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英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佐证,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出相对应的结论。这样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有深度。
台湾清华大学林碧珍教授倡导的小学数学臆测教学,其基本理念就是“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造例—提猜想—效化—一般化—证明”这一系列学习过程,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关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林碧珍团队的教师花了四节课的时间进行实践。执教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等分成不同份数的圆形纸片,供学生选择进行探索造例,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旧知来计算出圆的面积。
圆形纸片等分的情况有如下几种:3等分,4等分,5 等分,6 等分,7 等分,8 等分,9 等分,10 等分,13等分,16等分。
学生选择上述一种进行剪拼研究,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尝试计算出圆的面积,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作品呈现剪拼类型拼成图形 学生造例 推导演算常规类选择偶数等分的,可以剪拼成类平行四边形如:8 等分的圆可以剪拼成下面这样的类平行四边形images/BZ_40_1373_2127_1616_2218.pngS=ah=(1 2×2πr)×r=πr2挑战类选择奇数等分的,可以剪拼成类梯形如:5 等分的圆可以剪拼成下面这样的类梯形images/BZ_40_1642_2098_1907_2197.pngS=(a+b)h÷2=(2 5×2πr +3 5×2πr)×r÷2=2πr×r÷2=πr2创想类选择4 等分、9等 分、16 等 分的,可以剪拼成类三角形如:9 等分的圆可以剪拼成下面这样的类三角形images/BZ_40_1936_2098_2166_2246.pngS=ah÷2=(3 9×2πr)×3r÷2=2πr×r÷2=πr2
小组派代表将猜测的结论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最后,教师对每一种猜想进行引导剖析。学生发现每一种情况最终都会用“半径×半径×3.14”来计算,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研究到此并未结束,教师接着抛出问题:什么时候可以拼成大三角形来计算,有个数限制吗?个数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当一个圆平均分成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时,大三角形才可拼成。
从“学习效果”的角度看,学生完全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在分享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吸纳别人的不同方法,学习这件事情在每个学生身上真实地发生。虽然学习过程看起来缓慢,但学生亲历其中,人人思考,参与猜想,见证了知识的形成。在这节课中深深体会到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顾问”和“引路人”。
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选择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材料,剪拼成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图形来探究,没有强制性规定,没有单一式灌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剪拼成类平行四边形、类梯形和类三角形,都近似地计算出圆的面积。最后归纳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πr2”。
由此可见,对于小学中高段学生,教师可以进行猜想—验证教学。
认知心理学派强调,学习中要学会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圆柱的侧面积“练习三第1题是这样的:
有学生在解答时提出:图②这条虚线这么直是不科学的。
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说明:我们用软三角尺贴住侧面,假设这是那条线,您看,这条线画在平面上不可能是直的,软尺在曲面上,这条线必定有弧度。
(说明:三角尺太硬了,用长方形纸条来围,它薄一点更能贴牢,这条边的弧度更加明显。)
生:如果非要做这道题,沿图上的直直的虚线来剪,那我只能填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了。
这是一次课后练习中发生的小插曲,学生证伪成功,数学学习的自信瞬间提升。
学生一旦有了证明(验证)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会跟着发生改变。学生有了强烈的质疑和求证的意识,其日常的学习会变得很不一样,思维就会慢慢走向高阶。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时,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让学生思考验证“格点法是否可以解决多边形面积计算”(格点多边形面积=内格点数+边格点数÷2-1)。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过程如下:
图形类别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任意多边形具体图形(每两点之间距离为同一个长度单位)images/BZ_41_1411_1953_1526_2026.pngimages/BZ_41_1411_2085_1519_2167.pngimages/BZ_41_1411_2232_1527_2291.pngimages/BZ_41_1411_2360_1520_2436.pngimages/BZ_41_1411_2497_1509_2570.png常规计算(公式代入)S=ah÷2=5×2÷2=5 S=ah=4×3=12 S=ah=4×2=8 S=(a+b)h÷2=(3+6)×3÷2=13.5 S=三个图形之和=1+1.5+7.5=10格点算法(内格点数+边格点数÷2-1)images/BZ_41_1804_1955_1919_2024.pngimages/BZ_41_1804_2086_1911_2165.pngimages/BZ_41_1804_2236_1905_2288.pngimages/BZ_41_1804_2366_1916_2429.pngimages/BZ_41_1804_2495_1901_2572.png2+8÷2-1=5 6+14÷2-1=12 4+10÷2-1=8 9+11÷2-1=13.5 7+8÷2-1=10结论 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经过验证,小组讨论得到结论:格点法可以解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注:多边形应为格点多边形)
乘法125×8 可以巧算,还有一些也可以巧算。比如23×27,可以用“头×(头+1)”也就是20×30+“尾×尾”也就是3×7 来计算等于621,这就是“首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巧算。为什么呢?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操作思考。
过程模型呈现立论验证尝试应用探究数形结合举例23×27=20×30+3×7=621①39×31=30×40+9×1=1209 √②54×56=50×60+4×6=3024 √③43×57=40×60+3×7=2421×④27×26=20×30+6×7=642 ×①39×31=30×40+9×1=1209images/BZ_42_423_1615_667_1808.pngimages/BZ_42_676_1614_874_1808.pngimages/BZ_42_491_1821_816_2026.png③43×57=40×60+3×7=2421images/BZ_42_425_2449_657_2623.pngimages/BZ_42_667_2449_881_2623.pngimages/BZ_42_465_2635_842_2864.png形成观点可以用“头×(头+1)”也就是2×3作积的前两位,“尾×尾”作积的末两位计算发现①②的结果是正确的,③④的结果是错误的。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这样来计算①②符合“首同尾合十”,从拼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左下角的一块拼到了图形的右边,长方形的长就正好多了10 个单位,宽不变,面积正好是“头×(头+1)”,此时,还剩下右下角的一个小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原算式中的个位上的数,也就是“尾×尾”,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就是原长方形的面积与上同样操作,发现“头×(头+1)”40×60 可以实现,“尾×尾”3×7 出现,但是此时的图形面积并不止是这两部分之和,还多了右下角圆圈中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与“首同尾合十”算法不符,因此不能用相同的算法计算
学生利用图形,证明理解了巧算的原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使观察、质疑、推理、归纳、应用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经历归纳、猜想、证明(验证)等过程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举措。教师授课不但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而且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65,P75 分别有两道练习题,一道是周长相等画不同的长方形,另一道是面积相等画不同的长方形。两题均有让学生思考的要求“你能发现什么”。这类练习课,教师都会直指规律,那就是“周长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面积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周长越小”,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个规律。如果教学止步于此,学生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问题的结论。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证明“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高阶。
教师出示改编后的学习材料供学生探索。
1.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24 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1)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2)小组合作,在记录表中有序理一理。(3)思考:周长不变时,面积怎么变?为什么?
2.三(1)班要设计一面长方形笑脸墙,现有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照片20 张,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如果给照片墙配上边框,怎样最节省材料,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形对比、数据对比中层层深入,不断挖掘知识的内涵,让学生不断经历变与不变的归纳推理证明(验证)过程,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