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变革的研究

2020-04-09 08:17关妙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变革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关妙红

【摘要】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及品格。对于非母语的英语学科,同语文一样是语言学科,其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素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有重要促进作用。素质教育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先分析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教学变革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105-01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并要求各教育阶段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各科目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系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都依赖教师的引导。小学英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核心素养。

一、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其他核心素养养成的前提。英语语言能力主要指学生用英语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既包括英语词汇、语法、话题、语境、语篇等基础语言知识能力,又包括听、说、读、写、看的语言技能,还包括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认知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的理解。当学生在英语学习达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形成一定的语感,并以语言为依托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2.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维差异性,是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结构也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英语语境中,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表达方式进行学习表达。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通过对语篇的观察、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能弥补学生单一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具批判性。

3.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核心素养养成的标志,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能理解和包容其他文化,不排斥其他文化,并认可不同的优秀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英语语篇中展示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体验、反思,以正确辨别文化,实现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养成一定的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品格,最终在开拓视野的基础上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4.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保障,主要是学生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英语认知、交际策略,同时进行学习平台的开发,利用丰富资源提升英语水平。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变革路径

1.通过情境创设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生年龄决定其注意力时间短,喜欢有趣的事物。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以提升语言能力。如在讲授关于圣诞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圣诞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过圣诞节的模拟情境中利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课程开始,教师可以用歌曲或游戏的模式进行课程导入,教师准备好与圣诞节有关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语境,之后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语言能力。

2.通过问题设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首先,教师创设一个话语空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利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机会,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发散思维。如在讲述西方重要城市的内容时,如美国纽约,基于核心素养,可以先设置一个话语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纽约的相关知识的查询。学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搜索纽约在美国地图上的位置,之后利用演讲的形式陈述一下关于纽约,以实现英语交流。

其次,教师通过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平铺直叙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大胆设置疑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进行“Colors”相关知识讲授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不同颜色水果或蔬菜的图片,让学生说明水果的颜色,之后再引导学生掌握关于“What color is it?”等句式,这样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思维的发展。

3.通过拓宽交际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现象。如在学习“Easter”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复活节的来历及复活节的习俗;在学习万圣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万圣节的来历,并组织学生在班级搞一次小型的万圣节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自己准备的南瓜灯去收集糖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宽了交际面,也加深了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知。

4.通過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能高效掌握英语知识外,还要有英语持续学习的兴趣。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支撑。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提前预习,预习时划出生词,对不确定的词汇要通过词典等查找意思,同时找出文本难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自信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对旧语言知识的激发为新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已由传统的生存向发展转变,教师实施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教师要不断总结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创新策略,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张林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设计,2017,(36):6-9.

[2]袁丁飞.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8(11).

[3]刘兴莲.紧扣英语三维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06).

猜你喜欢
教学变革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