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古诗诵读技巧

2020-04-15 03:56付嘉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天都峰重音音节

付嘉

古诗词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时,可以用熟读成诵法、联系扩充法、想象入境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1 熟读成诵法,联系扩充法,想象入境法

1.1 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1.2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 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1.3想象入境法。

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朗读技巧指导

2.1 重音。

重音是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重音的表达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字一顿法。就是在要强调的字词前后作短暂停顿,使所发出的声音迸出,铿锵有力。通常用来表现坚定的态度、强烈的情感。

(2)拖长音节法即把要强调的字词的读音拉长,调值读得夸张些,借增加音节的长度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常用来表达较深沉的感情或耐人寻味的语意。比如: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爬天都峰》)“那么”二字之间采用拉长音节的方法,念到“么”时,又好似后面的气不足,有助于表达作者当时看到天都峰高和陡的程度,以及要爬上天都峰的困難,若只是一般地加大音量重读就不能表达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作者担心爬不上天都峰顶了。

2.2 停顿。

(1)关键词停顿。指导学生读出逻辑重音,重音要通过增加声音的力度及强度体现出来。

(2)标点符号停顿。在让学生读句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会读标点符号。根据标点符号不同的作用,读出合理的停顿,“句子”要读得平缓,“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如“下雪啦!下雪拉!”第二个“下”字读得稍重,强调下雪时高兴的心情,读出喜悦的语调。

(3)抓住句子结构停顿。要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还必须注重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把长句子从课文中找出来,自己试读,接着互相读,指名读,然后大家评析,从而使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明白这句话写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等等,再根据句子前后表示的意思来停顿,可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如“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这一句就可以根据所画的停顿来朗读。

2.3 语气 。

要让学生懂得陈述、祈使、感叹、疑问等句式朗读时所表达的各种语气和感情,并教会他们怎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朗读表现这些语气。

2.4 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就是朗读时声音语流快慢的变化。语调则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是表达语句感情、烘托环境气氛的一种重要朗读技巧。语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调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陈述、说明的句子常用平直调,表示庄重、悲痛、冷淡等感情。

(2)升调句子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节或结构稍稍上扬。疑问句、感叹句常用上升调,表示疑问、反诘、号召、惊讶等感情。

(3)降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句末音节或结构读得低弱而短促。表示坚决、肯定、赞扬、祝愿、感叹、恳求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的高低有曲折变化。一般表现为:有的句子,开头和结尾的语调都比较低,中间声音比较高;有的句子,则呈现出“低、高、低、高”式的变化。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反语、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双望镇安里学校)

猜你喜欢
天都峰重音音节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重音和语调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看音节说句子
巧绘“环境”
生本对话 勤思善悟
紧扣题眼领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