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镪,林 燕,陈文喜,张喜奎,洪敏俐*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 漳州363000;2. 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363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强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人群普遍易感,病情发展迅速[1]。 疫情初始,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即作为漳州地区定点收治医院,承担了全市新冠肺炎的诊治任务。 漳州市卫健委高度重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市级新冠肺炎中医救治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及漳州市医院中医科专家组成,并与省级专家远程会诊对接。 中医学强调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新冠肺炎属中医学“疫病”范畴,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还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笔者收集漳州地区新冠肺炎19 例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特征及病机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1 月23 日—2 月18 日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0例,全部接受住院治疗,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2]的诊断标准,其中普通型18 例(90%),重型2 例(10%),危重型0例(0%)。 20 例患者中收集到完整信息的有19 例,其中普通型17 例,重型2 例,有10 例呈家庭聚集性发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2]。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2]和《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3],将新冠肺炎分为寒湿郁肺、湿热蕴肺、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气阴两伤、肺脾气虚等6 个证型。
2.1 资料采集和中医辨证
2.1.1 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 全面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既往病史、治疗经过等。 制定新冠肺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全面客观地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包括发病的起因,旅居史,发热的特点,咳嗽咯痰情况,痰的性状,有无胸闷、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口干,纳寐,二便,舌象等等。望诊除望神色形态外,主要望舌象,采用手机拍摄患者舌象图片,每一份舌象图片由3 名中医专家进行会诊,确定舌质舌苔的性质,以避免个人判断的主观偏倚。
2.1.2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新冠肺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专家组逐一进行会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2]和《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3],由4 名中医专家共同确定中医辨证分型。
2.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M(XMin,XMax)”表示,计数资料例数用n 表示,频率用%表示。
3.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共19 例,其中男10 例(52.6%),女9 例(47.4%);年龄最小19 岁,最大75岁,中位数年龄38 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2 d,中位数病程8 d;合并有糖尿病1 例(5.3%)、冠心病1例(5.3%)、慢阻肺1 例(5.3%),其余16 例无合并基础病;武汉回漳人员14 例(73.7%),与武汉回漳且确诊的病例密切接触者5 例(26.3%)。
3.2 19 例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 见表1。
表1 19 例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
3.3 19 例患者舌象分布情况 见表2。
表2 19 例患者舌象分布情况
3.4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9 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寒湿郁肺证7 例(36.8%),湿热蕴肺9 例(47.4%),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2 例(10.5%),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痰瘀阻肺1 例(5.3%)。
4.1 中医证候特征及病机特点分析
4.1.1 本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4]故本病属于中医感受天地间的杂气——疫疠之气的温疫范畴。
4.1.2 湿邪致病是漳州地区的基本特征 本病中医证型可表现为寒湿郁肺和湿热蕴肺两大证型。19例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表现(73.7%),且以中低热为主(68.4%)。除了肺系症状以外,脾胃症状也多见。从舌苔看,腻苔共有10 例(52.6%),占了一半以上,可见,湿邪致病是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基本特征,病变部位主要在肺与脾。 本组病例中有14例为输入性病例,具有武汉人群发病的共同特点[1];其次, 受漳州地理气候和本地区人群体质的影响,患者若素体阳虚者,感邪易从寒化,表现为畏冷、流清涕、胸闷、纳差、稀溏便、乏力、舌淡白、淡暗、苔白腻、脉濡等寒湿郁肺证;漳州地处福建的东南部,属沿海地区,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百姓多以海鲜类为食,导致湿热体质者居多,这类患者感邪后易出现身热不扬、咳嗽痰少、痰黏难咳、口干喜饮或不欲饮、或见呕恶纳呆、大便黏滞、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蕴肺证,湿热蕴肺证占比47.4%,这与陈淑娇[5]等观察到的福建省莆田地区新冠肺炎患者24 例中湿热证占比为60%相当。
4.1.3 病变以气分为主,病情缠绵,易伤气津 19 例患者中湿热蕴肺,疫毒闭肺证兼气阴两伤,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痰瘀阻肺证占比共63.2%,病邪以湿热、热毒占主导地位。 部分患者一开始表现为寒湿阻肺,几天后即出现口干、舌苔由白腻转为黄腻等湿热蕴结的现象。 可能的原因:其一,初起输入性病例感受寒湿后又受本地区气候的影响;其二,苦温燥湿药的影响。 病变以气分为中心,湿热流连,病程缠绵,不少患者发热反反复复,多以低热为主,最长患者反复发热20 余天。 在病程中期甚至早期即可出现热伤气津的征象,表现出湿与燥的矛盾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出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这与王庆国[6]的研究结果一致,初期可兼寒、兼热、兼津伤。
4.1.4 正气受损,虚实夹杂 19 例患者中伴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3 例,占15.8%。 此类患者原本脏腑功能虚损,或气虚、或阴虚,兼痰浊阻肺或瘀血阻络,不慎感受疫毒之邪,新病老病齐发,正气受损,虚实夹杂,使病情更加复杂。 其中1 例慢阻肺老年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病程第9 天胸部CT 即开始出现纤维化影像。
4.2 本病轻症居多,预后较好 19 例患者中普通型居多,为17 例(89.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转为危重症情况发生;2 例重型其中1 例已经治愈;截至2020 年2 月18 日,19 例患者已治愈10 例。 可见本病绝大多数临床表现较轻,预后良好。 如年纪轻、无严重基础疾病,发展为危重症的可能性较小。
4.3 中医治疗原则 根据以上新冠肺炎的证候特征及病机特点可得出以下结论:本病为温疫,传染性强;病机以寒湿、湿热、热毒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以祛邪为第一要务。 治疗早期宜宣宜透;中期宜清泄肺热,湿热分消,兼顾气津;后期正气已伤,肺络受损,治疗宜益气养阴兼清余邪,化瘀通络。伴有基础病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全程顾护正气及胃气,标本兼治。
由于新冠肺炎为新发、突发疫病,我们对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证候特征和病机特点做初步的分析。 但由于目前观察的病例数尚少,难免认识不全面,随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延续,有待今后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