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馨,沈小波,彭佳美,冯兴梅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42 例骨性安氏Ⅱ类1 分类错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致畸。(2)无正畸治疗史者。(4)处于恒牙早期或替牙晚期者。(5)磨牙呈完全远中关系者。(6)参与本人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者,且不能进行有效配合者。(2)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3)临床资料残缺者。(4)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合并有严重病变者。(5)恶性肿瘤疾病者。42 例骨性安氏Ⅱ类1 分类错畸形患儿中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 例。观察组男11 例,女10 例;替牙期13 例,恒牙早期8例;初诊年龄为10~12 岁,平均(10.9±0.3)岁。对照组男12例,女 9 例;替牙期 11 例,恒牙早期 10 例;初诊年龄为 10~13岁,平均(10.8±0.2)岁。所选样本约占门诊处于恒牙早期或替牙晚期患者量的40%,约占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量的25%,总患者量的15%。2组患儿性别(χ2=0.099)、初诊年龄(t=1.2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Ⅰ期均采用改良Twin-Block 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2 组Ⅱ期均给予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正。改良Twin-Block 矫治器的制作:首先取患儿上下颌模型,并结合下颌前伸3~4 mm 的咬合关系对上牙架进行固定。改良Twin-Block 矫治器的结构组成包括:(1)矫治器主体结构由上颌矫治器和下颌矫治器组成,其中上颌矫治器主要由前牙唇弓、双侧第1磨牙弯制箭头卡,位于前磨牙或乳磨牙间弯制的邻间钩以及需采用螺旋扩弓器的上牙弓狭窄者;下颌矫治器的结构组成有前牙3个钩、第1双尖牙或第1乳磨牙弯制箭头卡。其中上下弯制卡采用0.8 mm的不锈钢丝,且邻间钩的游离端需采用焊银制作为球型,防刺伤。(2)矫治器辅助结构包括舌侧基托以及上下斜面垫导板。较传统Twin-Block 矫治器,改良Twin-Block 矫治器在此基础的上颌斜面导板中间置入2个螺旋扩大器,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同时分离前段和整体基托,进而促使斜面导板随扩大器的逐步打开而向前移。当矫治器斜面垫导板的前段斜面处于前下方时,下颌矫治器便可在双侧尖牙的远中至第2双尖牙的近中位置铺制牙垫,且上颌斜导板前端斜面同下颌牙垫的斜面保持70°。上颌斜导板的长度可经螺旋器缓慢加力延长,进而达到前伸下颌的作用。
两期矫治方法:Ⅰ期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功能矫正治疗,24 h佩戴,并结合患儿自身情况调节承受力大小,2次/周,采用专用钥匙加力1/4圈,每月定期复查1次,前期矫正治疗后患儿在矢状向的增加长度可达8 mm。经过3~5个月,患儿切牙处于对刃状态后可慢慢将上后牙颌垫磨低,方便下后牙萌出,但此时需保留上下颌垫的相互关系。当患儿替牙阶段结束进入恒牙期后,即Ⅱ期可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正。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和Ⅰ期治疗后以下内容:(1)2组患儿均行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期组织侧貌状态变化(唇基角、软组织颊凸角、全面凸角、颊唇沟角、软组织面角、上唇凸距、H角、下唇凸点-H线距离、颊唇沟深度),该数据由同一位医师测量,且测量2次,结果取平均值。(2)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测量,以比较PAR 指数变化,测量内容包括前牙排列、后牙排列、后牙咬合、覆、覆盖、中线6项内容。统计并记录治疗前后PAR指数分值及差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侧貌组织形态变化 治疗前,2 组各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6 个月后软组织颊凸角、下唇基角、全面凸角、颊唇沟角、软组织面角均较治疗前增大,下唇凸点-H线距离较治疗前减小;同时,观察组H角较治疗前增大,颊唇沟深度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下唇基角、颊唇沟角增大,软组织颊凸角、下唇凸点-H 线距离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患儿治疗6 个月后PAR 指数变化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前牙排列、后牙排列、覆盖、覆、中线以及PAR 总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前牙排列、后牙排列、颊侧咬合、覆盖、覆、中线以及PAR 总分等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Tab.1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ateral appearance after 6-month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表1 2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侧貌组织形态变化 (n=21,)
Tab.1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ateral appearance after 6-month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表1 2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侧貌组织形态变化 (n=21,)
*P<0.05,**P<0.01;t1为治疗前后比较,t2为组间比较
t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2 t1治疗后88.72±3.55 88.51±3.59 0.192 0.102 0.231 t1 5.768**2.065*治疗后80.43±3.32 82.71±2.91 2.367*2.168*4.853**治疗后121.15±6.33 128.71±10.42 2.846*治疗后145.36±4.70 145.61±3.67 0.192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2 t1 t1 t1 2.072*4.660**0.521 1.047 2.369*3.407**治疗后5.54±1.08 4.83±1.10 2.111*上唇基角(°)治疗前88.83±3.41 88.73±3.46 0.093全面凸角(°)治疗前142.18±3.97 141.88±3.42 0.260下唇凸距(mm)治疗前2.59±2.17 2.63±2.04 0.062治疗后2.51±1.35 2.41±1.90 0.197 t1治疗后83.43±2.41 80.59±2.98 3.393*t1 t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2 0.143 0.362软组织颊凸角(°)治疗前79.34±2.26 78.97±2.01 0.560颊唇沟角(°)治疗前116.15±9.07 115.15±8.32 0.370软组织面角(°)治疗前87.31±3.05 86.81±2.79 0.554治疗后89.21±1.42 90.11±2.64 1.367 2.588*3.937**下唇基角(°)治疗前79.01±2.74 78.64±2.51 0.455上唇凸距(mm)治疗前5.41±1.51 5.35±1.62 0.124 H角(°)治疗前22.77±1.42 22.56±1.47 0.471治疗后22.92±4.26 23.98±1.28 1.092 0.153 3.338**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2下唇凸点-H线距离(mm) 颊唇沟深度(mm)治疗前1.38±0.56 1.41±0.45 0.191治疗后1.32±0.32 1.05±0.43 2.308*t1治疗前7.24±1.02 7.39±1.15 0.447治疗后6.93±3.37 6.47±1.27 0.585 t1 0.329*2.651*0.403 2.461*
Tab.2 Changes in PAR index after 6-month treatment in all enrolled children表2 所有入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PAR指数变化 (n=21,)
Tab.2 Changes in PAR index after 6-month treatment in all enrolled children表2 所有入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PAR指数变化 (n=21,)
*P<0.05,**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2覆盖前牙排列治疗前3.58±1.43 3.32±1.52 0.571治疗后1.48±0.27 1.02±0.34 4.855**t1 t1 t1 t1 6.613**6.767**后牙排列治疗前4.08±1.41 4.16±1.47 0.180治疗后1.56±0.48 1.01±0.42 3.952**7.753**9.442**颊侧咬合治疗前1.19±0.88 1.08±0.62 0.468治疗后1.06±0.33 0.61±0.35 4.287**0.634 3.025**治疗前1.89±0.05 1.93±0.07 2.131*治疗后1.34±0.09 1.23±0.05 4.896**24.480**37.290**images/BZ_47_631_2842_662_2872.png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2覆中线PAR总分治疗前0.71±0.10 0.79±0.17 1.859治疗后0.51±0.27 0.17±0.08 5.533**t1 t1 t1 3.183**15.122**治疗前0.40±0.37 0.42±0.27 0.200治疗后0.21±0.15 0.15±0.05 1.739 2.181*4.506**治疗前13.41±3.52 13.58±4.21 0.142治疗后4.84±0.22 2.71±0.18 34.339*11.135**11.821**
2.3 典型病例 患儿 男,12 岁,治疗前安氏Ⅱ类磨牙关系,Ⅰ度深覆合,Ⅱ度深覆盖,上下颌Ⅰ度拥挤,上前牙唇倾,侧貌稍突(图1),PAR 总分为13.5分。治疗后安氏Ⅰ类磨牙关系,正常覆合,正常覆盖,上下颌拥挤及上前牙唇倾解除,侧貌直面型(图2),治疗后PAR 总分2.8 分。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明显,医师、患者及其家属满意。
目前正畸临床上有很多评价标准,如PAR 指数、客观评分系统、不调指数、牙齿美学指数、正畸治疗需要指数以及正畸治疗复杂程度、结果及需要指数等[13]。PAR指数于1992年提出,其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客观的评价参考依据[14]。通过比较治疗前后PAR 分值的差值以评判矫治成功程度,且分值差值越大,提示矫治结果越佳,患儿改善程度越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上颌前牙排列、上颌后牙排列、下颌前牙排列、下颌后牙排列、颊侧咬合、覆盖、覆、中线以及PAR总分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下降。说明经过矫治后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牙列拥挤程度,使其错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不过,PAR 指数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研究指出,PAR 指数仅仅采集反映患者牙列情况的模型信息,没能反映患者牙根、骨骼及面部美观等信息[15]。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可增加诸如客观评分系统、不调指数等指标,从而引入牙根和面部软组织侧貌的疗效评价,来对PAR 指数进行改善。
综上,将改良Twin-Block 矫治器应用于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儿的矫治中可明显改善其面部侧貌,同时能够矫正深覆盖,且该矫治器使用简单,易于接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