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诵教学在新的社会文化思想传播需求和朗诵节目的发展趋势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融合表演、舞蹈、音乐、绘画、视频节目等丰富元素的朗诵作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激励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笔者认为,传统的小课教室授课方式,更多的以语言的规范、情感的表达、简单的副语言运用、赏析观摩朗诵佳作为主,在表演空间的调度、声音的舒展、视野的开阔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通过教学“空间”的转换,以模拟现场演出状态的方式使相同的作品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演出空间,采用与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作品,可以为新时代朗诵教学提供实践发展的新思路。同时,本文结合一线担任主持人和在校任教的教学经验,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教改措施,旨在探讨朗诵教学的多角度培养思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空间;朗诵;教学实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在我国各地区各类型的晚会中,朗诵节目在文艺演出中的主流趋势逐渐显现,演出形式的多样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等节目的催生、群众性读书、朗诵活动的推动下,“朗诵”成为新时期讴歌时代主题最有力的载体,在我党对人民群众进行的思想教育、政策普及宣传中释放着能量。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如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与黄浦剧场联手创排了《信念——红色家书情景朗诵剧》,传递了新中国诞生前后,革命烈士坚定的信仰;由国家一级编剧任卫新担任主创的情景朗诵剧《一代楷模》生动演绎了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等。可以说,朗诵这种表演形式的再度崛起,给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师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对朗诵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创新与发展,本文将针对朗诵教学的发展新思路展开探究。
一、“诵”与“读”的解读
朗诵作为一门辅助课,并非播音专业的主干内容,教学内容以播音教学中涉及的发声、表达的技巧训练为主,侧重点多在吐字发声、轻重格式、字音的纠错、表达的准确性、声音的控制、话筒前的状态等,通过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文章来提高“朗诵”表达技巧,学生把音量放大,加上適当副语言和配乐,就算是一个合格的朗诵了。衡量一个朗诵作品优略,确实不能忽略上述的几个学习要素,但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朗读”和“朗诵”是否是同一概念,“读”与“颂”是否有区别,在教学方法上是否等同?显然,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果概念不清,就很难找到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让“朗诵”真正的成其为“朗诵”。
(一)何为朗读
朗读一直以来被誉为“见字出声”,直到它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才让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早在1998年张颂先生撰写的《朗读学》中,就为“朗读”做了明确的定义:“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读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它不但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还体现出人们对语言完美的追求。“①可以说,“朗读”的状态表象,重点在“读”与“听”“赏”,对文字的理解和二度创作,是核心的内容。当时,张先生刚刚创建了“朗读学”这一学科,在学科对比上更注重于语音学,在朗读和朗诵的区别方面还不需要更多的涉及,多年来,人们也很容易忽视这一问题,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辅导朗诵的课程,在内容安排上还是以”朗读“基础训练为主,体现的是“声音”与“听觉”,视觉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表达方面的内容更加欠缺,这就需要明确“读”和“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二)何为“朗诵”
搜索百度词条,会看到这样的定义——朗诵,指清清楚楚地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具有文学性、艺术性、表演性特征。早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浮生》中就曾写过:“横陈粝饭侧,朗诵短檠前。多年来,将文学作品高声的朗诵出来都被人称之为“朗诵”。随着朗诵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延伸,人们对朗诵表达技巧也有了新的审美要求,在“陶冶情操”和细致入微的体会语言词汇的内涵和张力上也更为注重,朗诵剧、情景剧式的朗诵甚至音乐剧式的朗诵也应运而生,现代人对“朗诵“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倾向于”表演“,因而,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朗诵教学需求,从教者就应该对“朗诵”教学的发展中这一明显的变化有所发现,并思考如何创新、如何利用他山之石攻玉,丰富教学内容,打开思路。
二、传统教学的利与弊
教学中很难有绝对完美的教学方法,在情感的处理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通过“情景再现“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调动其情感,往往是在文字稿件的基础上来发挥想象力,再通过内容的描述来进行情感体验,这个体验的空间范围相对狭窄,对于一般的散文,如写景抒怀的文字的二度创作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有大量的语句是需要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体验情感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朗诵者根据文字中的描述,利用视觉记忆想象着小草生长、游人草地嬉戏的画面来进行二度创作,这样常规的内心感受很容易在“情景再现”中找到。但在充满复杂的人物内心的描述、生动的对话面前,仅仅依靠想象和思考是不够的,实践中朗诵者容易忽略朗诵的“情境”,语体不准确,人物的形象不鲜活,内心的情感调度流于表面。例如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有很多对话和叙述交织的段落,如“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整段内容从叙述者的心理描写,到两个不同性别、年龄、心理状态的人物对话,三种表达交织在一起,难度很大,这样的情感表达对没有台词功底的人来说,无论在声音的控制还是情感的分寸感上都很难处理好,仅仅依靠想象故事的情景没有“体验”是远远不够的,表达起来往往很苍白,也就是俗话说的“很难走心”,而这样的言语表达又恰恰是表演中相对容易被激发的,通过表演对母亲的内心进行间接体验,在与轮椅上的“儿子”互动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情节,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全身心“调动”中获得声音的控制力,帮助朗诵者能在文章的表达中一人分饰三角,能准确地找到叙述者、母亲、儿子的声音、情感状态。由此可见,单一的演播技巧很难呈现完美的表达,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借鉴。
三、培养新时期朗诵教学思路的重要性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需求,朗诵作品要深入人心,就要符合所处时代受众的欣赏习惯,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朗诵教学是播音主持专业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内容,但是否应该成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却是有一定争议的、朗诵作为语言表达阶段的辅助练习,大多只作为一种训练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基本遵循传统的小课教学,内容包括布置篇目、课后练习、课堂听录音或现场朗诵、同学观摩、教师点评以及分析、示范等,教学的侧重点是语言、情感的表达,对副语言的要求较少,在副语言的表达方面涉及较少,大多不包括根据朗诵内容所进行的站位、走位的调度,也很少会借鉴表演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训练,导致学生一上舞台朗诵,就不知手往哪放、眼往哪看,在“当众”的“表演”中略显拘谨,而一个朗诵作品一般都有5—6分钟,朗诵者长时间在舞台上过于“静态”,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如若朗诵者背不会文稿还拿着稿子,不时低头朗诵,就显得美中不足。这也提醒播音教师提高自我艺术修养,在教学中不墨守陈规,打开思路,勤思考,大胆尝试创新,注重效果,才能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朗诵所需的综合素养上得到提高。
四、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措施
改革朗诵教学思路,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实验,与其他相关的专业进行交叉互动,在观察和实践中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空间的转换
本文标题中提到的 “空间的挪移”思路来源于表演课中台词表达训练的启发,指的是教学空间的转换,“空间”可以是小剧场也可以是大操场,可以是食堂的饭厅也可以是古旧的庭院,以“实训”为手段,在有限的条件下,融合一些表演元素,将“照本宣科”的小课朗读模式转换为小剧场“模拟演出” ,教师的身份转换为“导演”,学生则在“行动中”以“演员”的角色体验来激发想象力、丰富情感的体验,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自然产生出“创造性”思维,能独立思考、在真正的“情境”中进行二度创作。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改善了小课维持坐姿、站姿,静多动少、相对枯燥的教学状态,同时,实践中模拟直播,学生在应急状态下,注意力较为集中,大脑兴奋,语言活跃,反应能力也会得到提升。“空间的挪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中:
1.“实践演出”中的空间转换
“实践演出“通常是检验学生朗诵技巧与表现能力的最佳手段,通过舞台的表演、演出空间的转换,激发了朗诵者的情感表现力。
以笔者所策划的《红色岁月》演出空间转换为例,演出场地以常规的剧场为主,皆顾庭院、公园景观舞台,舞台的调度、舞美灯光等随着演出空间的改变而做专属设计。演出中朗诵与表演专业的舞台表现元素接轨,尝试将朗诵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融合并做出特色,在舞台调度、语言、形体、情感表现方面将长期以来业界争议较大的“融合形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如在表现抗日爱国作品《秦淮景》时,将演员安排在二楼的楼道和院子的几个方位,表演走位和朗诵的定位,舞蹈和音乐的融入让整个作品显得更加生动,别具特色;而在朗诵作品《秋瑾》中,演员从庭院的大门入场,敌人呵斥着秋瑾,使劲儿地推搡着她往院子中间走,秋瑾转头用轻蔑的眼神看了她一眼,耳边传来旁白和脚镣的声音,观众座在四方,演员近在咫尺,仿佛身临其境,演员把观众也只当作了围观的人群,更加进入人物真实的内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节目效果。而学生们每次为了适应表演空间的不同而改变的调度和走位也丰富了其创造力,慢慢学会了独立编排朗诵节目,形体和声音的控制、情感表达等都有了提升。
2.“模拟演出”
“模拟演出”就是指在教学中,经常营造演出的氛围,利用现有的教学场地让学生进行“模拟”演出。如布置教室,将排练厅打造为小舞台,以同学自己编排的作业进行展示,较于平时作业,是真实地“模拟”演出的过程,学生们经常性地“当众”脱稿朗诵和节目编排,应变力、自信度、声音和副语言的表现力明显提高,小舞台的“实践”也终将使学生们有基础迈向更大的舞台。
(二)教学思路的拓展
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情境的多元化,有利于激发想象力,调动情感、声音的表现力等都会得到加强,在不同情感色彩的指引下,以不同稿件的内容、培养使用的语言表达技能为支撑,更新观念、改变态度、扩充思路,师生双方在教学互动中容易体会空间营造对释放心灵、放飞自我的作用。
对于朗诵教学来说,课堂上的内容最终是要用于实践的,对于教师来说,一味地把字音,将自己的理解和对段落语句的处理包办,让学生“复制”是不可取的,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思考、运用,将“当众”表演的心理状态更好地运用出来,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让课堂作业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如在教授朱自清《背影》的一堂课上,因为我借鉴《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的节目形式,让学生将文章的朗读融入进他们自编的一个有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现场分组策划演绎,同学们很感兴趣,进而将课堂内容加以衍生,自己做了一个活动方案,与大型书店洽谈举办了《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的读书分享会,会上朗诵的都是学生的平时作业,现场有观众、有共鸣,学生的专业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的热情不减,一直在自己参与各种活动,我们自创的公众号“声色江湖”也被大家当作了节目发表的阵地,自己编、自己录,并以工作管理的方式成立了编辑部,各自分工负责编辑、排版等工作,目前我们的公众号已经推出了近300多期不同类型的节目,在校内外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总之,在新时代竞争日益激烈的传播平台,要让“朗诵”这门传统艺术更大地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在演出中不仅体现艺术性,更能弘扬时代精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利用各大院校自身的教学优势,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好学生,与社会文化活动接轨,将“实践”作为创新的动力,使朗诵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注释:
①引自张颂《朗读学》,1999年二月版,第2页、第6页。
参考文献:
[1]http://hb.ifeng.com/a/20171019/6079087_0.shtml鳳凰网湖北综合演出资讯.
[2]http://www.sh.chinanews.com/wenhua/2017-07-28/26827.shtml来源:解放日报演出资讯.
作者简介:徐锦(1970-),女,汉族,昆明,硕士,副教授,国际传媒管理,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