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中免疫细胞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探讨

2020-04-14 03:37李倩吴雍真柴艺汇高洁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免疫调节淋巴细胞抗原

李倩 吴雍真 柴艺汇 高洁

【摘 要】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开环固醇类物质,是人体必需化合物。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通过免疫调节过程中相关免疫细胞等发挥作用。维生素D通过对抗原提呈细胞分化的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免疫细胞与维生素D在免疫调节过程中的机制进行探讨,望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维生素D;免疫;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因子;作用机制;相关性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呈对称性、多发性、侵袭性[1]。近年来,RA的高致残性影响全球0.5%的人口[2],中国患病率高达0.42%,且以女性多见[3-4]。R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但免疫功能异常和相关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失调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治疗RA的药物多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等,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1,5-6]。维生素D(VD)为人体必需的类固醇化合物,VD缺乏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相关疾病有重要影响,而且与RA、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VD通过免疫调节防治RA的作用进行阐述。

1 VD概述

VD作为脂溶性开环固醇类物质,包括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胆钙化醇)[7]。人体从食物中获取VD较少,95%的VD合成源于光照[8]。VD代谢过程主要在肝内经25-羟化酶(CYP27A1)的羟化作用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25(OH)D3],继而在肾脏中经1α-羟化酶(CYP27B1)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9]。其中,VD主要活性形式1,25(OH)2D3可与其受体(VDR)结合,并与类视黄醇X受体(RXR)形成二聚体结合到目的基因上,调控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10]。血清中25(OH)D3含量也是衡定VD营养状况的主要标准[11]。

研究发现,VD除具有调节体内钙磷平衡、改善糖代谢、影响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外,1,25(OH)2D3也能够通过对抗原呈递细胞分化的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12]。

2 VD在R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免疫系统的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在RA发病中起关键作用。VD缺乏普遍存在于RA患者中[13],VD水平与RA的发病密切相关。

2.1 VD与抗原提呈细胞在RA中的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APCs)和CD4+ T细胞互相作用可导致RA发生[14]。其中,树突状细胞(DCs)作为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初始T细胞向各个细胞亚群分化、刺激初始T淋巴细胞增殖、调节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以及在介导免疫耐受中处于中心地位[15]。RA炎症发病部位与DCs在体内的存在部位有高度一致性[16]。DCs广泛存在于RA滑液和滑膜组织中,与正常外周血DCs相比,滑液DCs特异性刺激自身外周血T细胞的能力更强[17]。

研究证实,25(OH)D3可降低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的表达,从而减弱其抗原提呈能力,抑制T细胞的增殖[18]。1,25(OH)2D3也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DCs的免疫耐受性,从而改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症状[19]。免疫细胞表达的CYP27B1和VDR主要受免疫信号的调节[20];经过1,25(OH)2D3的干预可抑制DCs分化和成熟,促进成熟DCs(mDCs)凋亡,同时未成熟DCs(iDCs)中的CYP27B1表达升高,VDR表达则降低[21]。iDCs活化原始幼稚的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主要通过调节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来抑制免疫反应;mDCs则诱导免疫反应,致T细胞增殖,对“危险”和组织损伤信号作出反应,其中信号包括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微生物产物等[22]。因此,VD对于参与RA发病的关键免疫细胞DCs具有重要价值。

2.2 VD与淋巴细胞在RA中的作用

2.2.1 VD与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内发育成熟,主要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可分为多個T细胞亚群,目前认为主要参与RA发病的是辅助T细胞1(Th1)和Th17[23]。T淋巴细胞由共刺激/抑制分子提供正性和负性信号,进一步调控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以及功能成熟,在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但表达失衡可能会导致Th1分泌的IL-2、Th17分泌的IL-17水平升高[24]。

VD可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中VDR的表达,在不影响无活力和受抑制Treg细胞的情况下,上调Treg细胞分泌Toll样受体9(TLR9)和IL-10的表达;Toll样受体也是连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纽带[25];而IL-10能够抑制Th1、Th2的免疫反应,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目的。VD还可调节Th17/Treg细胞的平衡,参与T细胞分化,使免疫性疾病进程向好发展[26];T细胞由Th1向Th2转化可通过VD的促进完成,并且有效抑制因Th1引起的免疫反应而造成潜在的组织损害。

2.2.2 VD与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对RA的发病机制也存在一定影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B淋巴细胞的存活和成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脾脏巨噬细胞和DCs随着RA的发展BLyS呈高水平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27]。

VD对B细胞具有直接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抑制B细胞增殖,抑制活化B细胞转化为记忆B细胞以及浆细胞的分化等[28];其中1,25(OH)2D3可抑制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所需的内质网细胞核信号(ERN1)和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进而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29]。RA患者外周血的T和B淋巴细胞中共刺激分子CD80、CD86存在异常表达[30],而补充VD可有效缓解该指标。故VD可经由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相关免疫调节而改善RA。

2.3 VD与细胞因子在RA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作为由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种微量免疫调节介质,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机体生理平衡、防止肿瘤发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VD通过对促炎性、抑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达到改善RA的目的。

2.3.1 VD与促炎性细胞因子 IL-1和TNF-α為RA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促炎性细胞因子。其中,IL-1是破坏关节软骨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它既能促进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合成并释放胶原酶和前列腺素E2(PGE2),又能促进滑膜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1]。TNF-α可促进骨吸收、骨质破坏以及纤维母细胞增生,抑制骨胶原的合成;也能促进软骨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加快关节炎的损伤过程[32]。

在TNF-α介导的RA中,VDR在其病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软骨细胞、滑液细胞上均有表达[33];VDR信号系统的缺失则会加重炎性关节中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加速骨侵噬以及对软骨组织的破坏[34]。1,25(OH)2D3则能下调TNF-α、IL-17等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1-α羟化酶基因缺失所致的1,25(OH)2D3缺乏,也可导致IL-17水平的升高。

2.3.2 VD与抑炎性细胞因子 IL-4在RA的发病过程中可通过调节RA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的活性,抑制细胞反应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不仅能抑制TNF-α、IL-1β的活性,控制炎症反应,也能降低单核细胞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以及PGE2的产生。IL-10在RA疾病模型中可抑制TNF-α诱导的PGE2释放,进行免疫抑制调节;也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B细胞的活性,分泌多种抗体[35]。

VD减少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的产生,同时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等的分泌,从而使活化T细胞向Th2分化;1,25(OH)2D3也可能通过下调IL-4水平改善Th1/Th2在疾病中的波动[36]。

VD也可呈剂量依赖性的刺激Treg细胞分泌IL-10,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合成以及肥大细胞产生,对Th1的分化产生影响,维持Th1/Th2的平衡[37]。

3 小 结

目前,RA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寻求一种高效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成为RA防治的关键。而VD可能通过对免疫系统中的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等进行调节而防治RA,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VD可能是对于RA的辅助治疗具有前景的药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于VD防治RA所进行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严格评价,以真实并适用于临床为原则,为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因此,VD在RA发病中的作用有望为医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池里群,周彬,高文远,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851-2858.

[2] OPAVA CH,BJ?RK M.Towards evidence-based hand exercis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Lancet,2015,385(9966):396-398.

[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4):242-251.

[4] 杜红莲,陈鹏.不同年龄起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4):5-8.

[5] 郭雨凡,武剑,王鸣军.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不同组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19-21,34.

[6] 邱勇,陈龙全,刘红.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2):53-55.

[7] 夏维波,章振林,林华,等.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1):1-19.

[8] HOLICK MF,CHEN TC.Vitamin D deficiency:a worldwide problem with health consequences[J].Am J Clin Nutr,2008,87(4):1080-1086.

[9] 陈云志,管连城,高洁,等.维生素D轴:中医补肾方药的潜在靶点[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9):2210-2212.

[10] CHENG JB,LEVINE MA,BELL NH,et al.Genetic evidence that the human CYP2R1 enzyme is a key vitamin D 25-hydroxylase[J].Proc Nati Acad Sci USA,2004,101(20):7711-7715.

[11] CASHMAN KD,HEUVEL EGVD,SCHOEMAKER RJ,et al.25-Hydroxyvitamin D as a biomarker of vitamin D status and its modeling to inform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within the population[J].Adv Nutr,2017,8(6):947-957.

[12] KERR GS,SABAHI I,RICHARDSI JS,et al.Prevalence of vitamin D insufficiency/deficienc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ssociations with disease severity and activity[J].J Rheumatol,2011,38(1):53-59.

[13] CRAIG SM,YU F,CURTIS JR,et al.Vitamin D status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disease activity and severity i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recent-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J].J Rheumatol,2010,37(2):275-281.

[14] 张振,孙晓彤,邬秀娣,等.IL-34对类风湿关节炎髓系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4):564-568.

[15] LIU K,NUSSENZWEIG MC.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dendritic cells[J].Immunol Rev,2010,234(1):45-54.

[16] KREMER JM,WESTHOVENS R,LEON M,et al.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T-cell activation with fusion protein CTLA4Ig[J].N Engl J Med,2003,349(20):1907-1915.

[17] THOMAS R,QUINN C.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role of CD86 in the synovium[J].J Immunol,1996,156(8):3074-3086.

[18] 劉春雨.25(OH)D3对结核激活DCs成熟和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19] 林晨虹.1,25(OH)2D3诱导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作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0] BAEKE F,TAKIISHI T,KORF H,et al.Vitamin D:modulator of the immune system[J].Curr Opin Pharmacol,2010,10(4):482-496.

[21] 李海园,唐征,施婴婴,等.1,25-二羟维生素D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7):907-915.

[22] JONULEIT H,SCHMITT E.The regulatory T cell family:distinct subset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J].J Immunol,2003,171(12):6323-6327.

[23] PICERNO V,FERRO F,ADINOLFI A,et al.One year in review: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Clin Expl Rheumatol,2015,33(4):551-558.

[24] SMITH-GARVIN JE,KORETZKY GA,JORDAN MS.

T cell activation[J].Annu Rev Immunol,2009,27(1):591-619.

[25] 赵慧,温鸿雁,刘洋,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5-羟维生素D与血清学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关系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9,23(2):95-101.

[26] 吴海霞,夏秋霞,沈晓露,等.维生素D3对脂多糖诱导流产小鼠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

T细胞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6):671-673,682.

[27] REYES LI,LE?N L,GONZ?LEZ G,et al.Dexamethasone inhibits BAFF expression i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Cytokine,2008,42(2):170-178.

[28] 冯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6.

[29] CHEN S,SIMS GP,CHEN XX,et al.Modulatory effects of 1,25-dihydroxyvitamin D3 on human B cell differentiation[J].J Immunol,2007,179(3):1634-1647.

[30] 鲍蕴文,张智贤,何秋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中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

达[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7):2931-2933.

[31] STRAND V,KAVANAUGH AF.The role of interleukin-1 in bone resorp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Rheumatology,2004,43(Suppl 3):10-16.

[32] 李亚芹,闫勇,黄敏,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GM-CSF,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4):4702-4705.

[33] 黄颖,匡萍,李蓉,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临床常用炎性指标相关性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6):5-7.

[34] 洪琼,徐建华.1,25二羟基维生素D3与其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33(3):371-373.

[35] MOCELLIN S,MARINCOLA F,ROSSI CR,et al.The multiface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L-10 and adaptive immunity:putting together the pieces of a puzzle[J].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2004,15(1):61-76.

[36] 郑喜洁,罗静,郭珲,等.1,25-二羟维生素D3对IgA肾病大鼠白介素-4的调节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1):772-774.

[37] 周妍,周新,王笑秋.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气道炎症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7):858-862.

收稿日期:2020-04-20;修回日期:2020-07-06

猜你喜欢
免疫调节淋巴细胞抗原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知多少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新冠抗原检测入医保,算的是大账
中药混合粉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情况分析
前列腺特异抗原高就是癌吗
知乎
加味金水六君煎对肺癌围术期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
中药重楼抗炎活性成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CD4+淋巴细胞测定和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