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宇,江 洪(通讯作者),盈世亮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重庆 402160)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康复医学科 重庆 402160)
鼻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临床医学实习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实习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步骤[1-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将鼻科相关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鼻科教学中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鼻腔、鼻窦、鼻甲等的特点,学生的认识较片面,认知程度较模糊[3]。近年来,内镜影像系统逐渐用于鼻科临床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有关部位来充分了解其特点。本次研究结合鼻科教学特点,选取我院鼻科实习生90 名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学辅助教学,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在我院鼻科实习的2014 级医学本科毕业生90 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中有男生24 名,女生21名,年龄20 ~26 岁,平均年龄(23.3±2.4)岁;观察组中有男生23 名,学生22 名,年龄20 ~27 岁,平均年龄(23.8±2.7)岁,两组鼻科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询问病史、检查体格、查找相关检查报告,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讲解鼻科相关理论知识,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为主。
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具体如下:(1)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病例,询问病史、检查体格,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取内窥镜检查,应用内镜影像学系统辅助教学。(2)教师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在不影响手术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向学生详细讲解操作过程,学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查找资料,然后将病因、病理以及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汇报,并通过纸质的形式向教师提交诊疗的具体方案。(3)学生在现场观摩时,随时提问,同时利用计算机系统同步拍照、录像。(4)课程结束后,教师检查学生的诊疗方案,给出答案,详细讲解并总结课程。
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的实习成绩以及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实习结束后由未参与此次研究的教师对90 名学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前和考核结束后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每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观察学生学习积极性、临床与理论融合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角色转变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90.54±2.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77±3.34)分,差异显著(t=9.331,P<0.05);观察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88.31±1.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56±2.94)分,差异显著(t=11.223,P<0.05)。
观察组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临床与理论融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加快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n(%)]
鼻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解剖结构复杂、生理功能特殊,同时还涉及多个交叉学科,内容纵横交错、纷繁复杂,教学难度也随之增加[4]。临床医学实习是鼻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习生丰富理论知识以及初步接触临床的过程,培养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起点[5]。
在鼻科临床带教中常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鼻科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分析临床相关案例。该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临床操作能力。各医院为提高鼻科临床医学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结合鼻科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为探究内镜影像系统用于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鼻科实习的本科毕业生90 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临床与理论融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加快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等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内镜影像系统应用于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临床教学效果良好。综上所述,内镜影像学系统应用于鼻科临床医学教学中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临床与理念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学生与医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值得各医院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