖户

李凌汉 陆晓丽

摘      要: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秉持“污染侵害——群体施压”的逻辑框架,但与之相关的研究进路却忽略了对群体事件参与者内部动员、组织、集结及消解过程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大连“7·l6”海洋溢油事故后引发的渔民群体维权事件进行扎根分析发现,群体行动诱因、权变因素、群体行动共识形成、村庄网络化动员、集体行动生成、内部组织消解的核心范畴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生成及消解有着显著影响,进而建构包含上述核心范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集结及消解路径模型,并阐释了模型中各因素内涵的相互关系。旨在研究结论对地方政府科学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弱组织动员;扎根分析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0)03-0029-11

收稿日期:2019-10-13

作者简介:李凌汉(1977—),男,甘肃天水人,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风险及治理、环境经济与政策;陆晓丽(1995—),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也从观念、意识层面转向实际行动。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更是进入“环境敏感期”,因环境损害(或预期损害)而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在机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笔者利用扎根分析方法,通过实证调研资料建构了环境群体性事件内部参与者行动理论模型,以期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了保护自我生存权益及减少利益损失,环境利益遭受损失(或预期损失)的公众联合维权成为一种有效选择。[1]环境污染事件的社会原因复杂,几乎任何一个环境污染事件都存在受益圈和受损圈,且彼此重叠的格局加剧了环境维权的难度。[2]因此,环境利益受损者以群体诉求方式营造有利的维权舆论空间可谓是一种理性选择。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及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学术界热点问题之一,且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分别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演化过程、治理对策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一)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的探讨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公众基于特定政治制度、社会条件、文化习俗选择的一种维权表达方式。如华智亚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是公众因环境利益而引发的社会事件,是公众非理性集体维权的一种表现方式;[3]郑君君和何鸿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连接关系和社会网络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生成具有重要影响;[4]李凌汉和孙晓娟通过分析连云港市民反对核循环项目建设群体性事件认为,在我国特定政治场域空间下,权力支配者(地方政府)、权力被支配者(公众)和新进入者(企业)利益诉求分歧是造成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关键性因素。[5]

(二)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的研究

汪伟全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一般经历环境利益损失发生、利益受损公众负面情绪形成、事件持续发酵、集体行动并形成冲突几个阶段;[6]墨绍山通过研究群体事件参与者行为发现,其遵循利益损害——正式利益表达机制无效——选择非理性群体维权——事件平息的基本逻辑进路;[7]刘杰和刘德海运用动态博弈方法探讨了环境群体事件演化均衡路径,并分别构建了基于政府和周边公众各自认知状态下,各自均衡路径及讨价还价策略对均衡状态的影响模型。[8]

(三)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的探究

邱鸿峰研究发现,程序正义对公众是否接受环境风险、支持“邻避”以及通过群体性事件来表达环境诉求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因此政府应在产业引入过程中积极回应公众环境诉求;[9]王焱、李晨行借鉴西方邻避运动防治方法提出,通过加强法制、落实环境评价制度、创建公共环境信息交流平台等方法以应对我國环境群体事件;[10]彭小兵、喻嘉通过实证分析江苏启东反对王子造纸厂排污事件认为,环境群体事件参与主体在立场、策略方面存在互动关系,提出通过强化企业责任,重塑社会信任,依法治理环境污染,缓解环境群体冲突事件;[11]覃冰玉从生态政治视角分析了自发性环境群体事件的本土特色及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生态政治的发展要求政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预防和化解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风险。[12]

基于以上文献可发现,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方面,当前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群体事件形成原因”及“政府应对机制”方面,而关于群体事件参与者内部组织动员、内部联络方式、内部行动策略制定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因而在治理对策方面也没有从削弱参与者内部组织化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而环境群体性事件是典型的集体行动,参与者内部资源的整合、共同利益目标的提出、集体行动激励机制的确立等都是形成有组织群体事件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从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聚合、组织化过程及行动策略选择等方面入手,对其展开深入探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选择

笔者选择扎根分析方法,聚焦于典型个案中渔民集结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析得到的核心范畴构建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集结及消解路径模型。

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屡屡发生,为了更好地探究环境群体性事件内部参与者行为,笔者选择2010年发生在大连的“7·l6”溢油事故后引发的渔民群体维权事件展开研究。原因如下:其一,大连的“7·l6”溢油事故社会影响较大,被认为是我国储油管道最严重的溢油事故;其二,该事件经过长时间沉淀,事件脉络清晰;其三,对此案例已经跟踪研究6年,研究资料充分详实,满足扎根分析的基本要求。大连“7·l6”溢油事故发生于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在大连建造的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导致约1500吨原油泄漏流入渤海海域,致使近海约430平方公里海域遭到原油污染。“7·l6”溢油事故发生后,溢油污染使近海养殖渔民(包括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和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产业遭受了严重损失,渔民、养殖户及相关企业随即联合展开大规模维权行动。因溢油引发的集体维权行动迅速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成为社会焦点事件。

(二)研究资料搜集与处理

作为一种有效的质性研究工具,扎根分析对资料要求十分严格。本文资料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对深受大连“7·l6”溢油事故影响的大连市某区某某街道赵村进行实地深度访谈,获得一手文献资料共计16份,访谈提纲如表1所示;其二,利用近年来收集的CSSCI论文、官方网站文件、报刊公开发表文章以及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二手资料作为补充材料共计18份。总计获得研究资料34份,对其中的23份进行扎根分析,11份用来对理论的饱和度进行检验。在扎根分析过程中,为确保资料的完整性,降低了主观因素对资料分析的影响,引入质性研究软件——Nvio10.0来辅助完成资料编码工作,使研究过程中范畴、主范畴、主轴性编码之间关系更加清晰地呈现。

三、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开放性编码

在资料编码过程中,始终保持理论可能性及开放的态度,尽可能使分析资料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溢油事故后渔民集体维权过程。实证调研资料用A-X-X来表示,如A-1-1表示访谈第一份资料第一个语句;搜集的间接资料用B-X-X来表示,如B-3-2表示编码的第三份文献资料第二个语句。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并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处理,形成的开放性编码如表2所示。

(二)主轴性编码

对原始资料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处理之后,需要对范畴再次进行聚类分析,也就是形成主轴性编码。主轴性编码有利于对范畴进行类属整合,这样,可以使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更加凝练清晰,为探讨它们之间内在关联做好准备。通过对范畴间内在关联的详细分析,将范畴进一步抽象归纳,形成主轴性编码如表3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扎根分析方法的最终目的是通過资料分析建构模型。选择性编码也称核心译码,是建构扎根模型的核心要素,是在对主轴性编码所发现的主范畴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根据上文提炼的15个主范畴,将其进一步按照大类属归纳,形成具有统领性功能的核心译码如表4所示。

(四)模型构建

将核心范畴统领的主范畴进一步归纳整合,形成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集结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了满足研究理论饱和度的要求,笔者严格按照扎根分析的方法,预留了11份资料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通过对这些原始语句深入分析,未形成新的重要范式和关系。由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建构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集结及消解路径模型清晰地说明了大连“7·l6”溢油事故后渔民群体维权组织化过程全貌。由模型可知,渔民群体维权内部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纽带及外部舆论场的支持对群体维权事件产生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由此可以认为,上述分析满足扎根分析要求,建构的路径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四、模型阐释

基于特定案例,通过广泛地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内部参与者集结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有效语句分析,建构了环境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内部集结及消解路径模型。由模型可知,在“司法阻塞”“政府不作为”“维权经验”的驱动下,养殖户和渔民很快形成了维权共识,利用草根精英、村级组织、宗族关系、地缘关系等完成了内部组织动员,在以草根精英为核心的养殖户为中坚力量展开持续集体维权行动。将渔民集体维权的过程进行系统化整理,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司法阻塞”刺激下的群体聚合。目前,司法诉讼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重要防线,也是解决社会争议的最有效手段,但在大连“7·l6”溢油事故发生后,渔民依靠司法途径维权受阻对最终形成群体维权事件产生了关键影响。司法阻塞对渔民造成的挫败感可用社会运动理论中相对剥夺感来解释。[13]当溢油事故发生后,油污最先给近海养殖户造成了严重损失,养殖场内的鱼、虾、海参、贝壳、海带等海产品大面积死亡,养殖户损失惨重。养殖户的损失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养殖区内海产品直接死亡带来的损失;二是订单被退回带来的损失;三是未来相当长时间污染区无法正常养殖作业带来的损失。面对这些损失,养殖户开始谋求依法维权,他们在海水中采集样本并将其送到相关政府部门检测,但政府部门及检测机构相对谨慎的表态,让他们逐渐变得焦躁不安。更加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当谋求通过司法诉讼追究涉事企业(中石油大连分公司)的赔偿责任时,却被当地政府明确告知司法不受理。当意识到司法途径受阻时,渔民受维权经验(曾发生过溢油事故,后经村民集体维权得到赔偿)影响,必然想到通过集体维权迫使政府向涉事企业施压赔偿损失。在维权共识形成后,为了挽回利益损失,养殖户们联合起来讨论维权事宜,分散的个体养殖户逐渐向有共同利益的联合体转型,意味着集体行动意愿的初步达成。直接经济损失及要求赔偿的愿望是初级维权集体形成的基础,初级利益集团(笔者将其界定为利益受到直接损失的群体如养殖户、村民等)在尝试性表达共同利益过程中,曾与地方政府、官方检测部门、事故责任企业进行沟通,但结果使他们逐渐意识到面对更为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必须寻找非常规维权路径才能得到公正补偿,而根据以往经验,组织群体维权向政府施压是最好的行动策略。

第二阶段:“利益(契约关系)互钩”“情感共勉”推动下的内部结盟。契约是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协议、约定,是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收益权责关系。契约关系的存在使原本独立的利益双方建立起有机联系。[14]在对赵村的个案分析中笔者发现,当养殖户选择用集体行动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时发觉自身势单力薄,无法对政府形成有效压力。经过商讨,他们将注意力转向人数众多的赵村村民。养殖户希望吸纳村民共同维权来源于双方的承包契约。自2005年开始,养殖户与赵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近海养殖场承包合同,合同期为15年,每年养殖户要向村民委员会支付巨额承包费,村民委员会将这些费用作为办公经费和年终村民分红。溢油事故发生在承包期内,养殖户巨大的经济损失意味着他们将在未来几年没有能力支付给村民委员会承包费,这无疑给赵村村民委员会和村民造成了利益连带损失,养殖户与村委(包括村民)之间的契约关系驱使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并共同协商利益实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杨志军.环境抗争引发非常规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与治理之道[J].浙江社会科学,2018,(3):61-69.

[2]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J].学海,2010,(2):85-90.

[3]华智亚.风险沟通与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人文杂志,2014,(5):97-109.

[4]郑君君,何鸿勇.环境事件中个体策略与群体策略选择的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2-89.

[5]李凌汉,孫晓娟.政治场域视角下环境抗争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策略[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88-94.

[6]汪伟全.风险放大、集体行动和政策博弈——环境类群体事件暴力抗争的演化路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5,(1):127-136.

[7]墨绍山.事件危机管理:发生机制及干预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45-151.

[8]刘杰,刘德海.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基于讨价还价的动态博弈网络技术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5):70-74.

[9]邱鸿峰.技术安全框架还是环境正义框架?——从东山PX事件看政府风险传播的困局与破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101.

[10]王焱,李晨行.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风险防控[J].未来与发展,2014,(6):24-29.

[11]彭小兵,喻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策网络分析——以江苏启东事件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3):108-113.

[12]覃冰玉.中国式生态政治:基于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495-501.

[13]郑谦.相对剥夺感塑造与资源动员耦合下的社会抗争分析——以江苏省扬州市H镇的社会冲突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5,(1):145-152.

[14]聂辉华.契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分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1):1-13.

[15]曹英.农村群体性事件中“草根精英”的生成、组织与动员机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4-141.

[16]陈涛,谢家彪.混合型抗争——当前农民环境抗争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16,(3):25-46.

[17]王磊.契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分歧[J].公共管理学报,2017,(4):1-13.

[18]王玉明.暴力型环境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基于对十起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3):40.

[19]罗植,杨冠琼.整体环境和个体关联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与演化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15,(3):159-167.

[20]彭清燕.环境群体性事件司法治理的模式评判与法理创新[J].法学评论,2013,(5):116-121.

[21]张治国.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法治思考——以海南省为例[J].行政与法,2019,(12):45-52.

[22]郑旭涛.无组织的邻避抗争联盟与抗争共振效应[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6):58-70.

[23]陈涛,杨悦.环境抗争中底层群体的社会心理——基于蓬莱19—3溢油事件的案例阐释与拓展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2-112.

[24]郭红欣.论环境公共决策中风险沟通的法律实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6):100-106.

(责任编辑:刘  鹏)

Abstract:Environmental mass incidents always adhere to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pollution infringement-group pressure”,b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approaches ignore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mobilization,organization,aggregation and resolution process of the participan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shermen's rights safeguarding events after the “7·L6" marine oil spill accident in Dalian,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core categories of group action inducement,contingency factors,group action consensus formation,village network mobilization,collective action generation and internal organization resolu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eneration and res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s,and then constructs the core model including the above In this paper,the internal aggregation and resolution path model of 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 participants is proposed,and the interrel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model is explaine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deal with environmental mass incidents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s;collective action;weak organization mobilization;grounded analysis

猜你喜欢
溢油群体性养殖户
海上溢油监测系统综述
基于改进的AHP和可拓理论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污染等级评估
养殖户防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养殖户严防禽流感
Cyeco BWMS配套国内首艘大型溢油回收船
柔情打败凶悍
黑龙江双城:远教教学示范基地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
关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