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牧 王雪燕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情况的调查分析,阐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改变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相脱离的现状,扭转以往的教育理念,使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的“隐形教育”融會贯通,实现全方位育人功能的最优化。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调查研究
“思政课程”是一门系统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它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知识中、各类学生活动中[1]。使育人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有思政基因的注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搭建全新的教育载体,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目标,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调查分析
笔者针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情况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师生问卷调查共3537份(学生3324份,教师213份),学生涵盖了文史、理工和艺术体育类等专业,教师涵盖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基础课教师,辅导员教师、行政管理教师和处级干部教师等。通过调查分析,非常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的师生只有17%,79%的师生了解一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育人还有很多师生不是十分了解,我们要加强宣传、推进落实。70%的师生认为非常重要并非常希望学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60%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信念品格,77%的学生希望大学应着重培养政治思想修养,50%的学生认为协同育人应该贯穿大学四年。由此数据可以分析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广大师生的强烈意愿及表明了其必要性。78%的教师认为学校课程改革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75%的教师认同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并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中,22%的教师认同但处于观望状态,65%的教师已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75%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说明现阶段高校已经逐步落实推进,当然在调查过程中师生也提出针对现阶段实施情况的改进意见,例如政策制度应更加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讲授内容应融合,教学方式应更加多样化,二课活动内容应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网络平台内容和形式应更加多元化,校园氛围应更加鲜明等。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脱节、实践活动设计不切合学生需求等问题。90%的师生认为专业课、基础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对推进协同育人起重要作用,可见教师队伍协同对育人起主导作用。同时师生也提出了很多关于顶层设计、协同育人机制及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习近平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机制,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是新时期我国我党培养人的必然要求。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来看,这也是广大师生的迫切需求和期望,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党、国家、社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我们要将思政教育充分贯穿融入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与各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全过程、全方位加强思政教育[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高校育人目标要与政治立场保持高度一致。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以德育为中心,发挥学校各类教师的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当下社会越发多元,文化及利益背景越发复杂的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全方面多元化,在开展思政课程的同时,将思想引领知识传授相互融合,把思政课程的教育主阵地和功能向外延伸和向四周辐射,强化思政教育效果。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多考虑的是专业知识性传授功能,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思政德育教育功能相对弱一些。因此,要在高校领导层重视的同时积极向下、向基层、向一线课堂下沉,使每位教师都重视并身体力行地践行,因为教师是育人的实施主体,发挥育人作用。
(二)解决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问题。
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起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将思政课程主阵地绝缘化,要以主阵地为中心,找到结合点形成互联网络化,这样辐射更广。我们要意识到专业课程中知识与思政因素相结合的意义,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围绕德育的基本任务构建新的教育载体,探索“思政+”“+思政”的模式,改变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相脱离的现状。把学生培养成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养高,有担当有品格有素养的社会主义青年主力军。
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首先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体制建设,从而激发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保障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效应[3]。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听教师讲授知识或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价值观更多受教师的影响,所以在专业知识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秉承爱国主义思想主线,坚定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采用潜移默化融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专业素养,鼓励发展学生做为人民、国家、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人。思政课程专业教师也要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找到思政理论与相关专业的接熔点,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三全育人理念的实施。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一)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协同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为保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全过程育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校级领导机构,联动部门、制定职责、制定考核机制、评优评职、考察培训等,组织定期教学观摩和教学评比汇报。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要在联动部门的组织下相互配合协作以形成育人合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协同,充分发挥育人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思政理论课要与专业课老师合作,结合专业内容进行有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思政理论讲解。多样式开展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切实有效地认知专业、认知思想意识形态,使学生更加深入认知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在各类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找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交融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我国伟大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等的爱国情怀等。
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深入掌握教材理论的同时,应打破传统灌入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多载体、多样式的教学模式,例如课堂话题讨论、辩论、反转课堂等,同时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使思政理论不再高大上而是更接地气。用生动鲜活的实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解到、体会到和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性。通过大数据、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变迁和实例说明我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历经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使学生深刻理解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从何而来,增强学生的理论和制度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青年担当意识。在思修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通过传统与当代相结合,多举大学生身边的实例,以讲经典、话典故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故事,讲好红色故事等,讲授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诚实守信、忠孝仁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主动体悟传统美德的意识,自觉遵循切身践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
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也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渠道,教师在传播通识知识时,要充分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精神、价值观念等与通识有机结合传导给学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元素的丰富源泉,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厚学生民族情感,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引领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因此,明确教育课程的“守渠”责任的同时,全面加强素养教育、德育教育,将思政基因融入课程教学,找准专业与思政融合的切入点,不会使学生觉得“生搬硬套”而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通过精准的切入點对专业和德育更加感兴趣,从而自主地将专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思想意识形态相结合,发展成德才兼备的社会青年[5]。
辅导员虽然没有思政课教师那么深厚的理论积淀,没有专业课老师那么深度的专业技能,但因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不同,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同时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综合素养和对所带学生专业体系的了解,能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将学校规范与诚信相结合、将专业职业生涯与人生理想相结合等;开展学生活动时将社会责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专业技能提升与爱国情怀相结合等;指导毕业就业时,将小我价值的就业目标与大我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等方式,循序渐进地、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认知和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将远大抱负通过实际行动一步步实现,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三)丰富育人载体,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广义的课堂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网络课堂”[6]。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制定各类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智育与德育相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融入,将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相融合。在显性思政课程中,将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引导课,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理想、信仰和价值的指导,奠定思想基础。以毛泽东思想概论为形势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今形势与政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环境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践。教学方式要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变化,如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题课程强化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等。另外,教师必须理想信念坚定,把握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授课内容与主流文化价值观同频共振。在隐性课程思政中,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二课活动载体要引领时代风尚,比如紧跟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如两会期间谈国家政策热点,结合时间节点的主题讨论,如端午节话传统文化,励志朋友圈如讲述身边故事,社会志愿服务如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红色资源主题活动如利用红色资源激发爱国情怀等,更加吸引学生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思考、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7]。新媒体载体思想润物细无声,现在网络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新特点,创新网络课堂新形式和网络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的时效性和迅捷性,丰富教学载体,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时代思想相结合,引导弘扬主流思想,提高德育成果。
总之,破除思政治理论课孤立无援的窘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每位教师都应承担的职责,每门课程和每项二课活动和网络阵地都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只有建立健全机制、各部门各环节各位教师全力配合,创新教育载体形式,才能将思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贯穿于教书育人,促进协同育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杰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2]刘学思.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8(20).
[3]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教学研究,2018(6).
[4]顾恩平.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2).
[5]焦连志.黄一玲.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3).
[6]方平.强化“四个聚焦”,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810/c40531-29462413.html.
[7]冯丽.西安交大:讲95后大学生喜欢的思政课[N].中国教育报,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