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摘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是高考历史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以往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是在如何加深学科难度和增加学生训练量上做文章,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未必是行之有效的。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历史学科体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应对高考,或许会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重塑;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63-03
每年3月份开始,高考历史复习进入第二轮,也就进入了瓶颈时期,也是许多名师所说的高原缺氧期。首先,学生进入一个很难提高的阶段,很多学生的成绩在这一时期难以看见明显的进步,导致他们的心态产生微妙的变化,甚至对二轮复习心存怀疑。其次,教师进入了一个不知道怎么上课的时期,如果重新把历史知识再讲一遍,学生听着无味,教师也讲得无趣。事实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是整个复习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歷史学科能力能不能得到提高就要看二轮复习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上面,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笔者结合自己近20年来的高考历史复习经验认为,仅靠目前我们常规的复习资料是很难应对新高考的要求的,因此,必须对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提出新的设计方案、进行学科重塑。
下面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迁为例,进行学科重塑的教学设计。
【考点分析】
近代中国思想的变迁是历年来高考比较重要的考查方向,考查的重点往往放在了发生重大社会转型的时期,因此,并不是单纯的思想考查,而是结合了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重要特征进行的综合考查。我们在进行二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思想的变迁问题放到时代的大变迁环境下去综合考量,这也是新高考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具体要求。
【考点复习】
(这部分的基础内容在各种二轮复习书中都写得很详细,学生只要看一下书就行,本处略)
【考点重塑】
一、从“天朝上国”到“开眼看世界”
1.鸦片战争前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
延伸思考:鸦片战争前,统治者用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束缚百姓,自己也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如图1)。知识分子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只能埋头于故纸堆中考据训诂,整个中国思想界的状况让晚晴名士龚自珍发出来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叹息。中国近代的落后并不是鸦片战争后的事,而是源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下的思想落后、闭目塞听、盲目自大,错失了多次融入世界进步潮流的机会(英国多次派代表团来华商讨通商事宜皆被清帝拒绝)。
2.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新思想的萌发
延伸思考:少数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鸦片战争的惨败中惊醒,他们看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觉得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于是就有了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但是,该群体是很小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思想认识并未有什么变化,甚至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也相信,英国人如果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缠了绷带而不能伸展,一位御史甚至提出,只要击中了他们的脚就能致其死命,而耆英则称这些夷人在夜里视力很差。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注定将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
二、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资产阶级的“中西皆为体用”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实践
延伸思考:如果不以中体为前提,在封建主义弥漫的天地里直接提倡西学,那是自寻死路。“鬼子六”“丁鬼奴”这些称呼足见在当时社会守旧传统势力十分强大。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洋务运动是西学与中学的第一次真正碰撞。正如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寝寝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
2.资产阶级“中西皆为体用”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
延伸思考:维新变法是思想启蒙与政治救亡真正意义上结合在一起而发展形成的一场政治运动。维新派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的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宣传改革变法思想,助推了甲午以后的改革变法浪潮(实际上,在甲午以后,改革变法已经成为朝野上下的政治共识,包括慈禧等所谓的顽固派在内并不反对改革变法,而是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有分歧)。维新派乘机登上历史的舞台,主导了一次激进的变法运动,但是由于维新派的政治幼稚等诸多因素而未能成功,倒是在思想上发挥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延伸思考:革命的思想其实与维新变法的思想是并行的,都是一种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处于“学问饥荒”的时代,为了救亡,知识分子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向西方学习。当时各种思想混杂,孙中山先生正是在吸收各种思想的精华后,制定了简单的三民主义,并以其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还与其他思想(主要是康有为的保皇思想)展开了交锋论战,再一次在社会上助推思想启蒙,但是由于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水土不服而夭折。孙先生穷其一生不屈不挠地找寻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发展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革命的政治基础。
(3)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延伸思考:新文化运动中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更加激烈,如杜亚泉等人坚持“中体西用论”;章士钊等提出了“新旧调和论”;梁启超对一战进行反思,认为西方民主科学文明已经破产,中国应该发扬本土固有之精神,担当重建世界文明的使命,进而提出了“中西化合论”;梁漱溟从理论上反对新文化运动,维护儒家文化,他是第一位有系统有理论维护儒家文化的学者;胡适坚持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大声疾呼“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建造起来的”。
要特别关注在新文化运动思想交锋过程中人的思想变化过程,有人在坚守原有的思想,有人在随着思想的进步不断地接受新的思想(像李人钊、陈独秀等人)。
三、从西学繁华褪尽后的真实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延伸思考:十月革命后的第三天,即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孙中山对十月革命采取真诚欢迎的态度,1918年元旦他在《民国日报》上发表“吾人对于此近邻之大改革,不胜其希望也”的社论,同年孙先生致电苏俄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表示极人敬意,希望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十月革命让苦闷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使新文化运动发生分化,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出现,他们从向西方学习到向俄国学习,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同时还存在其他的各种主义,尤其是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往往混在一起。当时人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清楚。瞿秋白的话反映出这种实际情况:“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严重的斗争和艰苦的历程,才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延伸思考: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并且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开始领導革命,其一开始也是照搬俄国的道路,结果没走通。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其精神实质就是实事求是。
【总结升华】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中国近60年(1870-1930年)来的新政都是自上而下,并非由下而上。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劲苦心,慢慢地奋斗出来的。在甲午战争以前,这少数先知先觉者都是在朝廷做官的人。甲午战争以后,革新的领袖慢慢地转到在野的人手里,但是这些在野的领袖都是知识分子,不是民众。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中华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大阻碍之一。”纵观近代中国思想的变迁,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无论怎样学习西方,尽管学得热闹,但是现实终究太残酷,这些思想和道路都没有解决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现实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自然不会生根发芽,更不要谈开花结果了。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历史的选择。
最后,用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的一段话与诸君共勉:“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黄)”
【重塑感悟】
高三历史教师只要用心去思考,去与学生交流,紧紧扣住高考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学科重塑,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途径走出在二轮复习中遇到的困境,提高学生的能力,适应高考的知识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夏东元.洋务运动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7]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