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对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对提高高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既能让学生学会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写作能力,也能提升其语文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议题。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阶段,教学过程要旨在增强高中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语文文化体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从高中阅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及相关阅读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 高中阅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首先,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就能做到听懂、会说、能读、可写,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思维发展与提升就是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当下,大部分的高中生都非常重视语文,但不是很喜欢语文,从核心素养培养层面来看,正是由于教师没有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然后,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是学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总的来说,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的语文学习意愿和信心,是需要教师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内容。
最后,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的语文文化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由于欧美文化的冲击,当下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崇敬心正在慢慢削减,因而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使之能够重新审视并重视中华文化,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的教学重任。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适书目
选择书目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关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成败。教师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如下两个步骤。
第一是要“好选书,选好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选书能力,把一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图书作为首选的阅读素材,而且在选择时切勿让一些看似是好书的“心灵鸡汤”和所谓的成功学理论蒙混过关,一定要精挑细选。
第二是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书:书分好坏,但更重适应性。有些好书不适合学生,自然也不能作为学生的阅读素材,例如《红楼梦》被誉为四大才子书之首,文笔极佳且内涵丰富,但却不适合高中生,而《西游记》虽地位不如红楼梦,但其中对于神魔怪盗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却能够紧紧抓住学生内心,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更适合高中生。
(二)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即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文章而获得知识。这是一类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阅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就不同文章的体裁、内容、创作背景、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杜甫的《阁夜》与《旅夜书怀》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写作心情就不同,从语言方面分析,《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意境悲壮萧瑟;而《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全诗意境高疏壮阔,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其次,教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对比中外文学名著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例如《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水浒传》和《堂吉诃德》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在立意或情节构架方面有异同之处,例如《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都是以复仇为故事内容,而《赵氏孤儿》是以声讨奸恶,颂扬忠善,讲求孝行的道德为主题,《哈姆雷特》则是人文反思的主题。通过对比,可丰富学生的视野和人文文化内涵。
(三)问题阅读
问题阅读就是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学习知识。
例如在阅读《锦瑟》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此情”指的是什么?以此问题,让学生分析李商隐在整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怎样的参悟?如何正确解读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思路也更加清晰,阅读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
(四)探究阅读
探究阅读就是用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从阅读教学的层面来看,教学要善于从审美和文化的角度挖掘文本,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体悟能力。
比如学生在反复诵读《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能感受到这首诗很美,美到让人沉醉,但多数学生说不出美在哪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明白这首诗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诗情。再比如教《故都的秋》可以引领学生搜集古代相关诗文,借助这些经典诗文细品秋草、秋蕊、秋蝉、秋雨、秋果等意象的历史文化内涵,体会作品“清、静、悲凉”的文化韵味。总之,通过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品位、人文素养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拓展。
(五)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公正而客观的点评,从而让学生发现阅读问题,从而对症下药,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在评价时应当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例如在阅读《劝学》时,教师应就《劝学》中对于“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期望”的论述对进行点评,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阅读效果等,在对这些细节进行评价之后再进行终结性评价,指出学生的优劣之处,帮助其优化阅读学习方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核心素养教学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认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职责,努力摆脱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志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青海教育,2019(5):31.
[2]蒋海港.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校园,2018(4):47.
[3]黄娟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5):36-39.
[4]丁兆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析[J].新课程,2017(6):29.
作者简介:
陈彩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