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英
“十二五”以来,国家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划定基本农田作为特殊保护的同时,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构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格局。但是,项目建成后也存在管护不到位,设施损坏严重;供电不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文章结合镇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度,決定受益范围面积,建设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是对规划区域内路林水沟地综合整治,达到路贯通、林成网、沟相连、井有水、电畅通、旱能浇、涝能排、实现提产量,保增收的目的。
镇平县“十二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48万亩,自然资源部门承担建设任务19万亩,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三级联包”责任制,对工程严把质量关。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田地平均提高产量150斤,群众可增加收入180元,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主动性。
项目建成后的管护现状
管理不到位,设施损毁严重。项目验收合格后,按规定移交给属地政府或村委会使用、管护。由于乡村两级没有明确固定管护人员,导致事后管护形成虚设,井亭内水泵管件损坏,出水管线门缺损,通水管道、电线被挖断,电闸和保险盒被盗取等现象十分普遍。
供电机制不顺,项目用电困难。项目移交井电接收渠道不同,机井移交村委管理,电力设施移交电力公司,群众使用时需先缴费后使用。特别是电力设备损毁后,没有专项维修资金,村委与电管所相互推辞,导致个别有井无电现象。
机井深度不够,供水不足。多数项目机井设计深度60~80米,以使用地表水为主。但是,随着降雨量逐年减少,地表水大幅度持续下降,导致部分机井在使用时出现供水不足现象,严重影响使用效率。
地块分散,使用成本较高。当前在没有流转土地内使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土地承包长期不调整,承包地块窄细长,浇灌不方便。近年来,项目深井达120米以上,水泵功率大,消耗电量多,使用成本高,导致群众有井有电不使用。
做好项目管护的建议和对策
健全管护机制。把机井配套水泵等设备纳入村级固定资产管理,由村委建立明细台账,明确专人管护,专门维修、制定管护责任,公示管护信息。把电力配套设施纳入国网地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移交当地电管所负责管护,参照电力部门“井井通”管理方法,明确所在村电管员为责任人,确保线路畅通、设备完好、收费透明。
细化责任分工。对已进行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的,使用范围土地内的机井,由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签订管护责任书,该区域机井因种植业结构调整,管护维修费用由合作社负责。对未流转土地范围内的机井,按照“井地结合”原则,把机井及地埋管道在范围地内直接管护,村委与承包户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义务和使用权力。
提高使用效率。对长期不使用的机井,预防水泵封锈堵塞,在干旱时期,由村委统一组织供电浇地。同时,引导专业合作社在高标准农田区域内流转土地,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服务模式。(作者单位:镇平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