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现强+梁勤超+李源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全国武术运动会发展进行研究。全国武术运动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办会理念体现出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项目设置体现“演武为主,比武为辅”;赛事运作守正出新 ,体现分享运动理念。建议:武运会项目设置应以武术拳种序列为界限,涵盖所有拳种;加强赛事宣传,扩大赛事影响力,打造武运会品牌;武运会的最终价值应当体现在凝聚武术人的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生态空间与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武术运动会;文化空间;文化本位;武术赛事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039-05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research, a study i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Wushu Games. As a new phenomenon, National Wushu Games' concept reflects culture-orient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martial arts cultural space; the project settings reflect "practice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new event operations reflect the concept of "share sports". Recommendation: Wushu Games projects should be set to martial arts boxing sequence, covering all of boxing styles; strengthen publicity,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vent, and build Wushu Games brand; the final value of Wushu Game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cohesion of martial arts people emotio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cultural space for Wushu survival and heritage.
Key words: Wushu Games; cultural space; culture standard; Wushu events
2014年8月8日在天津举行了首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以下简称武运会),作为全国性武术专项运动会,其举办初衷在于“展示武术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保护并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在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竞赛规程总则中亦明确指出 “举办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协调发展,彰显东方体育文化特色,展示武术运动综合实力,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运动水平、服务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特殊作用。[1]”然而,面对中国武术当前林林总总的国内国际武术赛事,举办全国性武运会的意义又何在?武运会与当前诸多的武术文化节表演、全国武术之乡等武术比赛相比较又有怎样的不同?武运会能否成为今后中国武术发展的一面旗帜,担当中国武术发展的重任,引领中国武术真正走向辉煌发展的未来?因此,有必要对武运会发展进行一番全面的审视,剖析武运会的出场背景和价值定位,分析武运会的办会理念和发展特征,总结武运会的办会经验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期为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武运会:一个新生的事物
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武术,原本有着坚实的民众基础,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但由于文化全球化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使中国武术越来越淡出中国民众的视野,游离在主流体育健身项目的边缘地带。“今天全球化已经渗入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影响到人类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娱乐生活,成为当代中国讨论一切问题时无可回避的前提和基础。”[2]面对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侵略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安全和对本土文化认同感迷失的双重压力。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文化是其获得身份认同感的心灵家园,对于个体而言,也正是民族文化灵魂的召唤,个体的心灵才能获得平静和皈依。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强硬侵略态势下,陷入发展式微的尴尬境地。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而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的停滞会成为武术管理部门的“罪过”。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能够引领中国武术走出发展困境的平台和载体。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武运会就是武术管理部门为了摆脱当前武术发展式微处境的积极探索和强力举措。
在哲学上,当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时,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新生事物的出现就成为必然。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全国武术运动会的出现显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武运会寄托着武术管理部门和众多武术群体和个人希冀将中国武术带出发展泥沼的殷切厚望。
2 武运会发展审视
2.1 办会理念: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
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正是源于对武术本体认识的差异造成的。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长期以来一直遵从技术本位的发展模式,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侵略态势下,特别是在中国武术申请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过程中,一味地迎合西方体育文化的“竞争”理念,削足适履,最终将原生态的中国武术弄得面目全非。不能“守正”回归文化本位,又不能“创新”迎合西方体育竞争理念,长期以来中国武术就在回归传统文化还是迎合西方竞争理念的夹缝中尴尬地苟延残喘。缺失文化本位发展理念的中国武术,不仅使中国武术丧失了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也将把中国武术的发展带进无序混沌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文化,在本质上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实践领域中,“首要的是文化的中心性”。武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是关于人身体的哲学文化。武术的发展和进步、武术发展问题的解决和破解都应由文化方式来加以表达、谋划、组织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武术的文化本性。武术“文化本位”的发展理念,是指把武术文化作为武术发展核心的价值尺度去衡量武术的社会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以武术文化为价值尺度去衡量武术发展地位,以武术文化为导向去设计武术发展战略思维,以武术文化为中心构造武术发展机制。
武运会“回归文化本位”的办会理念是武术发展方式的重大革新,武运会不仅是一种“以文化为本位”的发展制度设计,也是一个“以文化为本位”的发展实践。武运会的酝酿、筹备和运作,处处体现了武术“回归文化本位”的办会理念。武运会淡化了金牌意识,凸显了武术文化交流和重在参与分享的运动理念。将比赛的奖项设置为一、二、三等奖,并且扩大了获奖的人员和范围,开设了武术文化论坛,增设了武术传统文化展示的诸多内容等,都是武术回归“文化本位”的具体体现。
“武术文化本位”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一个非常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与环境之中,因此,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武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用名词,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3]”武术的发展是在整个社会人文大环境中发生、发展和变迁的。自然的、历史的和全球化的文化和环境也在武术文化本位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动态的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影响着武术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每个面和每个点。从这个意义上,武运会的产生给武术的发展建构了恰当的文化空间,也给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特定的场域空间和重要平台。武运会的举办让不同风格特点的各拳种门派以表演或者以项目竞技的方式予以交流、传播与传承,使民族武术文化被展现在受众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武术,也进一步使其休闲、健身、娱乐的功能发挥出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因此,武运会的意义在于建立人们对武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对武术传统文化的记忆力,弥补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时空变迁导致的集体失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手段。所以,武运会的举办不仅为武术发展建构了公共的时间和空间,其公共效益和文化效益必将影响深远。
2.2 项目设置:演武为主,比武为辅
武运会设有竞赛项目、表演项目和文化展示三大部分,竞赛项目分为武术套路比赛和武术散打比赛;表演项目分为武术段位制表演、武术特色拳种表演、武术太极拳推手表演、武术短兵表演;武术文化展示项目分为武术文化论坛和武术产品展示等。从项目的设置分类分析,武运会以交流、表演和文化展示为主,而弱化了竞技比赛的内容。
武术套路,在本质上是一种演武文化。“武术套路是中国审美文化主导下的武术格斗思想与格斗技术的结晶体,是以人体攻防本能为基础升华形成的一种身体运动审美文化,是体现尚武距离美的艺术;在武术套路演武中,招法与劲道是演武文化的灵魂,‘拳势特点体现演武文化的民族风格。[4]”在武术运动会中,演武以交流表演为主,弱化竞技比赛,淡化金牌意识,体现了武运会在项目设置和竞赛制度上的创新。由于当前现代武术已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划分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大类,现代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是建国后形成的新武术体系,因此,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母体,一定程度上,传统武术发展的好坏决定了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在现代竞技武术趋向竞技化、科学化的今天,传统武术在民间依然遵循“口口相授,代代相承”的古老方式顽强地生存着,它亦有自己一套不同于现代竞技武术的体系。建国以来,尽管武术管理部门在传统武术的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传统武术的发展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在西方体育项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习练传统武术的意愿降低,习练人口大幅减少。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式微的现实,武运会根据传统武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安排了传统武术特色拳种的表演交流,淡化了传统武术的竞争意识,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各拳种门派的切磋交流提供了平台。
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式微的现实,将传统武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并依武运会为平台夯实传统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不仅符合中国武术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是传统武术的构成特征和发展规律使然。传统武术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源流有序”的传承中既有保持了数百年不变、原汁原味的原生性色彩,又有在原生性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创生性风貌;各拳种“拳理明晰”,在反映武术的技击本质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然而形成武术套路时却又“风格独特”,各擅其长;每个拳种的训练过程“自成体系”,却又具有相似性,即以功法训练贯穿始终,套路与格斗训练并行不悖,诸如此类种种,构成了传统武术体系独特的特征。因此,传统武术拳种传承的原生性特征,使“不同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这种人体特征必然在传统武术文化上有所体现。[5]”不同区域的传统武术风格特点就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正是缘于不同传统武术门派和不同风格拳种,才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丛体,让诸多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武术拳种放在一个平台上争金夺银,显然不符合传统武术的构成特征和发展规律。
因此,武运会在项目设置上,针对传统武术主要是演武——交流表演为主,针对竞技武术则强调对竞赛成绩的追求。武运会的竞赛项目中包含着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和竞技武术散打比赛,对于现代竞技武术而言,强调的是对竞赛成绩的追求;武运会的表演项目,无论是武术段位制还是武术特色拳种的表演,抑或太极拳推手还是武术短兵的展示,都属于传统武术项目,对于传统武术而言,武运会的表演强调的是对传统武术技艺的切磋交流和学习提高,而弱化了对竞技成绩的追逐。全国武运会竞赛和表演项目设置,涵盖包括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诸多拳种体系的有机统一,遵循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协调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以交流表演为主,竞技比赛为辅的项目设置特点。
2.3 赛事运作:守正出新 ,体现分享运动理念
当前,中国武术赛事或者不同主题的武术文化节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中国武术给人一种无限繁荣的假象。打着武术国际交流名义举办的各种武术国际邀请赛,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的国外运动员参加,多数都是国人自娱自乐的游戏;规模庞大,影响广泛的香港国际武术节,在当今已经成为参加者捞名组织者获利的游戏;全国运动会的武术比赛或者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武术赛事早已演变成各省、市、地区争金夺银的战场,功利性显而易见……因此,中国武术在诸多看似繁华的武术赛事的遮蔽下,并没有取得令国人满意的发展效果。武术赛事的守正创新,就成为武术赛事运作的必然结果。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是一种充满哲理的发展思想,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并结合自身长期实践,实现平衡和谐、追求固本创[JP2]新的高远境界和价值主张。“合和共生”是我们的世界观,“守正出新”是我们的方法论。“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合”互通,是“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的意思。由于当前中国武术已经被约定成俗地划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所以如何协调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均衡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尴尬境地的主要任务。武运会在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上规定只有全国武术锦标赛前8名或者前4名的选手才能够报名参加比赛,保证了竞技武术发展对运动成绩和高技术水平的追求;而对传统武术的参加者则由地方武协推荐参加,体现了传统武术重在交流和表演的特点。因此,武运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协调统一,和谐共进,全面发展的赛事运作理念。
胡小明教授指出:“分享运动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6]。中国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最为典型的体育形态,由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典型的“弱竞技性”的体育文化形态,因此,中国武术必然要走“重在参与,注重分享”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武运会在奖项的设置数量和参加表演项目的形式上都体现了“分享运动”的发展理念。如,首届武运会对参加套路自选项目的运动员按照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前8名,第1~3名颁发奖牌和证书,第4~8名颁发证书;参加套路传统项目和集体项目,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分别录取一等奖20%,二等奖40%,三等奖40%,颁发奖牌和证书。这就意味着,凡是参加套路自选、传统武术以及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和代表队都将获奖。毕竟在现代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致使中国武术发展式微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能够参与武运会就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大贡献。武运会的奖项设置不仅充分考虑到运动员和代表队回家后都能够有所交代的现实处境,更是武运会“重在参与,注重分享”理念的真实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运会是政府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它的合法性和立足点就是普惠大众。可以说,武运会属于一项“分享运动”的社会实践,它由政府利用公共资源组织实施,其成果理应由大众分享。武运会提供分享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成果,还有中华武术是一家的团结情谊。
3 武运会发展反思
3.1 项目设置应以武术拳种序列为界限,涵盖所有拳种
尽管首届武运会设44个分项,103个小项,基本涵盖了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大多数内容,但并非所在传统武术拳种都得到了出场展示的机会。作为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绝对不能忽视“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7]的129个拳种。举办武运会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今后武运会在项目设置上可以借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在弱化或者考虑取消现代竞技自选套路和竞技散打的基础上,打造以传统拳种序列为界限的表演项目设置,把129个武术拳种全部纳入到武运会的表演体系中,让129个拳种都有在武运会展示的机会,将武运会真正打造成中国传统武术技艺交流、武艺展示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国武术各拳种门派真正的相互包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举办武运会赛会的价值诉求和实现中国武术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
3.2 加强赛事宣传,打造武运会品牌
与全运会等国家级体育赛事相比,武运会仅仅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武运会在宣传力度以及宣传手段多样性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全运会等国家级武术赛事。宣传乏力,不仅使武运会丧失了让全国非习练武术的民众认识、了解、参与武术项目的机会,也使很多武术爱好者因为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或者是由于繁多的全国性武术赛事冲淡了人们对武运会的参与热情,失去了对武运会的关注。武运会在宣传工作上做得远远不够,以致很多民众根本不知武运会是怎样的赛事,更不知道还有武术运动会的存在。
武运会今后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其他运动会的宣传与普及经验,打造武运会品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宣传与普及方法。武运会应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媒体的互动,快捷、有效地宣传;充分利用“武术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的特殊平台,加大武术宣传,根据不同的习武群体选择适合的项目,注重发挥地方传统拳种的优势,满足武术爱好者的需要,拓展习练武术人口,为武运会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3.3 协调发展,构建武术生态和文化空间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中,中国武术界应该淡化门派意识,消除狭隘的门户之见,武术界‘天下武术是一家的凝聚团结形象才能让中国武术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8]”中国武术拳种门派众多,狭隘的门户之见这一传统陋习是形成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武运会这个平台上,要引导人们“淡化门派意识,各门派之间,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谐共处,相互融汇的共识,将大大提升和增强中国武术团结凝聚的良好外在形象,推动中国武术整体水平的进步,加快中国武术全球传播的步伐。”[9]
根据文化空间理论,“文化意象与依存物交互作用并形成‘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是文化意象的诞生母体和生存之源,文化意象如果失去了‘文化空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水之鱼”[10],保护住了“文化空间”就保护住了文化意象。因此,不应当把武运会打造成武术运动精英展示的专门场所,坚持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协调性发展,竞赛、表演与武术文化展示融合共生,既要有竞技、又要有展演、更要有文化。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武术爱好者,特别是深藏在民间的草根武术家都能够得到在全国武术交流展示的机会。把武运会打造成中国武术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展现本门派的拳种技术风格和文化风采,而同源的武术文化同台交流和展示也会拉近人们间的距离,从而凝聚武术人的团结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4 结语
让武运会真正成为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一面旗帜,这是所有武术人心中的“武术之梦”,因为武术之梦寄托了武术人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深切情怀和发展期盼。但是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武术本体的科学认识,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应是全国武运会的办会发展理念。只有对中国武术本体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才能正确定位武运会的发展方向。武运会不能办成第二个全国武术锦标赛,在项目设置上,要体现出[HJ2.45mm]以交流表演为主,竞技比赛为辅的项目设置特征;在赛事运作上,要体现分享运动的现代体育理念。此外,武运会应当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武运会规范科学发展;宣传打造武运会品牌,增加参与门派拳种数量。武运会真正的价值在于凝聚武术人团结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竞赛规程总则[Z].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5-07-05.
[2] 王岳川.文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3.
[3] 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24-29.
[4]李龙.中国传统武术教育的区域性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5(2):67-69.
[5]马剑.武术套路:一种演武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13(3):113-115.
[6] 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2010,30(11):3-8.
[7]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10.
[8] 李源,王岗,朱瑞琪.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原因及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33-40.
[9] 吉灿忠.武术“文化空间”论绎[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10] 李平,吴志强.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C].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