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家庭电影的情感表达

2020-04-10 11:08马姣姣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李安

马姣姣

【摘 要】本文以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和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东京暮色》《秋刀鱼之味》《东京物语》为例,从人物形象设置、叙事风格特色、视听语言特征三个方面来分析中日导演家庭题材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以此为家庭题材影片创作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李安;小津安二郎;家庭电影;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114-01

一、电影中的人物设置

李安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父辈的权威,这种父辈的权威感也不断受到现代社会发展下新的家庭关系的抗衡。在影片《推手》中,面对家庭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儿子晓生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影片《喜宴》中,儿子产生了通过假结婚来欺瞒父母的念头。在影片《饮食男女》中,当女儿们有了归宿,她们不再出席家庭晚宴,而选择依次离开了这个家。除此之外,李安作品里的城市空间是向外发散出去的,且扩展到了国外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中。在影片《饮食男女》中,家庭空间是凝聚全家人的纽带。除此之外,影片还展现了学校、教堂、公司、餐厅等城市公共空间。在影片《推手》与《喜宴》中,李安展现了美国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这也蕴含了李安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生活方式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不断被影响更新以及颠覆的思考。

小津安二郎作品中人物相处模式是平淡的,这种家庭间的情感也体现出了导演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家庭情感淡漠的批判态度,流露出一种物哀之情。例如,在电影《东京物语》中,父母满怀期待地从乡下来到子女们生活的城市,但是子女们都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忙碌,而无暇照顾到父母。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故事大多在家庭空间内展开。客厅是家庭空间的主要场所,因此导演的场面调度也都以客厅空间为主。这种调度也表达出了小津安二郎的家庭观,即家庭空间是连接家人的重要空间。战后日本家庭关系的保留与瓦解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在影片的室外空间展现上,导演呈现了战后日本的城市风貌特征。

二、叙事风格特色不同比较

(一)李安:民俗化生活呈现

李安导演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东方元素。在《推手》中,父亲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他的爱好就是练太极拳、写书法、唱戏曲等。在《喜宴》中,儿子伟同的中式婚礼场面的呈现,体现出了中国式结婚时的盛况。在《饮食男女》中,开场父亲做菜的场面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推手》中,当父亲老朱练太极拳的时候总会穿上他那件蓝色的大褂,这种具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塑造了老朱传统保守的人物形象。同时,在李安的作品中,民俗化的细节不仅有助于塑造父亲的人物形象,也有助于让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形成冲突碰撞与交融。

(二)小津安二郎:纪实化的叙事风格

小津安二郎导演擅长用固定镜头,不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技巧去渲染情绪,而注重追求事件内部的节奏感。例如,在影片《东京物语》的结尾段落,一个女邻居前来询问父亲平山的感受,平山露出慈祥的表情,慢慢地讲述着自己的心境。此时,小津安二郎导演采用固定镜头拍摄,选择全景、中景的镜头切换来刻画人物形象,很好地展现了父亲平山的无奈感与孤独感。在《东京暮色》的结尾,父亲整理好了衣服一个人缓缓地走出了家,镜头只留给我们一个孤单落寞的父亲的背影形象。《秋刀鱼之味》的结尾,女儿出嫁后,父亲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喝起了小酒,此时觀众一下子就能感知到父亲情绪的落寞。

三、视听语言不同比较

在《饮食男女》的开篇段落中,导演采用了两个全景镜头。第一个镜头画面里是城市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配上的音乐是嘈杂的街头声音,而在第二个镜头中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一座安静的独门小院坐落在城市中,配之以鸟叫声与汽车鸣笛声。导演通过这两个镜头对比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在喧闹的城市中有这样一座安静的独家小院,这也为之后家庭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紧接着,导演运用了特写镜头来展现老朱做菜的娴熟与菜肴的诱人。在老朱做鱼的这场戏中,导演通过剪辑动作的省略使得老朱7秒就完成了杀鱼刮鱼鳞的动作。在老朱把鱼肉沾上生粉、把鱼过油放入锅中这两个动作的顺接时,导演选择把有相似性的两个动作的镜头剪辑在一起。除此之外,导演选择了代表中国的二胡和扬琴声,这些恰到好处的音乐的运用也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视听体验。

小津安二郎的影片在构图上,人物基本处于画面正中央,人物面朝向观众进行交流。其次,影片大都采用低视角的拍摄方式,这不仅能够拍到日本家庭中家庭成员盘膝而坐后的身体全貌特征,且会使得画面当中被拍摄对象显得高大。通过这种方式来拍摄父辈角色,观众无形中就会感受到一种敬仰之情。

四、结语

艺术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导演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反映了导演眼中的现实世界。总的来说,李安和小津安二郎这两位导演在表达家庭观时,会密切关注时代变化,且积极致力于寻找传统家庭观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变迁。

参考文献

[1]白娟娟.“家”的维系与重构——对比李安与小津安二郎的家庭题材电影[J].电影文学,2008(18):4-5.

[2]魏珂.李安电影中的民俗研究[D].南昌大学,2012.

[3]鲁承临. 小津安二郎的都市影像空间(1949-1962)[D].浙江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李安
李安电影视听语言的美学特征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李安电影“父亲三部曲”中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