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图书馆的云阅读服务

2016-01-18 00:17唐家玉沈玲
图书馆界 2015年6期

唐家玉+沈玲

[摘 要]随着云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行为呈现出“云”的诸多特征,图书馆需顺应云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需求,重新调整自己的服务策略,在阅读资源、平台建设、服务模式方面有新的突破;云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应有更深层次的延伸,如利用社会媒体、数字流通、数字咨询等手段进行新媒介的阅读推广活动。

[关键词]云阅读;云阅读服务;云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6-0066-04

“云”,是近年来网络上最时尚最热闹的词汇之一,诸如云计算、云存储、云阅读、云服务等。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为读者提供具有多终端、跨平台、资源整合等特点的“云阅读”服务,建设具有高效能的、更好的云服务能力和较好用户满意度的云图书馆,使用“云计算”技术打造云阅读新模式,个性的云阅读服务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 云阅读的特点

云阅读,即读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应用任何媒介从“云”中获取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的阅读。在云阅读平台上,它集成了网络媒体、传统媒体、视听媒体、社交媒体等各类媒体,实现了个人电脑(PC)、手机、手持阅读终端等设备的无缝对接,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1]。以印刷媒介为载体的传统阅读和以新媒介为载体的云阅读,除了阅读的内容相似之外,云阅读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认知方式。

1.1 读者第一次实现随时、随地跨平台的阅读

通过“云阅读”,读者可以选择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通过移动阅读终端,选择自己需要的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同时当读者通过互联网在PC上收藏了一本书,他可以从手机上随时调出来阅读,当他阅读到此书的三分之一处时保存退出,他还可以用手持阅读终端再次打开此书,从三分之一处接着阅读。过去的阅读只能局限于“端”,读者不方便把知识带到其他地方,互联网出现以后,阅读第一次从“端”走向了“云”:即使身在万里之外的印度,也能够轻松地阅读大英图书馆的书籍[2]90。

1.2 透过“云搜索”,体验高品质的“云阅读”

随着互联网上的信息日益庞杂,普通的搜索引擎已无法满足读者的专业检索要求,在此背景下“云搜索”应运而生,“云搜索”针对结构化数据,挖掘网站数据,通过制定云计算搜索平台来满足读者的搜索需求。“云搜索”能直接通过关键词对一本书的全文进行检索,这样能准确获取自己需要的图书内容和章节,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1.3 拥有“个性化定制”和“智能推送”服务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读者接触到的资讯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每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量大得惊人,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内容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读者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将这一挑战消解掉,从而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读者通过“定制+推送”的方式,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内容。Flipboard是定制阅读的开创者之一[2]91。通过开放个性化订阅功能,将资讯、报纸、杂志、博客、微博、图片、RSS等众多内容集合起来,按照读者个人意愿进行深度的定制推送[3]。

1.4 通过云阅读,读者可构建自己的社交圈

“社交阅读”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时,读者可将任何内容、图片通过Facebook、微博、微信、SNS、邮件、短信等方式转发分享,随时与好友分享精彩内容。云阅读加入了基于LBS(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应用)的社交模式,除了阅读时能与好友进行互动外,还为读者提供了随机邂逅的社交方式。通过LBS功能,读者可以非常方便地查看自己周围的人在阅读什么作品。读者可采用“加关注”“求互粉”“秀勋章”等方式构建自己的社交圈。

2 图书馆云阅读服务策略

云阅读和传统纸媒阅读相比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显而易见的优势,随着云阅读日益占据我们的阅读生活,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云阅读服务也逐渐提上日程。为读者提供基于云阅读的、具有丰富馆藏和个性化的、按需自助、可扩展性阅读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图书馆试图通过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来提升人类阅读体验的愿景。

2.1 提供海量高质的云阅读资源

云阅读时代,内容仍然是主要的,图书馆想要对读者开展云阅读服务,必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云阅读资源包括馆藏电子资源,提供全文在线阅读。广西大学图书馆为学校师生提供超过100万册的电子图书、7 800万篇报纸文章、3亿篇中外文期刊文献的云阅读馆藏资源,极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阅读;上海图书馆的读者可以浏览数字阅读网站上的30万种书籍、9 000种期刊和500种报纸[4];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图书馆将其全部医学课程上传到苹果手机的应用程序中,在校学生可以从图书馆借阅这些包含医学课程的苹果机,这样很方便地在手机上阅读这些医学课程[5]。为读者提供随处可用的海量的云阅读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移动服务,将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2.2 构建高效统一的云阅读服务平台

2.2.1 平台的设计要求具有精致的用户体验。云阅读作为一种前沿的阅读活动,在云阅读活动中,图书馆的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舒适的氛围,让读者能获得流畅精致的阅读体验,阅读界面进行独特的设计,从内容排版、字体以及其他各种细节入手,让读者有如杂志般的阅读体验[6]。

2.2.2 部署一体化电子借阅平台。部署一体化电子借阅平台,可以更科学地搜集馆藏资源的使用数据,电子借阅系统可以定期向图书馆工作人员发送读者借阅电子资源的使用报告,整理出读者的翻阅历史和阅读习惯,有了数字阅读的详尽报告,图书馆就有了更明确的购书方向。图书馆部署一体化电子借阅平台后,如果读者想要借阅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可以通过平台的远程检索、库存查询和借阅预约等多项功能,使借阅变得轻松快捷;读者通过平台进行预约或借阅,系统会显示图书的馆藏状况,是在馆抑或是已借出。

2.2.3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图书馆通过“云”端,通过云计算强大的存储和软件服务功能,整合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实现“一站式”平台服务。读者通过“一站式”搜索图书馆所有的文献,无须在多个数据库之间来回重复检索,改善了信息获取的效率[7]。在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将一些特色学科数据库、精品课程信息平台、知识聚合板块、视频资源、博客等放在“云”端,建设基于云存储的数字资源存储系统,实现云阅读信息资源的重组、创新、优化和增值,不断提高读者云阅读的满意度和阅读效率[8]。

2.3 多样化的云阅读服务模式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阅读的模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图书馆应依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开展各种云阅读服务。

2.3.1 共建共享服务。在云服务层面,首先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云计算提供的基础设施即服务,图书馆无需自己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网络租赁这些设备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9]。其次是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区域内图书馆的资源力量,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管理体系、安全体系、信息接入体系、资源利用和传输体系,实现区域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云服务”[10]。再次是云服务平台的共享,在这个开放平台上,将整合电子资源,统一检索,为读者提供完善的资源内容、技术支持、硬件支持和个性化的需求服务,提供一站式资源服务平台[11]。

早在2009 年 4 月,OCLC就推出了基于WorldCat 书目数据的“Web 级合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其实这就是一种云服务。它的目标是通过FirstSearch WorldCat的服务,促进图书馆管理的整合,逐步取代各类型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具有协作性的OCLC平台共享馆藏管理系统、集体情报(collective intelli-gence)及身份管理,提高资源发现、资源共享和元数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12]。

2.3.2 “云”存储服务。为解决数字资源增长与存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新兴存储模式——云存储在图书馆日益受到关注。在云存储模式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再需要存储于本地的服务器上,而是存储在“云”端的服务器。图书馆读者面对的不再是由庞大硬件设备所组成的具体存储介质,而是虚拟化的、可满足访问和存储需求的服务。用户无需考虑对于数据库及存储设备的选择,他们只需通过计算机、手机、PAD 等终端进行登录,便能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信息。

云存储通过创建虚拟磁盘系统的多个副本,确保数据的可靠和可访问,确保该数据没有受损或丢失,而存储在云端的数字资源比放在本地服务器的更新速度更快、更及时。借助云存储服务,图书馆可以为个人用户开辟网盘、在线文档编辑和在线网络游戏等新的服务[13]。

2.3.3 资源整合服务。使用云服务平台,整合、关联数字资源,通过网络协议开展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如CALIS中心开展的云服务平台与资源整合,各高校可以共享中心的统一认证系统、馆际互借系统、参考咨询系统,实现数据、文献、知识、服务、软件、设备和人力的共享。上海交大图书馆推出的“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对本馆的电子资源进行揭示,通过跨库检索的方式,读者可以无缝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14]。

2.3.4融入阅读2.0服务。图书馆的云阅读服务可以广泛利用Web2.0技术,融入阅读2.0。阅读2.0突破了文本与阅读方式限制,以一种分享的、社会化的方式获得信息内容的图像、文本、声音、视频以及交互式媒体。它强调分享阅读、参与性和互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的效果,优化阅读体验[15]。阅读2.0服务中,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图书馆纷纷推出了RSS订阅服务,根据用户的研究方向和阅读兴趣等,将动态的信息和各种资源内容推送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借助SNS,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形式和途径,如博客、Facebook、Twitter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及时参与到网络中与具有相同爱好的读者进行交流,这种互动,实现了交流和信息共享。借助Tag,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可以进行重新排序,结合文字说明,读者可以快速访问所需内容。另一方面,读者可以对阅读过的内容做出个性化标签,这大大方便了后面的读者发现类似的内容,以便实现阅读共享[16]。

3 云时代的阅读推广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如果图书馆仅仅以外借为中心的话,那么云阅读时代,读者还需要来图书馆吗?近年来,图书馆界进一步挖掘图书馆的价值,重视图书馆在教育和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把阅读推广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2012年初,国际图联发布了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对25个国家的59个城市图书馆做的调研报告[17]。该报告提出了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四个新指标,其中阅读推广活动放在了第一位,阅读推广已成为其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云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平台、推广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延伸。

3.1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搭建阅读推广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媒体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据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的调查,四分之三的图书馆使用社交媒体,89%的图书馆使用Facebook,80%的图书馆使用Twitter,76%的图书馆利用博客开展信息服务[18]。在中国,微博被广泛使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至2015年6月,中国微博有204万用户,成为世界微博用户超级大国,按“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微博监测报告”统计,有超过1 000个图书馆开通了微博,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博的优势进行阅读推广活动。

微信是近年来新的即时通信工具,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微信的新功能模块,目前微信的公众号已经超过800万,图书馆可以创建一个公众微信号,和读者实现沟通与互动。2013年6月清华大学图书馆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新闻信息和动态库资源。目前,固定栏目包括“水木华章”“清图快讯”“新书放送”等,每期发布关于学校或图书馆事务的热点报道、精选新入馆藏图书推荐、新增电子资源与新技术新服务介绍等内容。

3.2 大力推广电子书流通

目前开展电子书外借服务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在美国,已经有大部分的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外借服务。2007年在美国只有38.3%的图书馆开展这一服务,到2011年已经达到67.2%。在中国,从2009年的电子图书借阅开始,许多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可提供电子书阅读终端外借服务,如暨南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包括汉王、锦书、Kindle2等设备,在电子阅读器上可以阅读的内容是预装的书籍,读者也可以登录相关网站并下载电子书,借期为15天,可以续签两次。上海图书馆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外借服务,读者可以通过资源平台下载所需内容,设备借阅期限28天,不可续借。随着数字阅读技术的广泛普及,数字流通一定会在图书馆迅速发展。

3.3 致力发展数字参考咨询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是指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上,依托网络信息服务方式来解答读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云时代,参考咨询仍然是图书馆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它以数字咨询的方式进行服务,这种服务的特点是获取信息及时,读者和馆员能互动,读者不需到图书馆就能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图书馆通过数字咨询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黏度,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OCLC在“认知图书馆2010”的报告指出,未来将有大量的信息咨询服务在网络上开展,数字咨询将承载信息咨询走出困境的重任[19]。近年来,数字参考咨询诸如QuestionPoint和IPL2等仍处于发展阶段,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知识问答机制发展更迅速,两者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图书馆需要努力的地方。

云阅读时代,读者的阅读现象、阅读习惯、阅读倾向呈现出新的特点,图书馆需要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潮流,新媒体阅读方式引人注目[N/OL].南方日报,2012-08-21(HC02)[2015-01-09].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2-08/21/content_7117219.htm.

[2]冀勇庆.云阅读来了[J].中国企业家,2012(14):90—91.

[3]刘有才,罗尚虎.从网易云阅读看中国人的移动阅读习惯[J].青年记者,2012(15):60—62.

[4]图书馆紧跟时代 技术服务双升级带来新阅读体验[EB/OL].[2015-03-14].http://cul.china.com.cn/book/2013-03/13/content_5795990.htm.

[5]谢春鸣,盛立琨,朱海燕.试论头脑风暴法在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5):128—129.

[6]云阅读,探索阅读社交:雷锋网专访十分科技CEO[EB/OL].[2015-04-18]http://www.leiphone.com/tenfen-lipeng-interview.html.

[7]陆颖隽,伊富红,邓仲华.企业云服务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2):18—24.

[8]陈 臣,韩金仓.基于定制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与云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1):71—76.

[9]郝媛玲,张 伟.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环境下的云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7):1054—1057.

[10]曾 琦.基于关联数据的图书馆云服务平台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2(5):35—39.

[11]孙 坦,黄国彬.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9(9):1—6.

[12]郝媛玲,张 伟.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环境下的云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7):1054—1057.

[13]吴 雷.数字图书馆门户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1):29—31.

[14]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EB/OL].[2015-03-14].http://aira.lib.sjtu.edu.cn/get.html.

[15]谢 蓉,张 丽.阅读2.0:新一代的图书馆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0):16—20,22.

[16]胡筱华.阅读2.0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8):113—115.

[17]Metropolitan Libraries Section.[EB/OL].[2015-06-30]http://www.ifla.org/metropolitan-libraries.

[18]吴建中.新常态 新指标 新方向——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中国图书馆年会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EB/OL].[2015-03-19].http://www.chnlib.com/News/yejie/2012-11-29/5239.html.

[19]OCLC会员报告笔记:图书馆认知报告2010(完整版)[EB/OL].[2015-07-16].http://nalsi.net/posts/20110131152400.html.

[收稿日期]2015-10-13

[作者简介]唐家玉(1968—),女,副研究馆员,本科,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沈 玲(1966—),女,副研究馆员,本科,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