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

2016-01-18 11:46陶晶雯
图书馆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从文化传承的视角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的内在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内在活力和保护网络的建立需要图书馆的参与与推动。同时,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是其基础职能的延伸和空间服务拓展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G252;G25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6-0043-04

1 现代图书馆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密联系

联合国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历史感,且依然在代代相传,其“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不断创新,并与“群体和团队”的生活密切相关,属于活态的文化。

图书馆的设立,正是因为人类需要媒介与场所保存自身文化遗产。在1975年法国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研讨会上,“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被国际图联(IFLA)列为图书馆四项社会职能中的第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公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也明确提出图书馆的使命中包含着“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提供各种表演艺术的文化表现途径……支持口头传统文化”。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现代图书馆的职能进行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重要的责任,也是义务所在,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实践、表演的场所,能够为知识与技能的收集、储存、传播提供专业设备、人才储备和其他有效渠道,在信息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数字化保存相关资料等方面,和其他单位相比,拥有着突出优势。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本身就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地方公共图书馆尤其应当肩负起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同样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应对信息数字化大潮中的重要提升契机。

2 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涉及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作用,有了部分成果。如闫媛提到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海量馆藏、广泛传播、“数字”信息、善于“保真”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翔实的参考文献、广阔的交流平台,快捷的服务功能、完整的“申遗”资料,同时大力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并与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相结合[1]103—104。这一类观点虽然注意到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独特作用,但是却往往将关注点过分集中在“保护”上,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一种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亟待抢救的“遗留财产”,而这并不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引导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因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保护往往就是发展。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内在活力需要图书馆的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这意味着它不仅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并将继续传承下去。这也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濒临灭绝类似“遗物”的存在,而是至今依然生机勃勃,不断焕发生命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和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图书馆,尤其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还不是“保护”与“研究”,正如在赵阳(2013)的硕士论文中提到的那样:“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位机构,如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都不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所常常接触和提起的,只有公共的图书馆,是人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甚至是经常去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服务机构,这就是公共图书馆的优势所在。”[2]也就是说,我们更应重视并发挥公共图书馆面向公众,参与性高,保障社会成员平等获取信息机会的特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展示提供良好的场所,从而能唤起公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热情。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有着天然的交集,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及当地社会的发展互相交融渗透,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地方性知识,是当地历史见证人的经历,必然要在当地人生活中留下生命印记,也是其所生活的地区和自身生命记忆的延续。公共图书馆更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情感性的表现特征,通过展演、讲座、专题展厅、文化活动等各类方式,以唤起公众重新体认这种融合了其深层精神的社会记忆,并在这种体认中加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认同,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具体的社区生活乃至在一个地区的社会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的建立需要图书馆的推动

有研究论文提到:“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的宣传网络团队,即图书馆的管理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爱好者与研究者通过网站或QQ群等即时交流平台,让他们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做出专业性的发布与各种话题的发起等。”[1]103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更强调了公众参与,图书馆可以在其中搭建沟通平台,起到桥梁作用。尤其是对许多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无论是对继承人还是爱好者,都有一定的互动要求。毫无疑问,具有良好公众互动性的图书馆是最好的选择。但这样的平台绝不应仅仅停留在网络上,而更应从线上到线下,从新媒体覆盖到传统媒体。现代图书馆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和设施,也具有在一个区域内文化中心的地位,能够迅速整合起大量的社会资源搭建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公共图书馆在为不同参与者、使用者搭建便利的沟通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层次乃至不同地区的人群,搜集并整理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反馈,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对区域性、地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文献进行及时更新,也能极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从而加强保护理念和相关行动在公众中的影响力。而这样的实践,目前更是公共图书馆需要填补的空白。

3 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趋强势,尤其是信息数字化的大潮,对传统图书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网络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日趋多元化、公平化,作为公共图书馆,其存在的必然性就会受到质疑。然而图书馆是一个在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它的功能也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扩展,并在这种扩展中获得新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图书馆来说,就是这样的提升契机。

3.1 保护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基础职能的延伸需要

赵纲的《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曾提及,图书馆除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外,还有开发信息资源以及社会教育的功能,这“决定了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公众,还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的定位大多都集中于“文献”服务上,且关注的重点多为纸质的“正统”文献,却忽略了信息资源中同样也包含着有形无形的文化事项。图书馆本身就应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都视为其保存、宣传、教育的内容,其中也就必然包括传统技艺、口头知识传统、艺术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表现形态。

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极大冲击了现代图书馆的文献流通、咨询功能,却也为文献的发现、采集、整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声、像、文字三位一体的记录手段,就特别适宜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类精神产品。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这样口传心授的民俗事项,正因为数字媒体的发展而能够被文献化,从而进入图书馆的保存范围。同时,文献资源的过程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发现文献背后广阔的知识背景。传统的医药及民间故事、曲艺等,也就有了更多的发掘空间,而不仅仅只停留在纸质出版物中以文字的方式存在。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在了解说唱、表演等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历史源流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它的音乐、节奏、韵律、展演气氛等,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具情感内容的丰富知识。

对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的知识对象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传承者的记忆里、仪式表演上和民俗生活中,它的传承方式大多来自口传心授,具有一次性、难复制性和变化性。这也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打破了传统知识的平面化传递方式,而要求“作者”(传承人)和“读者”(公众)的直接对话。这一点,同样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一种延伸。

随着信息应用手段和信息内容的革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图书馆一样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而图书馆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场所环境、传承人、知识开发使用人及原生境人等的多元立体的信息服务上,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图书馆在共同发展中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3.2 保护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拓展空间服务的需要

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图书馆服务也正经历一个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空间服务的转变过程”[4]1。如果说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正体现了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转变,那么无论是文献服务、信息服务,还是知识服务,都离不开具体的服务空间与场所。所以,很多学者将“空间服务”视作现代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自1992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开放信息共享空间以来,空间服务的概念已被广大图书馆人和读者所认同。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空间和文化场域,它以实现信息共享、知识公共、空间共用及开放式获取为价值理念,为用户提供了完整配套的“资源体系、知识空间、服务设施、实体空间、学习研究场所、文化氛围等一系列信息利用环境与空间”[4]1—2。

[JP+1]将图书馆视作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文化活动行为发生的“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的不仅仅是文字知识和信息,它还是活生生的情感、技艺、感官体验和内心感悟,这种活态的知识天然具有与社会交流的要求。无论是音乐、舞蹈、曲艺、戏剧,还是美术、工艺、手工技艺抑或民俗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在被传承者体认后才具有意义。支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社会文本虽然难以复制,但是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在图书馆这样的文化空间内再现:手工技艺、美术工艺等本身就可以成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一部分而让公众在接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被潜移默化;相关宣传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公众深入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渠道;相关纪录片等多媒体手段可以进一步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和文化场域;传承人、研究者与公众之间直接的对话和沟通也在网络时代变得可行。在参与的同时,图书馆还拥有博物馆、艺术馆等难以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借阅、浏览、咨询等功能,从而给用户带来更深层次的参与体验。最为重要的是图书馆这样的文化空间所带来的整体文化氛围,是其他一切载体都很难匹敌的。

图书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空间服务,增强了图书馆的共享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为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其内涵能够为更多人以更多元的方式所共享。从静态到动态,从文献到文化空间,毫无疑问这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4 结 语

在社会信息服务多元化的今天,公众获取信息服务的途径已经大大扩展,但公共图书馆依然在社会知识服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取决于图书馆的专业性。在分析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联系后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人类知识记忆的文献化保存、传播、交流”的“实体的装置、机构和制度保障”,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必然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系中。这种参与,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是对图书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具有前瞻性的意义,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闫 媛.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

[2]赵 阳.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21.

[3]赵 纲.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学理论,2013(25):192—193.

[4]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

[5]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53.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简介]陶晶雯(1985—),女,硕士,广州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