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丁
摘 要: 在泛文化时代,青年身处文化漩涡之中,容易受到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青年有鲜明的立场,能够分辨是非,从而坚定主文化。但也有极小部分青年囿于各种亚文化之中,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主体应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发挥主动性,积极引导青年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发挥最大功能,努力消解不良影响。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如今,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不断成熟,大众文化随之呈现出异彩纷呈态势。“镇魂女孩”“现男友”“锦衣奶奶”频频登上热搜,粉丝文化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事件,“我太难了”,“人间不值得”等网络流行语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生活压力的吐槽,展现出丧文化影响下的部分年轻人的社会心态。与丧文化有类似属性的佛系文化成为2018年度网络热词,“都行”“无所谓”成为一些佛系青年的口头禅。然而信小呆、杨超越等以好运符号为代表的锦鲤文化走红,在重要事情面前转发迎好运又体现出佛系青年内心挣扎和矛盾的状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走红,不仅使短视频迎来了发展的风口,而且使土味文化、嘻哈文化、cosplay等小众文化扩大了传播链条。除此之外,b站使二次元文化逐渐走到主流视线中。
亚文化,与主文化相对,是指某一种文化群体所有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信念、行为方式等精神性活动的综合体现,是属于部分的或边缘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顾名思义,以年龄为界,是指由青年群体创造的,用以表达自我价值追求、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的各种文化实践和生活方式,它是社会总体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内涵丰富,类型多样。
一、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一)抵抗性
青年亚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是抵抗,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流文化内容、表现形式等的抵抗。根据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看法,亚文化不仅是代沟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结构矛盾的产物[2]。如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许多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青年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增长。青年亚文化试图解决父辈社会中悬之未决的社会问题,以戏谑的方式对各种不公正现象进行符号层面的挑战。这些狂欢化的青年亚文化,是他们在自我与主流世界之间筑起一道抵抗的“墙壁”,是争取自身权利和获得成年人承认的文化工具,也是他们情感交流和身份认同的渠道。值得注意的是,亚文化虽然具有抵抗性,但主要是“仪式化”的抵抗,其本质还是父辈文化的存续。
(二)边缘性
青年亚文化倾向于表达边缘群体的审美取向和另类体验。作为亚文化传播和创造主体的青年在社会结构和文化权力中处于弱势地位,来自主流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较少。他们处于社会边缘。费斯克将大众的快感分为两种类型:躲避式与生产力[3]。青年亚文化者的边缘处境是青年自主选择的结果。他们以个性为荣,以兴趣选择表达与主流文化互不打扰的价值倾向。站在边缘的视角上,用虚拟与非虚拟的方式和行为融入社会、解读社会。在受社会支配力量影响较小的娱乐领域、消费领域、审美领域等文化领域,构建表达自身价值需求的文化空间。
(三)创造性
青年群体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是一个处在身心躁动不安的青春期的世代性群体。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拥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易于接受、模仿、改造新鲜事物。亚文化的各式类型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个性,在娱乐方面产生了二次元文化、cosplay文化、御宅文化、网游文化、摇滚文化,我们身边还充斥着粉丝文化、山寨文化、嘻哈文化、土味文化。青年亚文化种类繁多,生命力旺盛,这些个性的保持和表达来自源源不断的创新,因此青年亚文化的灵魂在于其创新性。
二、青年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青年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它实现了部分没有进入主流文化视野的边缘、小众文化群体的自我文化认同。所以,青年亚文化为边缘和小众群体提供了文化意义上的自我实现与满足,暂时实现了表达的欲望,有利于其排遣内心的挫折感,消除与外界的隔绝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亚文化有一定的功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需要正确看待。
(一)多元文化环境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话语权
在阿伦特看来,公共“首先意味着,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为人所见、所闻,具有可能最广泛的公共性”[4]。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共话语空间不断扩大,信息流动加快,也带来了海量文化的泛滥。法国社会学家福柯对话语分析后得出,“一种话语一旦形成,便占据了排他性的固定场域,因此,话语具有隐形而强大的权力属性”[5](28-29)。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载体和符号,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度和教育成效的效度息息相关。青年人审美偏好猎奇而热烈,类型多样的青年亚文化迎合和满足了部分主体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占据了这些青年生活的大部分空闲时间。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强势入侵公共空间,不断侵占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话语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效。
(二)娱乐圈层固化侵蚀青年社会责任感
青年亚文化群体一般是以相似的年龄层次、地域关系、心理结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为标志而构成的。青年亚文化这些圈層和群落,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话语体系。“圈地自萌”,意思是在自己的小圈子自娱自乐,沉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现在越来越成为部分青年人的生活表征,即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沟通,表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造成了精神上的贫瘠。一些门户网站、热门App迎合当下青年的这种兴趣,用大数据算法为用户推送他们停留过、点击过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息茧房。这些内容只是娱乐大众,提供精神按摩,并不承载教化意义。当兴趣的孤岛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把热情倾注于小我,就很少有感情、有兴趣去触碰、讨论和参加公共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事情。
(三)价值认同危机动摇青少年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是人们在价值问题上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易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如今,多元文化并存使价值选择趋于多样,容易产生价值冲突,影响价值判断和选择。形形色色的青年亚文化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使一些隐匿于社会机理的问题、症候扩大化、夸张化。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亚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容易对青年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在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变得动摇和盲从。部分青年尚未具备完整的三观,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淡漠,塑造了如“宅男宅女”的边缘型人格、“佛系青年”的回避型人格、“铁杆粉丝”的偏执型人格和“网络喷子”反社会型人格等异化人格。
三、青年亚文化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调适路径
(一)以文化人彰显传统文化底蕴
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恢宏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无数文人骚客写下不朽的名篇,无数英雄儿女留下可歌可泣的传说;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美德,异彩纷呈,塑造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整体文化底色。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加强对青年人的经典阅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引发他们的思考,触及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真正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次,新时代条件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动力,要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制作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新节目,形成多样化的文化精品品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打造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的文创产品,使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审美之中,贴近青年,使文物及其蘊含的文化意蕴以年轻的姿态“活”在当下。最后除了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外,还要兼具世界眼光,对人类优秀文明化成果的有益、科学的成分进行汲取与内化。要坚持“西为中用”“去伪存真”的原则,使之巧妙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互补与交融。
(二)以理服人增强主流文化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6](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自上而下都应遵循的价值准绳,是凝魂聚力的精神旗帜。首先通过理论宣讲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全面认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价值内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自觉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执行者、忠实守护者。其次要拓展实践渠道,广泛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带领学生参观敬老院、下乡、支教等志愿活动,深化学生的认识。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做知行合一的新型人才,将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再次运用好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教育内容和审美体验的完美结合,可以传导价值共识,引领社会孕育良好风尚。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生态氛围,可以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双向沟通中完成对青年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引导。
(三)以美育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如今,物质生产极大发展,人们对美的期待和呼吁更加迫切,审美需求更加旺盛。加强美育是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受教育者完备品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加强美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原理,提高学生鉴赏和感知美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感知体验向审美理性转变。培育学生高度艺术审美,提高审美阈值,扩大艺术视野,自觉抵制低俗和不良文化的侵袭。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理论教育,保障美术课的基础教育地位。通过理论灌输和熏陶,为提高艺术素养打牢基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拓展美育空间。美育不能局限于鉴赏、品评美术作品,而应该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寻找大美,丰富教育形式。最后家庭和社会要多方参与,发挥教育合力。一个人的发展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家庭氛围营造、家具陈设布置都会对学生的审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应定期举办一些公益性的展览、比赛,吸引公众接触美、感受美甚至体验美,提高全民审美水平。只有将全社会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完善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术素养。
(四)以体健人塑造强壮健康体魄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7]。生命活力是个体健康发育的基础,为智力、道德、人格等层面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丧文化、宅文化、颓废文化等青年亚文化的流行,反映出部分青年状态萎靡不振,生活态度消极,欠缺生命活力的状态。同时长期缺乏锻炼,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患上近视、颈椎病等。体育教育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人体体质,提高生命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命价值。高校首先应保障资金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为“体育校园”提供保障。其次学院要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校内外统一的课程教育体系。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保障体育运动时间,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教育”。最后将学生身体素质纳入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中,强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与干预,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黎.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2]胡静.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D].济南:山东大学,2009.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9-02-27].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项目:2020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启示研究”(2020SY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