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研究

2020-04-14 04:48曹华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加深,与之前的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相比,在初中学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一些传统老旧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教学管理要求,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照顾学生的情绪。在正确心理引导的同时加强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叙述了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初中生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来探讨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班主任工作

当今社会,经济政治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初中高中的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同学们的心理特征,并将这些心理特征运用到初中的班级管理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 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班主任在学生心理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学生不应该仅仅掌握好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具备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的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心理尚未完善和成熟,周围若有一些不利因素则会的影响积极心态的形成。班主任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班主任应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出现的情况,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更健康开朗地参与到日后的学习中去。

(二)一些初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一部分人的压力不断不增加,一些家庭中的家长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当代的初中生不管是在学业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比以前几代人更大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压力越大,产生负面情绪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 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信心有所欠缺

家长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总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最优秀的存在,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就可能越少表扬孩子,总是严格要求,希望鞭策孩子。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努力更优秀,甚至一直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这样下去时间一长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样样不如别人,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不如别人,不相信自己的水平与能力,说不定就会因为一次考试,一场比赛的失利而自我否定。自信心存在欠缺,有失落感与自卑感。

(二)缺乏沟通交流

一些学生的自我管理现象比较突出,自我意识较强,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少。没有班级和集体观念,不信任他人,团队合作意识也比较差。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出现的这些现象不加以重视,正确引导,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三)表现欲望强,爱出风头

与上一条叙述中的一些同学缺乏沟通交流不同,还有一些学生他们在班级生活中的表现欲望会更强。本身学习基础不够踏实,心里不平衡感就更强,总想寻求机会表现自己,期待引起同学、老师、家长的关注,爱出风头。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与称赞,虚荣心强。

三、 初中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工作中的策略

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的心理引导情况直接影响到班级心理建设工作开展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任务重大且关键,必须尽心尽力尽责地做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引导学生适当表达自己的心理想法

当一个人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观点和想法之后,就会下意识的观察他人听到自己观点后的反应,或认可或否定。若是观察到自己提出的观点受到了众人的肯定与欢迎,就会使继续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与之相反,如果自己提出的观点不被人接受,就算有再多的依据和理由,有一些人为避免与他人发生争执也会下意识保持沉默。大多数人都会尽力避免因为独特的想法被他人不理解情况的发生。

肯定与鼓励是在初中班级的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表现较高的认同时,同学们就会获得成就感,这样教育与沟通的过程就会充满信任。学生就会为了保持在老师与同学们之中建立起来优良的形象,就会一直充满上进心。肯定与鼓励会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适当表达自己的心理想法。

(二)增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初中班级里的大小事情,不应该只有班主任和老师才有决定的权利,班级里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与老师一起进行商讨从而形成最终决策,学生和老师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来,班级决策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还可以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班级中,在宿舍里有的积极的优秀的想法也会有一个合适的途径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就会切实地感觉到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充分了,班里气氛也会更加的融洽与和谐,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也都会积极踊跃地参加。

(三)班主任心态健康向上,以身作则

学生们在学校中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作为班主任,不管是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还是所作所为,都直接影响到同学们观念的形成。在初中同学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本身的心态影响着学生们心态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积极心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

四、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班主任应该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途径为学生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在班级的管理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的效应,对学生们加以引导,并且聆听和鼓励同学们,引导学生适当表达。使班级里的每个同学都各司其职、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史晓婷.论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成才之路,2019(18):12.

[2]齐延飞,王金枝.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39+46.

[3]荀丽.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95-196.

作者简介:

曹华,广东省廉江市,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