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学会与疫情下的不确定性共处
“人们总是期待着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判断,有一个时间节点,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疫情持续的时间和政策的对冲力度,都将带来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不仅要有直面它的勇气,更需要有认知它的能力和与它共处的能力。”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一个持续变化的环境里,没有人能够预测并借由预测做出判断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就是要朝着特定的方向,做好一次又一次调整自己的准备,并努力在前进过程中不断验证和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陈春花认为。
“其实,人生际遇并不是由环境决定,而是取决于思维的瞬间。所以,确定与不确定,在我看来是一个有机的组合,确定在我们自己的手上,不确定在环境上,如果我们把确定与不确定两者组合起来,我相信,这个不确定会是你的机遇,是你真正成长的来源。”陈春花说。
宋志平:只有既实践又学习,才能把企业做到极致
近日,2020未来教育论坛暨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演讲中表示,只实践只信经验的人做不好企业,只学习不实践的人也做不好企业,只有既实践又学习的人,才能把企业做到最好,或者做到极致。
“市场的活力来源于企业家,特别是来源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我觉得我们可能要拿更多的精力来培训这些企业家,企业家也应该更多地到商学院来接受培训。要把商学院、把大学和企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大学和企业能够密切结合起来,我们就有未来。最初我是把企业当作商学院,从商学院学了一些东西放到企业里做。后面我也把商学院当作企业,把我在企业的一些经验放到了商学院。现在我希望经济社会可以按照‘商学院+企業的模式发展,这样我们的经济生活就会有一个质的提高。”宋志平强调。
张颐武: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
中国网络红人、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走红,拥有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其影响力毋庸置疑。李子柒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成名引发国内对其是否属于文化传播的讨论。对此,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院教授张颐武表示,文化传播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李子柒视频所展现的是中国人生活中真实的存在,能够吸引对这样的文化和生活样态缺少了解的人们的强烈兴趣,这显然不是刻意的扭曲与迎合,也没有流于粗俗和低级,而是注重传播的题材吸引力。”
“虽然我们要避免大众文化传播产生消极的效果,但我们更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李子柒,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生动鲜活地创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需要更多的路径、方式和内容。”张颐武说。
倪鹏飞:变老龄化负担为长寿化红利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问题。目前有关中国的人口尤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讨论很多,且观点大都十分悲观。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和人口大国,确实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老龄化加速进程。应对‘未富先老,赡养巨大规模的老龄人口,确实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
“按照过去的定义和政策,一方面,供养人口尤其是赡养人口的规模和比例由于寿命延长在不断扩大,其供养需求也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延长的供给能力因为到龄而无法发挥作用,本应是供养提供者却变成供养需求者,供需反转造成巨大的供养缺口。传统的概念定义和政策思维,在新的技术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已经有些过时了。而正在到来的智能化时代将彻底颠覆工业时代的人口问题,最终必将全面修订老龄化的传统定义。智能化时代下,应率先改变应对人口问题的思路,未雨绸缪,积极作为,将中国未来的人口负担变成红利、挑战变成机遇。”倪鹏飞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