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初探

2020-04-07 10:49甘燕芳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中化学

【摘 要】本文以膨松剂的选择为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主题,通过 5 个学习任务,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膨松剂的作用及原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项目式教学 膨松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107-03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组内评价。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案例围绕膨松剂的选择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学科核心知识,认识膨松剂的结构、性质和作用原理三者的关系,形成预测性质、设计方案和实验验证的思维方式。

一、学情分析及项目学习目标

(一)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有:了解碳酸钙的相关性质,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以及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酸碱性、配置一定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并能完成相关实验,初步具备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和归纳实验结论的基本能力。但学生还没有形成从定性转向定量的学习方法,也未形成研究物质未知性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程序。

(二)项目学习目标

(1)通过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究膨松剂的作用原理,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2)从问题和假设出发,设计探究性实验,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形成研究物质未知性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项目任务及设计思路

基于项目学习目标,本节课设计了 5 个项目学习任务:探究碳酸氢钠单独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碳酸氢钠与食醋组合用作膨松剂效果更好的作用原理、碳酸钠与食醋蒸馒头的作用原理、馒头有碱味的原因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其他性质。这 5 个任务由问题线、活动线和知识线贯穿,通过这 5 个任务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具体设计思路如表 1 所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笔者给出 5 种不同的蒸馒头的方法(如表 2 所示,见下页),请学生分别比较 5 种方法之间的区别。

(二)课中

任务 1:探究 NaHCO3 单独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笔者给出问题:为什么方法 1 蒸出来的馒头是实心的,而方法 3 蒸出来的馒头较蓬松且有气孔?推测 NaHCO3 在蒸馒头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稍做思考后回答:NaHCO3 在蒸馒头的过程中受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 CO2 气体,CO2 气体受热膨胀,因此馒头变得蓬松。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此结论。并让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1:加热NaHCO3。产生的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得出结论:2NaHCO3 Na2CO3+H2O+CO2↑。

任务 1 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预测 NaHCO3 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知道 NaHCO3 可用作膨松剂是因为其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

任务 2:探究 NaHCO3 与食醋组合用作膨松剂效果更好的原理。

笔者给出问题:为什么方法 5 比方法 3 蒸出来的馒头效果更好?NaHCO3 和酸(食醋)可以反应吗?与以前学习过的哪个反应类似?学生稍做思考后回答:类似 CaCO3 和酸反应,预测 NaHCO3 也可以和酸(食醋)反应。

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预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NaHCO3 是否与酸反应。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NaHCO3 与稀盐酸(HCl)反应,最后得出结论:NaHCO3+HCl=NaCl+H2O+CO2↑。

【师】请同学们对比 NaHCO3 受热分解及 NaHCO3 与酸反应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消耗等量的 NaHCO3,哪个反应生成的 CO2 气体多?

【生】等量的 NaHCO3 与酸反应产生的 CO2 气体更加多。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方法 5 比方法 3 蒸出来的馒头效果更好了吗?

【生】一方面,NaHCO3 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另一方面,NaHCO3 能与酸反应,且等量的 NaHCO3 与酸反应时比受热分解时能产生更多的 CO2 气体。

【师】除了 NaHCO3 和食醋,还有哪些碳酸盐及酸可以组成复合膨松剂?

【生】碳酸盐:初中学过 NH4HCO3 受热会分解生成氨气,或許它可以;酸:其他可食用的酸性物质。

【师】对!常用作膨松剂的碳酸盐是 NaHCO3 和 NH4HCO3,这两种碳酸盐都受热易分解且可以与酸反应。除了食醋,还可以用柠檬酸、酸奶等。

任务 2 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实验得出NaHCO3 与酸反应的性质;学以致用,让学生寻找新的复合膨松剂,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 3:探究 Na2CO3 与食醋蒸馒头的原理。

笔者给出问题:为什么方法 4 可以蒸出馒头,而方法 2 不行?Na2CO3 会像 NaHCO3 一样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吗?Na2CO3 可以与酸反应吗?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①加热Na2CO3;②Na2CO3 与酸反应。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了两个结论:①Na2CO3 受热不易分解;②NaCO3 与酸反应会生成 CO2 气体:Na2CO3+2HCl=2NaCl+ H2O+CO2↑。

【师】现在明白为什么方法 2 蒸出的馒头是实心的,而方法 4 蒸出的馒头较为蓬松的原因了吗?

【生】Na2CO3 受热不易分解,用它单独蒸馒头时无法产生 CO2 气体使馒头蓬松;但当用 Na2CO3 与食醋组合后,二者产生反应,产生较多的 CO2 使馒头蓬松。

【师】为什么 NaHCO3 与食醋组合比 Na2CO3 与食醋组合蒸出来的馒头更蓬松?

【生】NaHCO3 既可以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又能与食醋反应产生 CO2 气体;而 Na2CO3 受热不分解,只与酸反应产生 CO2 气体。因此前者比后者产生的 CO2 多,所以馒头更蓬松。

接下来,笔者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拓展提问:Na2CO3 和NaHCO3 均可与酸反应,它们分别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并要求学生进行拓展实验:将 Na2CO3 和 NaHCO3 分别与酸反应,对比二者的实验现象。拓展实验结束后,笔者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分析 NaHCO3 与酸反应更剧烈的原因。

任务 3 的设计意图:学生对比 NaHCO3 和 Na2CO3 的性质,得出 NaHCO3 与食醋组合蒸馒头效果更好的原理;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分析二者与酸反应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

任务 4:探究馒头有碱味的原因。

笔者给出问题:为什么使用方法 2 和方法 3 蒸出来的馒头都有碱味?请学生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4:①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的水溶性;②利用酚酞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的水溶液碱性。通过实验,学生得到结论:①溶解性:Na2CO3>NaHCO3;②二者水溶液的碱性大小:Na2CO3>NaHCO3,最终得出 NaHCO3 受热易分解生成碱性更强的 Na2CO3 ,因此单用 Na2CO3 或 NaHCO3 蒸馒头都会有碱味。

【师】既然 NaHCO3 可以单独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那么如何避免用它蒸出来的馒头略带碱味的问题?

【生】应该要注意用量。NaHCO3 过多就会生成更多的Na2CO3 ,使得馒头有碱味,合适的用量效果就比较好。

【师】对。如果 NaHCO3 用量少,产生的 CO2 气体就会减少,馒头就没有那么蓬松;如果用量过多,又会使馒头有碱味。这也说明了 NaHCO3 与醋酸组合蒸馒头的效果更加好。那么Na2CO3 能否单独做膨松剂?为什么?

【生】不能。Na2CO3 受热不易分解,难以使馒头蓬松;且碱性太强,使蒸出来的馒头有碱味,因此不能单独用作膨松劑。但是可在面粉发酵后用它调节面团的酸度。

任务 4 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 NaHCO3 和Na2CO3 的性质,使学生意识到即使组成相似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化学知识解释蒸馒头遇到的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任务 5: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的其他性质。

笔者给出问题:Na2CO3 和 NaHCO3 还能与哪些物质反应?二者是否能与碱、盐反应?现象如何?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5:Na2CO3 和 NaHCO3 分别与碱性溶液,如 NaOH 溶液、Ca(OH)2 溶液、Ba(OH)2 溶液、盐溶液,如 NaCl 溶液、CaCl2 溶液、BaCl2 溶液反应。

任务 5 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更多的性质。

(三)课后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膨松剂制作自己喜欢的发酵面食,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

四、教学特色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活动的“蒸馒头”作为切入点,创设了用 5 种不同的方法来蒸馒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经过整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生产中的价值,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常规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教学不同,本节课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大致如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从物质用途出发,大胆猜想物质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学生在每一个任务的驱动下所做的实验,都以探究性为主,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玉芝.“洗涤的学问”项目式教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13).

[2]陈 颖,王 磊,徐 敏,等.高中化学项目教学案例——探秘神奇的医用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19).

[3]张守文,邹 宽.酥类糕点新型复合疏松剂的研制及其应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2(7).

[4]孙宇红,耿亚萍.基于POE教学策略和比较思维的教学——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1).

【作者简介】甘燕芳(1992— ) ,女,籍贯广西贵港,二级教师,现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育。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机制专业MATLAB软件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