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乐歌风

2020-04-10 11:01强薇
艺术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特点

摘 要:雅乐是一种综合了管弦乐与舞蹈的表演形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最古老的音乐以及舞蹈形式。雅乐最初是日本的宫廷音乐,之后佛教寺庙和神社等宗教也逐渐将之使用于各种祭祀的仪式之中。从雅乐的系统和用途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平安时代新编的音乐舞曲的宫廷雅乐;二是宗教祭祀用的神道雅乐。本文就这两种雅乐的历史发展和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宫廷雅乐;宗教雅乐;历史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04

雅乐是一种混合了古代日本本土、西域、东南亚、朝鲜和中国音乐歌舞因素的日本传统艺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最古老的音乐及舞蹈形式。[1]雅乐最初是日本的宫廷音乐,之后佛教寺庙和神社等宗教也逐渐将之使用于各种祭祀的仪式之中。[2,3]从雅乐的系统和用途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平安时代新编的音乐舞曲的宫廷雅乐;二是宗教祭祀用的神道雅乐。宫廷雅乐发展后,宗教祭祀等活动也开始使用雅乐以示隆重,这也使得雅乐与宗教音乐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神道雅乐。宫廷雅乐和神道雅乐的发展推动了雅乐在宫廷和民间的遍地开花,将日本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推向繁荣发展。[4,5,6]

1 宫廷雅乐的历史

西周王朝重视礼乐,其统治者将音乐作为教化人民的根本手段之一。儒家典籍《礼记》记载“礼乐行政,其极一也”。历代大儒都将上古时代“礼乐行政”相辅相成的制度及深入人心的精神示为理想国。各朝各代的改革者在试图革除朝政弊端和体制性顽疾时,皆打着恢复上古“礼乐行政”的旗号。由此可见,音乐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意义非常重大,是封建社会统治者涵养人民心性,化解矛盾时具有实际可行性的手法。

东亚大陆的舞乐在公元5世纪初初次传入日本。后日本经历大化改新,日本社会从奴隶时代迈入封建时代。当时,中华大地刚经历了时隔晋南北朝400多年之久的大统一。国家在大一统政府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各类制度和行政機构得到了加强和完善。随后,唐王朝继承隋王朝衣钵,中华文明进入了鼎盛阶段。同时,日本为了加速国家政体的改变,主动多次派出了遣唐使,试图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当然,音乐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日本史书记载,吉备真备(695—775年)大臣两度渡唐,带回了名为《乐书要录》的音乐书籍。此书籍是一本象征唐王朝音乐理论高度发达的音乐专著。大宝10年(公元710年),日本奈良朝廷(710—794年)设立了专门管理外国音乐与本国音乐的部门——雅乐寮。雅乐寮,读音为“うたのりょう”,和名为“ウタマイノツカサ”(宇多末比乃豆加佐)。如日语的读音所示,雅乐寮的雅字仅是美称,此机构的掌管“うた”也就是歌舞的机构。雅乐是俗乐的对称。意为“文武雅曲正舞”。雅乐寮设长官的寮头一人,辅佐官寮助一人,书记官的大允、小允等20余位官员。教授唱歌的歌师4人,歌生100名。教授舞乐的舞师4名,舞生100名,其他还有专门负责演奏外国音乐的唐乐师和高丽乐师若干人。所属人员分别演奏倭乐、唐乐、高丽乐、百济乐、新罗乐。雅乐寮最鼎盛时,所属人员超过了300人。除雅乐寮之外,宫廷内部还设有内教所、大歌所、乐所等担任歌舞演出的机构。天平胜宝4年(公元752年)的东大寺(位于现今奈良市)大佛开眼时,雅乐寮就组织乐人举行了盛大的演奏以示庆祝,这也是雅乐寮最为著名的公开活动之一。除宫廷乐所之外,当时规模巨大的寺庙,如四天王寺、药师寺、兴福寺也组织了一些不属于宫廷乐所管辖的乐师集团,在供奉仪式和法会时进行音乐演奏。894年,遣唐使废止后,日本极力想摆脱外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宣传发展国风文化。日本舞乐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本土化,形成了独具日本文化特色的音乐舞蹈形式。[7,8,9,10]

进入平安时代(794—1192年),雅乐寮的规模便逐渐缩小,宫廷内的演奏主要由左右近卫府的官僚以及允许上殿的“殿上人”进行演奏,寺庙神社则由专职乐师负责。贵族举行宴会时也会聘请一些专职乐师演奏助兴。雅乐逐渐向私人化发展,同时雅乐的私人化催生了一批具有娱乐性质的歌曲,如催马乐、朗咏和今样。

关于催马乐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催马乐发源于向朝廷献上供物时演奏的马子歌。公元9—10世纪,醍醐天皇时代催马乐中融入了管弦乐,作为天皇、公卿、殿上人的游乐盛行一时。雅乐的歌词主要是民间传唱的歌谣,以描述恋爱和生活感情为主,歌词普遍为四句一段旋头歌的形式,没有特定的旋律。贵族们将歌词按照雅乐风编曲,平安中期产生了“律”和“吕”两种调式。室町时代,催马乐失传,而现在的催马乐是根据17世纪的古乐谱复原的。

朗咏是贵族们在举办宴会时所吟唱和汉名句的伴奏,类似于中国的诗歌吟唱,同催马乐同时诞生。其在《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有记录。

今样有现代的、现代风之意。也就是说,今样是平安时代的流行歌。平安时代末期的后白河法皇酷爱今样,《梁尘秘抄》记载,法皇因为过于热衷今样,昼夜歌唱导致喉咙肿痛。今样基本以7、5、7、5、7、5、7、5为一段,在今天被广为传唱的《荒城之月》《萤火虫之光》就是典型的今样。

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之后,日本全国陷入战火之中,京都的乐人四散于日本各地,原藏宫中的乐谱、乐器、舞乐装束等烧失大半。战乱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雅乐的传承与发展,许多演奏技巧与曲谱失传,雅乐濒临失传的危机。织田信长上洛后,京都地区恢复了久违的和平,当时的正亲町天皇以及继任的后阳成天皇从四天王寺、兴福寺等大寺庙以及民间召集乐人来演奏宫廷雅乐,于是宫廷雅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

江户时代,江户幕在南都乐所(奈良)、天王寺乐所(大阪)、京都方乐所设置了禁里样乐人众,试图复原宫廷雅乐。第三代将军德川将光在红叶山举行祭祀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仪式时,从三方乐所召集了8名乐人于神前演奏。1618年,幕府命,8名乐人至江户城,以8名乐人为中心设置了红叶山乐人,归于主管宗教事务的寺社奉行统辖。[11,12,13,14,15]三方乐所、禁里样乐人众、红叶山乐人便是江户时代传承雅乐的主体。同时,其由于隶属于政府,经济上得到了支援,政策上得到了保证。3个部门都在江户时代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江户时代中期以后,社会上的复古之风风起日胜,贵族们为了追求时髦争先嗜好古风,在自己的府邸内举办各类雅乐演奏会。在光格天皇即位后,朝廷内部朝仪复兴之风兴起,已经失传的雅乐曲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原。[16,17]

日本明治维新,西方思想文化如潮水般涌入日本。明治政府将三方乐所和红叶山乐所召至东京,重新设置了雅乐局。但是各个乐所和各个演奏者的演奏方法、使用曲谱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为了避免实际演奏中的混乱,[18,19,20]政府组织筛选了一批官定乐谱,称为“明治选定谱”。未经明治选定谱所选定的乐谱被废弃,今已不传。如今宫内厅式部职乐部所保存的近100首雅乐都是明治选定谱中的乐谱。

2 宗教雅乐——神乐的历史

音乐歌舞是神社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神社祭祀时的歌舞有神乐、东油、大直日歌、倭歌、吉志舞等,其中,历史最悠久、最具盛名的是“神乐”。

神乐主要在神社内部的神乐殿举行,是神职人员召唤神灵下凡的重要一环。神乐=神楽=かぐら的语源是“神座”(かむくろ·かみくら)。[21,22,23,24,25]神座在日語中意味着神灵暂住之地,最初是举行镇魂·招魂的场所。神社的神职人员舞女在此举行大祓,帮助人们祛除秽物,或者被神灵附体,和人们进行神与人的对话,传达神意等等。

御神乐主要指在被称为“贤所”的宫殿中举行的贤所御神乐,古时又称作内侍所御神乐。由猿女君的后代继承,古代天皇即位的大尝祭、京都贺茂神社的临时祭、圆并神社的韩神祭、石清水八幡宫的临时祭时皆会演奏御神乐。[26]现在每年12月中旬,宫内厅式部职乐部会举行经过删减的御神乐活动。

现在的神乐主要指里神乐。广义的里神乐包含众多形态的神乐,与御神乐互为一对。狭义的里神乐特指发源于关东一代的民间神乐。广义的里神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巫女神乐。巫女神乐是以巫女为表演主体的神乐。巫女本来是通过通灵状态传达神意的灵能者。巫女通灵时口中念念有词,同时配合着舞蹈告诉人们神的旨意。大阪住吉大蛇的八乙女舞乐和岛根县美保神社每天早晚的巫女舞是巫女神乐的代表,巫女们手持扇、铃、币帛等神道用具向神奉献神乐。

二是狮子神乐。狮子神乐是狮子舞的一种。神社的神官们将狮子头奉为神体巡游诸地,其中一个人佩戴狮子头,在腰部挂着太鼓,以站立的姿势一边演奏太鼓一边随声起舞。狮子神乐主要有日本东北部的山伏神乐和中部地区的太神乐两种。

3 结语

日本雅乐是日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表现之一,历史悠悠,表现形式丰富,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艺术。1000多年来,日本雅乐以大陆传来的音乐舞蹈为基础,不断凝练综合,开拓创新。现代雅乐虽已不复古代雅乐的原貌,但是从其整齐而悠扬的曲声之中,依旧可以找寻唐帝国鼎盛时宫廷演奏的盛况。

参考文献:

[1] 陈爱琴.二字中日同形同义词的翻译研究——以《紫罗兰永恒花园》字幕翻译实例为中心[J].英语广场,2019(11):17-19.

[2] 成玉峰,仇琦.白居易与紫式部文学创作观的对比研究——以《长恨歌》和《源氏物语》为例[J].大众文艺,2019(23):27-29.

[3] 曾申英,杨晶晶,汪然.日语动词的“变化”和“结果”对动词配价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2018(12):180-181.

[4] 成玉峰.中国汉字中古音韵韵尾山摄、臻摄、咸摄、深摄与日语字训读音的对应研究——以ナ行和マ行以外的部分为中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86-92.

[5] 成玉峰.中国古汉语韵尾n·m对日语字训マ行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6(32):95-96.

[6] 赵清荣,陈爱琴.大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和日本生态文学[J].大众文艺,2019(21):43-45.

[7] 陈仲伟,王富银.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传播障碍研究[J].海外英语,2019(01):90-92.

[8] 陈爱琴.试论推测策略的实践对听解能力的促进作用[J].英语广场,2019(12):72-74.

[9] 成玉峰.试论渡边淳一的唯美观——以

《樱花树下》为中心[J].大众文艺,2019(07):49-50.

[10] 朱相如,祁文慧.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辨析[J].海外英语,2019(21):173-174.

[11] 郑岚,丁嘉艺.中日七夕传说中信仰的对比研究[J].大众文艺,2019(18):51-52.

[12] 肖月.《平成狸合战》中生态问题的反思[J].大众文艺,2019(23):172-173.

[13] 潘倩,陈红梅.文化差异对技术传播写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爱彼迎中美网站分析[J].海外英语,2019(17):181-182.

[14] 徐婷婷.《一条狗的使命》中的生命与家庭[J].戏剧之家,2019(22):116.

[15] 李荣荣,邵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J].海外英语,2019(2):35-36.

[16] 黄晶晶.电影艺术中的传统文化承创——《Three Idiots》[J].戏剧之家,2019(22):102+104.

[17] 王富银.口译记忆机制与记忆策略训练[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03):66-69.

[18] 柴云龙.《一出好戏》中的魔幻现实与人性[J].戏剧之家,2019(22):100-101.

[19] 杨相苹,肖飞.对比单语语料库和双语平行语料库——以“锦鲤”的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9(12):109-110.

[20] 陈晓婷.《遇见你之前》中的人性化死亡观[J].艺术评鉴,2019(12):147-149.

[21] 祝一舒.语言关系与“发挥译语优势”——试析许渊冲的译语优势论[J].中国翻译,2017,38(04):65-70.

[22] 伍静,肖飞. The Clipper两个译本的文体分析[J].英语广场,2019(04):39-40.

[23] 祝一舒.翻译认知与翻译历史观的建立——“中外翻译史”课程教学探讨[J].山东外语教学,2018,39(05):109-117.

[24] 葛莎莎,祁文慧.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看金融新闻英译汉[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01):78-80.

[25] 王海姣,祁文慧.“信”似“译”——卞之琳翻译观述评[J].海外英语,2019(20):56-58.

[26] 徐婷婷.神社的建筑布置美学[J].艺术科技,2020(2):12-13.

作者简介:强薇(1999—),女,江苏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日语。

通讯作者:肖月(1990—),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特点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