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珠平,汤丽珍,黄明芳,林菊珊,危 虹,江月卿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脑卒中是急性发病的局灶性血管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疾病与障碍并存为特点[1]。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患者的病死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2]。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首要致残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康复训练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 立足康复训练基础,寻求进一步提高康复效率的联合治疗方法,是康复医学研究的一个方向[3]。我院脑病科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定向药透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50 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4]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拟定的中风病病名诊断和分期标准,发病2周~6 个月为恢复期。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6]病类诊断为脑卒中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自汗,心悸,手肿胀,便溏,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 ①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②患者意识清楚,生命征稳定,无明显认知障碍,可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者;③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②合并急性出血性疾病患者;③癫痫患者;④对治疗药贴产生过敏者;⑤患肢皮肤破溃者;⑥合并有骨结核和骨肿瘤及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患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脑病科2017 年7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住院患者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50 50男26 28女24 22年龄/岁54.9±6.4 60.6±7.1病程/d 54.5±29.6 58.6±26.6伴高血压36 32伴糖尿病29 33伴冠心病11 13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参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7]推荐的治疗方案,于住院后开始予以改善侧枝血液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凝集、降脂及对症药物治疗。 参考《临床疾病康复学》[8]制定康复训练计划:①正确卧床体位和坐位姿势的指导与纠正;②患肢被动运动、体位转移、桥式运动训练;③坐位平衡训练,完成躯干训练、患肢控制力训练、抗阻训练;④站起和坐下训练、站立平衡训练;⑤行走训练,完成患腿支撑训练、摆动训练、迈步训练;⑥上下楼梯训练;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穿脱衣裤、穿祙、洗漱、进食训练,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完成;⑧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树立治疗信心。 第①、②项训练在病房内完成,每次30 min,每天2 次,穿插不定期检查纠正;第③~⑥项训练在康复治疗室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完成,每项训练动作完成10 次,每次训练60 min,1 次/d,每周6 d,疗程3 周。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药透治疗仪(SBX-G2 型,北京同福园科贸公司)和药透治疗贴(宋氏宝元贴,北京同福园科贸公司)治疗。药透治疗贴药物组成:穿山甲、红花、川芎、当归、延胡索、威灵仙、透骨草、肉桂、丁香、乌药、徐长卿。操作步骤:①统一于康复训练完成后,选定患侧上肢肩关节和下肢膝关节为治疗部位;②将药贴用微波炉预热至约37℃,以操作者手感微温为适,过热可放置至微温后使用;③将预热好的药贴中心对准治疗部位贴敷,将定向药透仪加热器固定在药贴上;④开启治疗仪,以患者耐受度为标准调节温度至37~40 ℃,治疗60 min,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皮肤烫伤。 治疗频次为1 次/d,每周6 d,疗程3 周。
2.2 观察指标
2.2.1 肢体运动功能 参照《康复功能评定学》[9],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积分(FMA)评价,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2.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照《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 完全版)》[10],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价,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各评价1 次,评价均由治疗师完成。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组治疗前后FMA 积分、MBI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FMA 积分、MBI 评分比较(±s)
表2 2 组治疗前后FMA 积分、MBI 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n 50观察组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MA 积分31.1±12.0 35.7±11.81)29.4±9.87 39.6±10.61)2)BMI 评分37.0±11.7 43.4±11.11)35.8±12.0 48.1±12.61)2)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均具备代偿、重组能力,康复训练可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朝可塑性方向发展,重新恢复病变所丧失功能[11]。本研究2 组治疗均立足康复训练,着重评价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显示2 组治疗后FMA 积分和MB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表明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但这与最大程度回归社会的康复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临床常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同时,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也是促进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提高康复效果的积极因素[12]。
中医定向药透疗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报道疗效确切[13]。本次研究使用的中医定向药透治疗仪采用热磁技术,能使药物分子通过定向作用,有效、深入到达靶组织。 药透治疗贴中穿山甲能活血消癥,宣通脏腑,通经活络,为君药。红花、川芎活血通经,行气散瘀;当归、延胡索补血活血,行气止痛;威灵仙、徐长卿、透骨草袪风湿,通经络;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诸药合用,袪风除湿,温经通络。 同时,中医定向药透治疗增加患肢本体感觉输入,降低肌张力,减轻患肢麻木和疼痛感,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康复训练和肢体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FMA 积分和MB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定向药透治疗能更好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与国内谢霞、李淑玲等研究报道结果一致[11,14]。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药透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疗效确切。 但本研究未比较中医定向药透治疗时机和治疗部位不同的效果,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