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生玉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的多元化、灵活性已经成为教育优化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在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这一教学形式以其高度的课程多元化、课表灵活性成为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为了更好地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科学进行班级教学目标分层以及教学内容分层的角度,落实、优化走班制教学,发挥其优化数学教学、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走班制教学;教学策略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从原本的“保证成绩”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走班制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适应了当下强调人才综合发展的趋势,能够促进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落实,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在应用这一教学形式时,教师应当积极遵循“因材施教”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充分展现这一教学形式的独特优势,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为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
1 科学分班,做好准备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但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许多学生缺少数学学习兴趣,常常“谈数学色变”。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1]。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不尽相同,教师往往顾及大部分学生,多采用适用于“中等生”的教学方式,所以会出现“优等生”因为教师讲的知识自己都懂而开小差、“差等生”因为教师讲的知识自己都听不懂而走神的情况,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实施走班制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选班,以便学生今后在适合自己的班级中提升学习效率。
如在“函数”的教学中,由于在初中时期学生也学习过一些基础的函数知识(如图1),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初中时学习函数的情况选班。优等生即那些充分掌握了函数定义、各类常见函数的性质、各类常见函数的图象,且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理解速度较快,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较高的学生;中等生即基本掌握初中阶段函数基础知识,且平时的数学学习态度端正,能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思维还不够灵活、理解能力中等的学生;差等生即初中函数基础知识薄弱,数学成绩、学习积极性等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的学生。
科学划分班级,才能让学生在走班制教学中获益,获得因材施教的教育。
2 目标分层,科学合理
不同的教学目标会对教学设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走班制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这样一方面,方便教师进行接下来的课程设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学走班制课堂。
如在“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分层。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意义、明确事件发生频率和概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要在过程与方法层面学会理解概率知识,并运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还要在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层面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中等生而言,需要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能够通过抛硬币试验来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对于差等生而言,需要了解这一部分内容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并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能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目前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班级的选择,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动力;也能在一步一步提升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
3 内容分层,提升效率
在进行了基本的分班工作、目标分层后,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教师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以提升走班制教学的效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课堂中全身心投入,并获取知识。在进行内容分层时,教师可以将高中数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分为Ⅰ、Ⅱ、Ⅲ三个类别。下面,笔者将以“三角函数”的部分内容为例,进行详细分析[2]。
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级别。Ⅰ类即基础知识,包括重要概念、公式等,如三角函数内容中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象限符号。Ⅱ类即重点内容,如三角函数内容中正弦、余弦、正切概念的形成与同化,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与各个象限之间的联系,三角函数中单位圆的作用。Ⅲ类知识即难点知识,如用角的終边上的点的坐标描述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符号。其中,Ⅰ类要求所有学生掌握,Ⅱ类要求优等生能够灵活应用、中等生基本掌握、差等生做到理解,Ⅲ类知识要求优等生基本掌握、中等生鼓励理解、差等生不予强求。通过这一教学内容分层,能够使走班制的灵活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总之,走班制教学是高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充分落实的推动力。在高中数学学科中,走班制教学的开展就可以从分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层面入手,教师要积极探究与思考如何真正落实这一教育方式。值得注意得是,这一教学形式虽然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教师应当合理使用这一教学形式,积极探索优化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勇.探高中数学分层走班,促素质教育上新台阶[C].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2]任丽伟,王彦婧,田菲菲,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沈阳大学虎石台附属实验中学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