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妍 熊亚
【摘 要】跳花坡是牛场苗族一个重要的节日,这是当地苗族文化复合体的一种展演形式,以民族节日为载体,集中展现当地苗族的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哲学思维与生存逻辑等内容。牛场跳花坡既有民间自发的行为也有国家在场的参与,既是苗族自己的节日也有他者参与,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自我与他者的台前文化展演体系,也同时促进着幕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跳花坡;文化空间;牛场苗族;文化展演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202-02
一、多元的花坡“文化空间”
(一)跳花坡的人文生境
牛场是一个隶属大方境内的一个偏远乡镇,位于大方、织金、纳雍三县交界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型乡镇,素有鸡鸣三县之称,整个牛场乡由九底十八嘎(地名)和一座座散落在大山之间的村寨构成。而牛场的花坡场就位于九底中的乐公底(现在的乐公村)与尼龙村交界的老街山坡上,百余年不曾有变。
大方县牛场乡苗族有组织的跳花坡,据现存文字记载,开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在牛场乡有一位乡绅看到当地苗族民间的跳花坡,被那种欢庆的场景所感动,因此相约四周苗人来到现在的花坡场上相聚,也商定以时为节。故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被定为牛场苗族跳花坡的固定时间,届时四乡苗胞相约至此,载歌载舞,鼓乐吹笙。苗族姑娘们更是这花坡场上尤为亮眼的风景,这盛大的节日也是苗家女儿的才艺展演之时,每一个姑娘都会穿戴上精心制作的服饰来参加这场盛宴,其情融融,其景炽炽。一百六十多年来,这样的盛况未曾间断。
美丽的支格阿鲁湖畔多元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造就了牛场特有的人文图景,也造就了牛场苗族跳花坡的特殊文化空间。特有的生态环境成了民族文化生长的土壤,在牛场境内苗族聚居的村寨有独库(苗族有200余户,苗族人口大约占95%)①,黑仲、大营坡、红岩脚、大树脚、白岩脚、哇咕噜平寨等。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一方土地上特有的文化,这便是牛场苗族跳花坡的原生文化形态的缩影。
(二)跳花坡的形成原因
相传大方苗族很早以前是不兴跳花的,有一对夫妇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女,两人连做梦都在想怎样才能够有儿女。有一天夫妻双双到山中砍柴,砍着砍着,忽然听到有婴儿的哭声。夫妻俩想在这虎狼出没的山中,原是没有人家的,而婴儿一声接一声的啼哭,这使他俩放下手中的柴,朝婴儿哭声传来的方向去寻觅。没几步看见一头猛虎口中含着婴儿漫步走在林中,妻子大惊失色,推开丈夫就要去救孩子,但丈夫拉住了她,大吼一声朝猛虎奔去。没费多少拳脚便将猛虎打倒。可夫妻俩在寻找婴儿时,却不见踪影,老虎倒下的地方也只见几朵野花在风中摇晃。突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密林中走出来,安慰他俩一阵后说:“你们没有孩子,想要个孩子,对吧?我告诉你们,花开过后就要结果。你们只要在春天时开采一处花场, 请四面八方的亲友都聚拢来,万灵之气也就跟随他们来了,三年过后你们就会有自己的儿女了。”夫妻双双跪下给老人磕头,抬头看时,那老人已经不见了,夫妻俩这才知道遇上了“神仙”。
第二年春天,夫妻两个选定了花场,挑选吉日,按照老人说的备酒、杀猪宰羊,请来了四方亲友,办起了隆重的跳花坡。果然三年过后,这对夫妻就生了一个儿子。这夫妻俩为了感谢老神仙送子之恩,此后便将这一缘故告知了儿子和族人,若谁家婚后多年无子便承办跳花坡来求子,跳花坡的习俗使一直沿袭下来。
(三)跳花坡的文化空间构成
牛场跳花坡的文化空间是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结构,在这里面包含多重的文化逻辑关系。从上文中跳花坡的来源中可以得知跳花坡这一文化事项的原型文化是求子。用偷花树、栽花树等仪式建构起当地苗族对于子嗣繁荣的期盼,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生殖崇拜文化空间,这是跳花坡的第一重文化空间。
第二重文化空间便是婚恋文化空间,这和第一重是紧密相连的,跳花坡为苗族青年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公开场所。在传统社会中由于聚落之间相对封闭,跳花坡这种特殊节庆活动打破了这种格局,而婚姻本身是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婚恋形式和婚恋场所是婚姻文化中的重要文化要素,这都与“文化空间”紧密相连,相伴而生。在跳花坡的这天,小伙子们会全力以赴地去展示自己的才艺,以博取关注,同样这也是苗族姑娘们展示服饰、比巧、比美的难得时机。在牛场的花坡上夺人眼球的还有苗族姑娘的背扇②,背扇在这里暗含了婚恋这层寓意。花坡场上美丽的苗家姑娘自然是苗族后生们理想的追求对象,因此跳花坡也就成了苗族社会中公开的婚恋场所,建构起了属于当地苗族社会特有的文化空间。
第三重文化空间,体现在苗族的传统哲学观念里面的善恶论、鬼神的观念,是苗族人民道德规范中的善恶观和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与“万物有灵”原始信仰的缠绕、互释、互动在虚幻世界中的体现。③在上文中提到老翁将老虎打倒后,老虎倒下的地方长出了几朵小花,这象征着生命繁衍生生不息。动物与植物关联性地出现在这个故事中,体现了苗族的传统生态哲学观念,也就是“自然崇拜”。
除此之外,跳花坡还具有市场的功能。从牛场花坡的选址就可以看出,牛场老街原本就是当地集市,是当地人交易的场所,同样距离乡政府很近,这里便是这个边陲小镇的集散地。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苗人跳场,汉人吃糖”,这不仅仅是苗族人的盛典,同样也是当地其他民族集聚的日子。商贩们肯定不会放过这种难得的商机,笔者通过访谈得知在跳花坡这天这些小商贩平均的盈利在800-2000元左右不等。跳花坡这一节日的功能就是复合型的,因而产生了一个以节日为契机的多元文化空间。
二、民間传统节日聚合文化空间
在传统上来说跳花坡本来就是民间自发的行为,主要功能和意义就是求子,但是近几十年以来一直有政府参与,在前文提到现今牛场的跳花坡是当时的一个乡绅打造的。因此,跳花坡在牛场算是苗族社会有意打造的“公共文化空间”。公共空间是与私人空间相对的,主要为人们的公共生活和社会互动提供可能和方便,成为一个相对公开的场所。牛场苗族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制度,为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是基于苗族长期历史文化的发展。传统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其中包含了这里的民族信仰、伦理制度和审美观念。
在现代化力量的推动下以“文化展演”的形式向外来人员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使得目前牛场苗族的跳花坡逐渐呈现出舞台化的趋势。将牛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打造成一个多元的文化展演空间,在展演的過程中当地苗族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民族文化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传统文化开始以舞台展演的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既满足了外来游客的猎奇心理,又为自己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播。
三、跳花坡“文化空间”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核心往往是通过一种文化符号来展示这种文化的主要形式与价值,而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或意象,通过这种符号能够基本了解这种文化的基本内容。“一个文化空间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固定的核心象征,该核心象征由集中体现价值的符号构成,并承载着这个文化空间的核心价值,并被共同体所有成员所认同,是社会集体意识的基础,是文化空间的文化属性的外在表现。”④这里所指的文化空间本来就由不同的文化象征符号及其文化元素构成,这些文化符号及其元素影响着文化空间的原型。比如牛场苗族的跳花坡就是当地苗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空间,里面承载了苗族的社会记忆以及苗族的传统哲学思维、生存逻辑等。
跳花坡除了有政府主导的文艺汇演以外,还有传统的砍花树、栽花树等系列传统仪式和禁忌。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当地苗族很明确自己的角色转换,他们明白台前与台后的角色互换,他们展演的并非他们生活中的全部文化。在跳花坡的时候苗族人都会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姑娘们都会背上母亲制作的背扇,小伙子们都会带上自己的芦笙和口弦。时下牛场的苗族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着自己的民族服装的,跳花坡的时候提供了一个穿着自己民族服饰的机会,牛场苗族的服饰无不展示自己民族对于自然宇宙的认知,也展示了苗族妇女对传统记忆的传承与智慧。牛场乡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缘乡镇,虽然是一个苗族彝族乡,但是主流文化的传播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苗族妇女传统的服饰技艺得以世代传承,足以说明这是当地苗族的文化核心。
四、结语
牛场跳花坡在国家在场的干预下被分为“前台文化”与“后台文化”两部分,“前台文化”虽然被舞台化,实则它是以“后台文化”为基础而进行展演。虽然在文化的原真性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其文化展演背后的文化逻辑却与“后台文化”密不可分。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牛场苗族跳花坡“文化空间”既是对传统“文化空间”的复兴与继承,又是一种新的文化再生产,但是这种文化再生产深受其传统文化逻辑的影响。理清“文化空间”变与不变背后的文化逻辑,发掘“文化空间”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有利于当地发掘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更有利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让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笔者田野调查.
②背扇:背小孩用的,上面有精美的刺绣,多秀花鸟鱼从,石榴南瓜寓意多子多孙.
③吕养正.苗疆“挡箭碑”一体两面特征及民族繁衍意识蠡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53-55页.
④李玉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学术论坛,年第期(总第期).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 .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尤小菊.民族文化村落的空间研究—以贵州黎平县地扪村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1月.
[4]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民俗研究2007.2.
[5]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35卷(总第178期).
[6]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J].河南社会科学(第15卷第4期),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