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许蔚
摘 要:许渊冲提出的译诗“三美”中,“意美”是最重要的一美,也是诗歌翻译时必须达到的。故本文基于“意美”,对一首唐诗的两种不同译文从词汇到整首诗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译者采用的翻译手段。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时,主要采取了意译法,再现原诗的意义和意象。在对于原诗意境的营造上,主要采用了仿译的方法,同时增译主语,为译文赋予了独特的意境,最终为读者带来相同的阅读效果。
關键词:“意美”;《送灵澈上人》;英译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03
一、引言
唐诗一直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对唐诗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唐诗的翻译在翻译界颇受关注。《唐诗三百首》这部流传很广的选集早有译文无数。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有许多。但是不难发现的是,很多研究者挑选的是诗歌多来自于一些杰出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等。并且,他们的理论指导多为许渊冲的“三美论”,从意、音、形三个角度来分析译文。因此本文只选择“意美”这个最重要的角度,把少有人研究的《送灵澈上人》作为研究对象,挑选了许渊冲、Bynner这两位译者的译本,分析译文采取了哪些翻译方法来做到和原诗一样意美。
二、文献综述
2.1 意美及其在唐诗翻译中的体现
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代序中,许渊冲先生首次提出“三美论”。“三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尽量做到三美齐备。许渊冲(1987)曾说自己把“意美”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不希望牺牲内容。意美摆在了首位,就说明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或多译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展现原诗的意境美,尽可能做到像原诗一样去打动读者。许渊冲(2006)自己也曾表示如果诗歌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翻译。
许渊冲这一理论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翻译界的注意。许多学者边将其奉为楷模,认为这是翻译诗歌的好标准,并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研究其对唐诗翻译的影响。胡伟(2006)简要说明了唐诗翻译时该如何做到意美。张晓(2012)从许渊冲翻译的《江边柳》和《游子吟》入手,分析唐诗“意美”的可译性。王学文(2016)就把意美分成了意义美、意象美、和意境美这三面,来研究唐诗英译。简丹(2017)从“意美”的角度,探讨如何翻译唐诗的意境。还有学者把许渊冲的“三美论”和其他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唐诗英译。例如马小燕(2015)就从“对等理论”和“三美论”来研究唐诗英译。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选择了《送灵澈上人》这首诗, 对它两个译本中意美体现进行分析研究。
三、意美视角下两个译本研究
“意美”作为“三美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对译文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首译诗要美,不能只限于它的辞藻是否忠实原文,是否华丽,还应该考虑到是否准确的传递了原诗的意象以及是否还原原诗的意境。本文将研究译者是如何传达原诗意义、意象和意境的。
(一)意义美
所谓“意义美”就是译者在准确理解诗歌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词汇将其原义精确地表达出来。这是译者表现“意美”的第一步。下面本文将着重探讨诗歌标题意义美的传达。
例1:送灵澈上人
许渊冲译(以下简称许译):SEEING OFF A RECLUSE
Bynner译(以下简称宾译):ON PARTING WITH THE BUDDHIST PILGRIM LING CHE
在标题“送”字的翻译,许渊冲选择了“see off”这个词组。“see off”在字典中的解释英文是“to go to a station, an airport, etc. to say goodbye to sb. who is starting a journey”。这个词组很好地向读者描绘了诗人与灵澈分别后目送其回竹林寺的画面。而Bynner选择的“part with”也是不仅有分别的意思,还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从他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与他友人之间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对于上人这个尊称的翻译,Bynner的“Buddhist pilgrim”也同样是直译的方法,让人一眼就可以知道灵澈的身份。与他们不同的是,许渊冲并没有直接翻译,而是采用了自己所提出的“三化论”中深化的手法,用“recluse”这个单词,表现了灵澈更深层的身份——他除了是一位僧人之外,还是一位隐士。他对出世入世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recluse”个词就直接点明主题。总的来说,在题目词汇的选择上,许渊冲采取了直译兼意译的方法,Bynner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准确传达了诗歌题目的意义。又由于深谙中国文化,许渊冲进一步挖掘词汇背后的情感,深化词汇含义,突显了诗题的意境。
(二)意象美
袁行霈(1987)在书中提到意象指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依靠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感。意象可以算是诗歌的灵魂。译者对意象的准确翻译,才能赋予诗歌鲜明生动的形象。
下表为诗中意象词原文及译文。
原文 竹林寺 斜阳 青山
许译 templemid bamboos sunset blue hills
宾译 Temple in bamboos sunset green mountain
首先“竹林寺”这个意象。据考证,此处竹林寺指江苏镇江的竹林寺。此寺因各种名竹尽有,山野之间竹林似海,寺院皆掩映于竹涛之中,故得此名。李玉英(1997)曾总结过古诗地名翻译的一些处理方法,包括:直译其音、音兼意译、全名意译作一般化处理和融会曲达。对于此寺名的翻译,二者都采取了浅层意译的方法。无论是许译的“temple mid bamboos”还是宾译的“temple in bamboos”,都传达了原名的意思。同时因为两位译者选择了恰当的介词,又创造了寺院深藏于竹海之中的这一环境。
接着是“斜阳”这一意象。斜阳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往往伴随着感伤的心境。此处斜阳表达的也正是诗人内心的落寞。在“斜阳”的翻译上,许渊冲和Bynner选择的都是“sunset”这个词,采取了直译的方法。“sunset”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并且也和一些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正如《小王子》的英译本里的那句话一样:“one loves the sunset,when one is so sad…”,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这里的“sunset”就和人内心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了一起。再来看本诗的“sunset”,就同样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寥,达到了意美。最后,对于“青山”意象的翻译,许渊冲的翻译同样采用深化的方法,“blue”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符合原诗的情感。而Bynner的“green mountain” 只是单纯描写山林的色彩。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诗歌中一些地名本身就有美好意义的名字,可以采用全名意译的方法,将把每个词内在含义都翻译出来后,直接连缀,表达其美。对于意象的翻译,译者首先可以尝试在目标语中寻找有无和源语情感色彩相近词,若有,则可直接使用。如若没有,就可以采用深层意译的办法,先挖掘意象背后的情感,再来进行翻译。
(三)意境美
意境指的是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与客观存在的事物相互结合,创造的具有深意的艺术境界。蒋寅(2002)认为意境的本质是有呼吁性的意象,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形成了中国诗歌意境的象征性、含蓄性等美学特征。这首小诗就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办法,为读者创造了别离时凄清的意境。原诗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全诗共四句,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一、三、四句,描静景,二句绘动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成伤感寂寥意境的营造,使得整首诗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那么两位译者的译文表达效果又如何。
首先来看许渊冲的译文:
To the green temple mid bamboos
When evening bell rings, a recluse
Goes back alone. While sunset fills
His hat, hes lost in the blue hills.
许渊冲对这首诗的处理上,仿照原诗的写法,同样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办法。第一句描绘了静景,二三四写的是动静。第一句和原诗一样,描写的都是竹林寺的环境。在第二句的结尾,许渊冲增译了“a recluse”。这一主语的增译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明白是灵澈渐行渐远,而诗人在山脚下目送。因为一些文化的差异,中文中多无主句,而英语句子一般都存在主语。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的都是无主句,若按照原诗的结构翻译,可能会使西方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在第三、四句的处理上,许渊冲采用了合译的方法,使译文更加紧凑连贯,逻辑性更强,增强了表意的效果。最后一句中的“lost”一词情景交融,既表现了灵澈的身影消失山野中,还能感受到诗人的怅然若失之情,结出全诗的别意。
接下来看Bynner的翻译:
From the temple, deep in its tender bamboos,
Comes the low sound of an evening bell,
While the hat of a pilgrim carries the sunset
Farther and farther down the green mountain.
Bynner也同样仿照原诗,用了动静结合的办法。除此之外,还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方法,同时也在译文第三句中增加了主语。这一主语的增加,从西方绘画的透视角度来说,加入主语后,就会产生一观察的视角。这里,Bynner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对诗中的人和景物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进行描绘:钟声从远处的竹林寺传来,灵澈背着斗笠渐行渐远。这样帮助读者更清晰得看到画外诗人目送友人回山的情景,了解诗人的深情。Bynner所选择的这一构诗技巧,很好地使读者对原诗中客观景和主观情相互结合的模棱性变得清晰。
总而言之,这两位译者在翻译这首诗时,都采取了仿译的方法。此外,两位译者选取的都是一般现在时,就像诗人在亲诉这件别离这件事。同时译者还通过增译这个技巧,为读者增添扩充了比原文更多的信息,最终传达了和原诗相当的意境。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意美”作为诗歌翻译的充要条件,对诗歌的翻译具有导向性作用。同时译诗对原诗意美的再现,离不开对原诗意义、意象和意境的准确转达。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首先要正确剖析原诗的内涵,考虑读者的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词汇和翻译方法,做到“三意合一”,实现原诗和译诗的艺术效果相等。
参考文献:
[1]Bynner, W. 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29.
[2]胡伟.论唐诗英译的意美[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4):39-40.
[3]黃薇.论宾纳英译《唐诗三百首》[D]. 首都师范大学,2007.
[4]简丹.“意美”原则下唐宋词英译意境的再现[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58-259.
[5]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 文学评论,2002(03):69-75.
[6]李玉英. 评古诗英译时对地名翻译的一些处理方法[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01):48-52.
[7]马小燕,闫长红.“对等理论”和“三美论”视域下的唐诗英译研究[J]. 英语广场,2015(11):33-35.
[8]钱雅欣. 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4.
[9]王学文. 许渊冲“意美”论在李白七言绝句英译中的实现[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102-106.
[10]许渊冲. 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2):70-77.
[11]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许渊冲译》[M]. 北京: 五洲传播,2011.
[12]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张晓. 唐诗“意美”可译性分析——以许渊冲英译《江边柳》和《游子吟》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0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