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利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这两句话实际上刻画了运算能力的三个主要表现特征:正确运算、理解算理、方法合理。那么,新课标提出8 年了,对运算能力而言,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对学生情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我们对某校83名学生进行了一个小样本调查。
调查材料: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36×0.25(其中一道前测题)。结果如图1所示。
从前测情况看出:学生的笔算意识相当强,但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深刻。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思考: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独有的关键能力,能否将它拆分为“运”的能力与“算”的能力?“运”是意识、思想、策略,是一种思维活动;“算”是技能、实践、演练,是一种操作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算”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运”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体现先“运”后“算”,边“运”边“算”,“算”后再“运”这样的计算教学特色,让“运”贯穿于“算”的全过程。一个学生如果头脑里“运”清楚,“运”明白了,“算”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遇到36×0.25,为什么会有36%的学生选择列竖式笔算?说明学生没有求简意识。那么教师该如何运意识之道呢?第一,学生在运算前要有简算的意识,想一想“能简算吗”;第二,学生在运算时要有质疑辨析的意识,思考“我这样算有根据吗”;第三,学生在运算后要有反思检查的意识,自查“算得对吗?算得巧吗”。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让学生低头算,却忽视了让学生抬头想。因此,在36×0.25 的教学中,笔者提问:“不列竖式计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通过呈现学生的四种不同算法,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如图2)。
图2
这四种算法的呈现是有视觉冲击的,它明确地告诉学生,一道计算题,可以有不同的简便算法,每种算法只要有根据,就是合理的。因此学生在计算时,潜意识里要有高效运算的“简算意识”。
合理的算法,需要知道合的是什么理,根据什么样的运算律,运算律又是根据什么样的运算义。对于图2中的四种算法,笔者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算法都有根据吗?”通过对比辨析,学生既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又对算法合理性的本质再次内化,“依据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来看,生1和生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生3运用了积的变化规律,生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学生从“不同的运算定律”中感悟到“运算意义的相同”,即都是36 个0.25 相加,这是算法背后的“依据”,也是算法的“根”。一旦算理扎根,学生在运算时,只需要对与之相关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进行灵活运用,就能做到有律可依,达到计算过程的“简化”。
学生在交流、辨析和比较中,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如在对36×0.25的几种算法的反馈过程中,通过对比笔算方法和学生常见的错误:(4×9)×0.25=9×0.25+4×0.25,引发学生自查:“表示的是36个0.25吗?你喜欢哪种算法?”同时,在对“算得对吗”“算得巧吗”这两个问题的反思觉察中,通过对最优算法的欣赏评价,进一步深化学生“反思检查”的意识。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计算时,运意识之道。学生在“能简算吗”“有根据吗”“算得对吗?算得巧吗”这样一连串问题的自我设问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觉察,自我调整,从而求得算法之简。
计算规则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法则,根据法则确定运算顺序;一类是定律,根据定律可以打破既定的运算顺序。在计算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类情况:第一类是该依法则计算时却按定律算,表现为“不能简算的乱简算”;第二类是该依定律计算时却按法则算,表现为“能简算的不简算”,这反映出学生对“法则”和“定律”的本质理解不清晰、不到位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规则之道,正算法之理呢?
法则是人们在计算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计算规则,是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广泛地存在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定理、定义和法则理解题目,让学生逐渐养成遵守法则的习惯。与此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不遵守法则的后果。例如,在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计算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教师可出示这样的题目:10-7.5+2.5=?,学生可能会给出5 和0 两种答案,此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法则,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运算定律是一种模型化知识,是对数的运算过程中基本规律的归纳与总结。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混淆运算定律的情况特别多。例如1.25×2.5×12 一题,混淆运算律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如图3)。
图3
学生只关注到1.25×8 以及2.5×4 可以凑整,而对算式的结构特征认识模糊。对数据的片面关注导致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混淆不清。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厘清定律,对运算律有清晰的认识呢?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展开教学(如图4)。
图4
把2.5变成长方形木板的长,1.25变成长方形木板的宽。一方面,学生更加倾向把1.25×2.5这一块木板的面积当成一个“整体”,有效规避了错误;另一方面,从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征入手,强化学生的结构意识,使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结构印象深刻。
由此可见,运规则之道,帮助学生厘清法则和定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运算策略水平是鉴别学生运算能力高低的一个敏感因素。运策略之道,一方面可以与现实背景相结合,赋予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数形结合”,通过几何直观,使抽象的计算教学变得具体形象。
策略1:与现实背景相结合,以现实模型释算法之义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题往往取自生活原型。给运算赋予现实背景,可以让纯粹的计算变得鲜活。比如,在探究《乘法分配律》一课中,笔者在课堂上出示如下情境。
(1)学校购买春装校服,每件上衣50元,每条裤子45 元,买这样的30 套衣服一共要多少元?(只列式不计算)
(2)在一个长方形花圃里栽郁金香和菊花(如下图),这个花圃占地多少平方米?(只列式不计算)
通过列式,学生出现了两种思路的算式表达——“先求和,再相乘,即(a+b)×c”或“先分别乘,再相加,即a×c+b×c”。从现实背景入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解构,让运算意义或算理的解释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融合起来,让学生理解算法的“要义”。
策略2:与平面图形相结合,以数形结合释算法之义
华罗庚老师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研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1.25×2.5×12 时,教师可以借助长方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计算呢?学生想到“1 块木板的面积×12”:1.25×2.5×12,一个一个看,显然算起来比较麻烦。这时教师提出可以结合图,使计算更简便。引导学生算
大长方形的长×宽:(2.5×4)×(1.25×3)(如图5);也可以算一行的面积×3:(2.5×4×1.25)×3(如图6)。两种方法都利用了2.5×4 可以凑整的数据特征,达到简算的目的。而且这两种算法沟通了“运算意义”和“运算定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图5
图6
那么可不可以算一列的面积×4 呢?(1.25×3×2.5)×4,显然这样计算是比较麻烦的。这道题目很有意思,在图形意义的指导下,利用数据的特征,引导学生先思维后计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由此可见,运策略之道,就是让每一种算法,既能找到生活原型,又能找到图形对应,使每种算法都有理有据。
运中有智慧,算中有妙法。如果把运算中的“运”和“算”放在二维体系中,它们应该是有一定正比关系的,“运”的能力越弱,“算”的方法可能只局限在“对”上;“运”的能力一般,“算”的方法只能求好;“运”的能力越强,则“算”的方法就越巧。在当下计算教学格局重“算”的背景下,我们力图重“运”,培养学生运中求道,以道驭法,这样“道法自然”的计算课,正是我们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