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工艺传承发展田野调查

2020-04-16 06:39张悦李崇辉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阿拉善唐卡蒙古族

张悦李崇辉

(1,2.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517)

阿拉善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自古便形成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交流地,其民族文化在悠久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使阿拉善蒙古族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审美内涵。如藏传佛教的传入对阿拉善的民族文化起到深远影响,阿左旗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是阿拉善蒙古族人信仰藏传佛教的重要产物之一,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风格相结合,使古老的唐卡融入了时代的气息。笔者于2019年10月来到了阿拉善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考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了解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历史渊源;二,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表现内容包括哪些;三,较之青海堆绣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技艺的独特之处。

借此机会,通过近距离考察研究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制作过程、材料工艺等特点以及对传承人的专访,充分了解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历史渊源和其生产情况。再者,与传承人格日勒老人的交流和笔者在工作室里的观察相结合,将资料整理完成。形成对特色的马鬃绕线唐卡民间造型艺术系统的认识。

一、“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历史发展脉络

堆绣,也被称之为“布贴画”,是一种以刺绣、手工剪贴、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我国民间艺术形式中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能,在数辈人的传承实践中聚集了民族智慧的结晶。根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堆绣追溯其起源早在唐代,是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传统民间技艺。

据史料记录,刺绣起源于商周,汉代的经济昌盛,丝绸制造发达,因而刺绣的需求不断提高,成为了民间普遍推广的应用技艺。“公元前209年,匈奴强盛,其统治疆域扩展到北至贝加尔湖、叶尼塞河流域,西至葱岭、乐全海,南接黄河、长城的广大区域,由此贯通“草原丝绸之路”。”[1](35)匈奴通过与汉和亲、通商方式,大量丝绸、金帛等物品开始流入高原,在原始皮衣褐衣的基础上,发展到棉麻丝绸阶段。汉代居延地区①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地。相比传统丝绸之路而言,狭长的河西走廊常常遭遇地方割据势力的阻止,于是商人们选择绕道居延然后翻越马鬃山入疆,或路经“草原丝绸之路”的主干前往西域。

图1.阿拉善文化区域分布图

隋朝时期,河西和居延地区是一个多民族频繁交流的地方(见图1:图片取材于《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刺绣区域特征研究》一文中第20 页)。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联系着隋朝与西域、中亚40 多个国家,而充裕的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边疆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来这里争逐。隋朝政府对河西与居延地区的管理,主要围绕它与突厥、吐谷浑的关系,打通中西交通路线,发展河西及居延文化生产活动展开的。到了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进藏路过青海和弘化公主嫁给青海吐谷浑王诺曷钵,中原丝绸大量涌入青海,在奠定了青海刺绣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隋唐时期是佛教文化的兴盛时期,刺绣艺术因其繁琐且耗时耗力被视为尊贵,因此,信徒为了表示对宗教的信仰推崇,用刺绣技艺绣制佛像,再有了佛像唐卡,逐渐地刺绣唐卡内容多了起来,涉及到佛、菩萨、护法等神像。

西夏时期,阿拉善地区是西夏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黑水城,黑水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黑水城在西夏时期是一个高度崇尚藏传佛教的地方。“由于这里地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交流的大通道,也是佛教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佛教在这里传播了六七百年。”[1](51)据谢继胜著《西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的西夏唐卡研究》,将黑水城的唐卡作品进行画面阐释与分析,追溯其造像渊源演变,与邻近地区佛教画像及绘画传统进行比较得出黑水城唐卡是早期卫藏——波罗(巴拉)艺术风格,是藏传佛教早期的绘画作品。因此,西夏黑水城唐卡艺术构成了藏传佛教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历史阶段。

蒙古汗国时期,窝阔台汗之子阔端与西藏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会晤以后,以和平的方式为元朝收复了疆域,同时为藏传佛教的传入蒙古地区奠定基础。1260 年,忽必烈即汗位,尊八思巴为国师,忽必烈皈依了藏传佛教后,并将藏传佛教奉为国教。此时,唐卡艺术作为宗教教义的载体在蒙古族统治阶层中产生深远影响。1578 年,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与格鲁派首领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晤,此次会晤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正式传入蒙古地区。唐卡艺术再度兴起,并且逐渐深入到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中。

清廷出于推崇信仰藏传佛教以安众蒙古的统治目的,在蒙古诸多地区大力提倡兴建寺庙,作为召庙不可或缺的唐卡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青海塔尔寺自明洪武十二年(1379 年)初建寺以来,随着手绘唐卡的出现,堆绣唐卡也逐渐诞生。“据《塔尔寺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为超度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父亲,特用彩缎制作了堆绣三十五佛画轴,赐留于寺内,这是塔尔寺堆绣制作的最早文字记载。”[2](156)从历史记载中得知,塔尔寺堆绣唐卡在清康熙年间就已经出现,据塔尔寺的堆绣艺僧罗藏克宗叙述,该寺院的堆绣形成规模大约300 多年历史。

“明崇祯十五年(1642 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②,进兵西藏扶持喇嘛教黄教派,其孙和罗理之子阿宝③又奉命护送达赖喇嘛入西藏,统兵驻守四年之久,从青海带来阿拉珠尔经和宗喀巴佛像,在王府设家庙。”[3](253)因此,佛教艺术中的佛像成造和唐卡绘制方面在皇宫内部受到极大重视,唐卡在这时处于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于藏历火猴年(1716年)秋,到达青海,先去西宁附近的色科寺④,同年到达阿拉善,通过《六世达赖喇嘛传》作者的父亲班咱尔加布台吉,结识了阿拉善蒙古的阿宝王,1717 年他来到阿王的衙门,与阿王结成施主关系。”[4]1716 至1746,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弘扬佛法长达30 年之久。从此以后,阿拉善蒙古族与藏传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使藏传佛教在阿拉善地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成为阿拉善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传承人格日勒叙述,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工艺在阿拉善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头道湖的朝格图呼热寺(今阿拉善左旗昭化寺)。这项特殊的技艺只有当时寺庙的喇嘛所掌握,而她的爷爷作为昭化寺的大喇嘛精通这门技艺,并将这门技艺传给了格日勒老人的母亲,格日勒则继承了母亲的技艺。1992 年时,延福寺的管家尼玛请格日勒老人做巨型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时,那时格日勒老人只是作为一项喜好去制作与学习唐卡,直到2012 年前往新疆、青海等地寻根的过程中,意识到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不仅紧密连接着民族间的血缘根脉,并且为唐卡艺术在蒙古族地区的本土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于是,格日勒老人经过自己近些年的潜心研究和学习,使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工艺技术更加精湛。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阿左旗文化馆申报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选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左旗的格日勒老人被认定为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代表性传承人。2018 年格日勒老人的马鬃绕堆绣线唐卡作品《大威德金刚》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2019 年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作品《民族大团结》获全区蒙古族刺绣大赛中获得构图一等奖等多种奖项。(见图2: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遗博物馆。拍摄时间:2019 年10 月14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2.传承人格日勒获奖情况

综上所述,阿拉善居延地区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使中原的丝绸文化传入北方草原地区,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区刺绣艺术的发展。西夏时期,阿拉善成为西夏的腹地,黑水城中早期的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使阿拉善在历史上成为辉煌时期。到了元明清以后,由于领袖者与西藏地区的和平交往,加之统治者为强化对蒙古地区的管控,便出台相关政策推崇信仰藏传佛教,促进了唐卡艺术繁荣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扶持西藏黄教及扩展牧地,固始汗带领卫拉特联盟军于1636—1638年间,进军青海,击败喀尔喀部楚琥尔绰克图台吉之后,控制了全部青海。1639 年,固始汗进军西藏,1642年,完全控制了整个西藏高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治领地,统治西藏地区长达七八十余年之久。”[5](72)不难看出,阿拉善和硕特蒙古部政治上控制青海、西藏地区的同时宗教文化始终有着水乳交融的传承关系,且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历史时长与青海塔尔寺堆绣唐卡形成规模时间基本相近,由此可见,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二、“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独特的本土化特征

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是唐卡类别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是用马前架骨上的鬃毛,以佛教吉数为芯与彩色丝线缠绕拧成一股的丝线,其运用多种针法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在真丝绸缎面上绣成人物、山水、花卉、亭台楼阁等,画面的个别图案还会采用矿物质颜料进行着色,如人物的五官、服饰及其他装饰等部位共同组成的彩色卷轴画。内容多以宗教、英雄人物、历史故事为主,还有独创绣制精美的绣袋、褡裢、绣球等工艺品和宗教用品,记载着阿拉善蒙古族人民的文明与发展。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以宗教艺术的特点,手工刺绣的独特工艺,色彩搭配鲜明的审美价值,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等融为一体,展现出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独特魅力以及蒙古民族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一)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题材内容

在内容题材方面,青海堆绣唐卡分为藏式宗教堆绣和汉式堆绣。藏式堆绣内容都以佛像、佛经和罗汉故事为题材,代表作品有《藏财神》《八仙传说》《宗喀巴》等。汉式题材涉及到《红楼十二金钗》《蟠桃会》等。较之于青海堆绣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沿袭了藏传佛教的传统题材外,还出现了宗教化的蒙古族世俗人物,如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历代十任和硕特亲王画像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会谈”等题材唐卡。

有关于阿拉善本土人物文化巨匠——阿旺丹德尔长卷故事唐卡系列:这副唐卡总长25.03 米,生动再现了阿旺丹德尔一生的故事,于25 个内容组成。绣品上的每个人物不仅衣褶纹理尽显,而且神态各异,面部与形体也被绣的纹理分明,惟妙惟肖,技艺超群。给人们一种身临佛境独有的艺术魅力(见图3: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遗博物馆。拍摄时间:2019 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3.故事唐卡《阿旺丹德尔》局部

与此同时还有马鬃绕线唐卡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像,仓央嘉措是西藏史上著名诗人与政治家。据记载仓央嘉措坐床后在西藏的政治动乱中历经挫折,因此被迫离开西藏。曾游历印度、尼泊尔等地后辗转来到阿拉善,弘扬佛法、传经布道三十载,先后进行修建了承天寺、昭化寺两处藏传佛教圣地,深受阿拉善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最后被奉为上师葛根,1746圆寂于阿拉善承天寺。据格日勒老人叙述,接下来她将继续制作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来到阿拉善所发生的一些感动人心的故事唐卡与成吉思汗征战以来的历史事迹故事唐卡,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这些历史。(见图4: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遗博物馆。拍摄时间:2019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蒙古族在信奉佛教之前,萨满教是他们主要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主张万物有灵,认为可见的世界充满影响生物体的不可见的力量或者灵魂,”[6]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藏传佛教传入后,民间信仰仍保留了一些萨满教的特点。

图4.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如蒙古族一直崇拜长生天,将“苍天”作为永恒的最高神,称作“长生天”。马鬃绕线唐卡代表作品“威严的苍天”,是描述成吉思汗无论走到哪里前,都会祭奠威严的苍天,唐卡上方依次有“四臂观音与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并合称“三族性尊”,居雪域怙主地位,是藏传佛教首位保护神。”[7](73)蒙古族认为成吉思汗是金刚手菩萨的转世,他持有四臂观音菩萨的博爱慈祥的心仁爱着众民,金刚手菩萨似的威严所向无敌,同时拥有文殊菩萨的智慧。整幅唐卡主尊突出,布局合理,立体感强烈。(见图5: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遗博物馆。拍摄时间:2019 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5.威严的苍天

综上所述,阿拉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在题材方面不仅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同时也增添了蒙古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使马鬃绕线唐卡的题材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二)马文化与马鬃绕线堆绣唐卡

自古以来,蒙古族被世人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的象征。“蒙古族的谚语说:蒙古人没有马,就等于没有脚。不会骑马的人不能称其为蒙古人。”[8](68)因此,蒙古族人民在创造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与马缔结了深厚的情意。

在古代,马不仅是重要的日常交通工具,而且是战场上的“英雄”,是和蒙古族人民出生入死的忠诚战友。到了现代社会,马已经成为蒙古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涉及到了各种文化活动,诸如,马头琴演奏、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活动、婚庆过节等都与马息息相关。由于对马的尊崇,蒙古族人民向来对英勇善战的忠诚战士和英雄人物,以马为喻体进行歌颂和赞扬,“马”成为蒙古族人民所信仰和崇拜的文化图腾。(见图6: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马鬃绕线蒙古唐卡非遗博物馆。拍摄时间:2019 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因此,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将马鬃赋予唐卡中与佛教神灵融为一体,是蒙古族人民通过对马的精神信仰传达出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理想期盼,激励着蒙古族世代人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图6.马鬃绕线刺绣作品《吉祥马》

(三)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制作技艺

根据传承人格日勒老人叙述,阿拉善马鬃绕线唐卡中加入马鬃意义在于,马是蒙古族人民不可分离的亲密伴侣,所以蒙古族人民为了感激和怀念马一生对主人的忠实陪伴,把自己最心爱马的前架骨上的鬃毛剪下来经过反复冲洗,晒干后并用柏叶三熏净化,最后佛前供奉七天七夜,才能做唐卡的马鬃绕线。做佛像的目的是祈祷自己的爱马死去之后能够投胎到极乐世界,不再承受畜牲命运的折磨,也希望马的种族不断生息繁衍,同时拥有像马一样勇往直前的勇气。这是蒙古民族对马的一种大爱和情感世界传统习俗。(见图7: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工作室。拍摄时间:2019 年10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7.马鬃绕好的线

1.马鬃绕线技艺特点

将供奉好的马鬃以3、6、9、13、16、19、21等吉祥数字为芯,用手揉搓使之缠绕各种颜色的丝线,拧成一股。并把这些马鬃绕线缝制在丝面图画的边缘,来寄托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通常情况下,绕一根一米左右的马鬃需要一天的时间。这也是不同于青海堆绣唐卡的显著特点。

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是将堆绣、贴绣、刺绣艺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堆绣则分为平剪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

2.平剪堆绣

平剪堆绣将事先画好的纸稿图样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花卉、吉祥图案等,其次将不同质地、性质、特点的丝绸与彩缎进行“剪”“刻”“雕”等。然后将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型上,按设计稿的顺序颜色从浓到淡依次粘贴,再用熨斗高温定型,最后用丝线将每一块独立的图案紧密缝合后个别图案进行上色。(见图8: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工作室。拍摄时间:2019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8.药师八佛唐卡制作中

3.立体堆绣

立体堆绣是先用各色绸缎面料根据所需图案剪裁成型,再用丝线将轮廓缝制定位,在人物及其他表现对象中填充羊毛或者棉花让中间凸起,再将周边缝好,精心堆贴出画面局部再用彩色丝线绣制缝合而成,使其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像浮雕一样;在制作唐卡过程中,马鬃绕线对人物的五官、毛发、服饰、配饰以及吉祥物和图画边缘进行勾勒和装饰。

4.刺绣技艺

在刺绣技法中,绣线颜色搭配鲜艳丰富,针法平整多样,枝叶涉及到多色过度绣线,花朵和动物图案插针绣表现,蔓藤枝条使用挨针等一些常用针法。“由于马鬃比较硬,所以马鬃绕线唐卡适用滚针、缠针、网状针法等。”[9]因此,独具风格的马鬃绕线唐卡使做出来的画像栩栩如生,不走样、不变形、不生虫、经久耐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珍贵的收藏价值。

5.绘画艺术

在绘画方面,马鬃绕线堆绣唐卡采用的是中国工笔画的传统绘制方法。颜料是以矿物质、植物为原材料的物质颜料,颜色将近二十多种,其中,植物颜料一般用来晕染人物肤色。绘制技法中,以白描的方法用衣纹笔或白云笔勾勒人物五官、眉眼须发以及衣纹花饰等。染色技法涉及到:“渲染”技法,使颜色由深至浅,达到颜色的自然过渡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感。除此之外,还包括 “罩染”“点染”“梳染”等常用技法。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也会运用到“弹色法”“喷染法”以此增强的色彩对比度,使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画面丰富多彩。(见图9: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工作室。拍摄时间:2019 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9.颜料调色中

(四)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艺术风格

在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中,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佛像造型是结合蒙古民族的面部特征所创作,较之青海堆绣唐卡的眼睛细而稍长,下巴与颧骨也较宽些,如马鬃绕线唐卡“妙音天女”。有学者认为“在一些佛像、壁画、唐卡的创作中,在表现女性曲线美和柔感方面超出了一般佛像制作的要求,当其画佛像时,虽然严格按照宗教画像理论作画,但有些细微部分如主佛像或围绕主像的山水生物及动物等创作中,却较自由地发挥了自己的抽象艺术思维。”[10](219)(见图10:拍摄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工作室。拍摄时间:2019 年10 月14 日上午。拍摄者:张悦)

图10.妙音天女

较之前面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些造型形象是具有蒙古族人的特征。因为,阿拉善历史悠久,是漠西卫拉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三大部落文化融合之地,是具有传统文化与历史渊源的。著名的蒙古佛造像雕塑家扎纳巴扎尔的喀尔喀式金铜佛像,“扎纳巴扎尔造像仪轨与蒙古女性融成一体,是扎纳巴扎尔造像的艺术特点”[11]

因此,扎纳巴扎尔创造了这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佛造型的女性曲线。从而我们有理由认为马鬃绕线唐卡“妙音天女”受到了扎纳巴扎尔造型艺术的影响。

(五)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造型特点

在造型方面,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佛教人物造型皆源自佛经中所描述的形象。在众多的造像量度经典中,对佛、菩萨、度母、金刚护法诸神的构图、尺度、形象、比例、颜色等都不能随意创造,必须熟记各种经典中的教义、仪轨、图像及度量的规定才能完成。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制作依据与青海堆绣唐卡基本无异,都严格依照佛教造像度量经及教义的规定,但不同的是增加了本民族绘制特色,丰富了造像度量经的内容。构图上大都没有严格的透视关系,大多突出平面的自然构图和中心构图、三界构图等形式。

三、“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多元文化对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影响,唐卡艺术正逐渐从神圣的寺庙殿堂走向世俗民间,对于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市场化环境下,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艺术生命凸显于保护与传承发展中的危机已然显现。基于此,笔者以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传承发展的对策方面予以思考。

(一)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传承情况

在传承方面,据格日勒老人介绍,这几年她已经缝制了大小200 多幅唐卡作品,招收徒弟将近500 人。于2016 年——2017 年免费开办四期马鬃绕线制作技艺培训班,为禁牧地区的农牧民,城市下岗人员,残疾人士等200 多名生活贫困人员免费传授蒙古唐卡制作技艺,让他们学到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们亲手制作12个噶盘佳木斯赠送给3 个寺庙,价值8 万6 千元。今后她也长期免费举办马鬃绕线技艺培训班,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通过学习掌握马鬃绕线制作技艺,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帮助他们创业及就业。

(二)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发展情况

马鬃绕线与传统堆绣唐卡相比较,不同之处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人物内容上,相较于传统唐卡,马鬃绕线唐卡创作的主题由宗教中的佛经、罗汉故事等转化为蒙古族世俗人物和蒙古族重要历史事件,同时还表现了阿拉善地区的人文历史内容,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由此可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已经发生改变。

第二,在传统的材料上,以马鬃绕线新的技术使传统的堆绣唐卡还增加了马鬃绕线经久耐用、不易腐蚀新的一种品质,同时添加了真银、玛瑙等珍贵物品进行装饰,使制作出来的马鬃绕线唐卡熠熠生辉。

第三,在品种类型上,这项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逐渐衍生出创新型产品,如生活服饰的设计及工艺品中的绣袋、荷包、绣球等。据格日勒老人描述,现在全国各地会有订单,销售对象大多为个人收藏与公司企业,因此销售前景比较乐观。

综上所述,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较传统堆绣唐卡而言,无论是文化内涵方面还是审美视野方面都赋予了创新之处,使得政府有关部门对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关注度逐渐提高,相关学者络绎不绝来到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基地观摩学习。同时吸引了众多的人民群体前来参观,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起了良好的大众审美视角。其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通过开展培训班与交流会的学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群众在学习与工作之余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最后,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招收的学员大多是牧区来的农牧名和贫困户残疾人,因此,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传承发展情况应保持创新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新技术应用,培养其自我发展的途径。

首先,可以修订科学、合理的教科书。让学习者将教材资料与传承人口述相结合的形式,建立起系统性教学,学习制作唐卡。以温故而知新、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式,更有益于学习者全面了解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文化历史,同时扎实自己的手工技艺。如果仅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活态传承,限制了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发展。

其次,可将培养唐卡传承人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建立起现有及潜在传承人的大数据网络,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与设备,把那些共同关注唐卡的年轻人以QQ、微信或者建立行业特有社交学习平台等方式共同组建,一起进行技术交流,以此提升唐卡传承使命认同感和唐卡技艺水平,同时获取大众的关注度和增加社会需求。

另外,还要将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其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才会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做到艺术品质与商业价值的协调发展。以此正确处理好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工艺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从而实现其继承与发展。

四、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阿拉善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传统堆绣唐卡为母体,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艺术特色在于它能更为自由地表现民间工艺人内心的感知,相较于传统堆绣唐卡,它突破了佛教度量经的规则,服务对象从以往的宗教转向大众。在工艺技法与材料的运用上增添了本民族的文化审美内涵,艺术创作内容逐渐走向了生活层面和心灵层面中的意境。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寺僧还是民众,都可找寻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之处。因此,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发展无疑是对传统堆绣唐卡的延续,为传统堆绣唐卡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景象。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前进,马鬃绕线堆绣唐卡也要有创新发展意识,即既要尊重历史,也要将其制作技艺融合到当代社会发展的生活中。因此,马鬃绕线堆绣唐卡是与时俱进的,其宗教意义正逐渐减少,蒙古族丰富的文化审美意趣通过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同时也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多种形式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感悟与触动,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艺术和人生的哲理。

注释:

①居延:《阿拉善简史》书中记载居延的来历,有学者根据《汉书·武帝纪》《后汉书·明帝纪》《汉书·李将军列传》中的记载,认为“居延”是匈奴地名。有的学者认为,“居延”是匈奴语,意思是“天池”或者“幽隐”。有的研究者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国在流沙之外者,大夏、坚沙、居鳐、月氏等国”来推测,认为其中的“居鳐”与春秋时期屡次侵犯秦国的西戎八国之一“驹衍”是同一部族。“居延”是部族的名称,他们居住在额济纳河流域,于是人们便把额济纳河一代称为居延。转自《阿拉善简史》。

②固始汗: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卫拉特盟主、姓孛儿只斤,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

③阿宝:指阿拉善旗二代王爷阿宝。

④色科寺:蒙古语称色而科格寺,距西宁70 公里。

猜你喜欢
阿拉善唐卡蒙古族
唐卡传统技艺分类梳理研究①
李雪:唐卡收藏进入理性阶段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西藏唐卡产业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阿拉善SEE 7任会长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以恭敬之心绘画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