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邳州东大医院麻醉科 江苏 邳州 221300)
无痛分娩是采用各种医疗手段降低分娩时的疼痛程度,让产妇不再经历产痛折磨,同时减轻恐惧和疲倦,积攒足够的力量完成分娩的一种临床措施[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无痛分娩。其中,硬膜外麻醉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能实现个体化用药,对产妇的运动功能影响很小,被誉为可以行走的硬膜外麻醉[2]。本文选取70 例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从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中选取70 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 例,包括已婚29例、未婚6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6±7.3)岁;孕周36 ~40 周,平均(38.3±1.5)周;体重52 ~78kg,平均体重(65.4±3.4)kg。试验组35 例,包括已婚31 例、未婚4 例;年龄20 ~36 岁,平均年龄(28.9±7.6)岁;孕周35 ~40 周,平均(38.6±1.7)周;体重53 ~80kg,平均体重(66.2±3.7)kg。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可进行对比,且经伦理学机构审核通过。
产妇入院后,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宫缩的变化,给予胎心监护,全面评估产妇和胎儿的状况;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B 超、心电图等,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和分娩计划。
当宫口开大至2 ~3cm,此时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在L2~3 或L3 ~4 间隙穿刺,实施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缓慢置入硬膜外导管3 ~4cm,回抽没有血液或脑脊液,即可固定导管。麻醉诱导使用1%利多卡因,剂量为3ml,观察5min 无异常情况(如宫缩乏力、全脊麻等),给予首次剂量6ml,连接PCEA泵,背景剂量4ml/h,单次追加剂量为2ml,锁定时间30min,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 以下。试验组镇痛泵配方:0.75%罗哌卡因10ml+5mg 地佐辛+0.9%氯化钠注射液,总量为100ml;对照组镇痛泵配方:0.75%罗哌卡因10ml+2μg/kg 芬太尼+0.9%氯化钠注射液,总量为100ml。
当产妇宫口开全,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宫缩、胎心变化,必要时低流量吸氧支持。分娩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评估无痛分娩效果。
麻醉起效时间和产程时间;疼痛评分;麻醉不良反应情况;分娩结局和新生儿评分。
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和第1产程用时更短,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麻醉起效和产程时间比较 (±s,min)
表1 两组产妇麻醉起效和产程时间比较 (±s,min)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 第1 产程 第2 产程试验组 35 7.8±1.4 334.7±43.8 46.5±7.3对照组 35 13.6±2.5 492.0±56.4 48.0±7.8 t 11.975 13.031 0.831 P 0.001 0.001 0.409
和T0 时间点相比,T1、T2、T3 时间点两组VAS 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产妇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 (±s,分)
注:和T0 时间点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TO T1 T2 T3 T4试验组 35 6.7±2.2 3.5±1.8# 2.4±1.5# 1.8±0.9# 2.6±0.5#对照组 35 6.8±2.4 4.6±2.0# 3.3±1.7# 2.4±1.2# 2.8±0.7#t 0.181 2.418 2.348 2.366 1.375 P 0.856 0.018 0.021 0.021 0.173
麻醉过程中,试验组中有2 例(5.7%)出现不良反应,比对照组的9 例(25.7%)要少,差异显著(P <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评分比较
分娩本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剧烈的产痛让很多产妇放弃了自然分娩而选择了剖宫产[3]。产痛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宫颈扩张、子宫收缩、软产道和会阴受压等[4]。产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会将痛觉传导至中枢神经,继而产生剧烈的疼痛感[5]。而且,产妇在围产期的精神紧张,存在焦虑、欣喜、担忧等多种情绪,会造成周围血管收缩,促使儿茶酚胺分泌,进一步加重疼痛程度。无痛分娩的出现,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准妈妈的福音,大大减少了剖宫产率。
通过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药效持久、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如何选择麻醉药物,成为麻醉师的关注重点,直接影响分娩结局。以往多采用阿片类镇痛药,例如芬太尼,虽然镇痛效果好,但是不良反应多,常见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罗哌卡因是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在镇痛的同时,对运动功能影响轻微,不干扰宫缩。地佐辛是新型阿片类药物,和局麻药物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药物能扩散至脊髓内,既能发挥出镇痛作用,又不会出现呼吸抑制等反应,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6]。
文中以70 例无痛分娩产妇为对象,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地佐辛,结果显示:①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第1 产程用时更短,说明能加快产程进展,帮助产妇节省体力。②试验组镇痛后10min、20min、1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镇痛作用更强,能提高产妇的舒适程度。③麻醉过程中,试验组不良反应更少,和林萍[7]的研究一致,说明该麻醉方案的安全性高,能保护母婴健康。④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同镇痛方案不会影响分娩结局,也不会影响新生儿健康。
综上,产妇无痛分娩时,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硬膜外麻醉能缩短第1 产程、减轻疼痛程度,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